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5 DB3305 浙 江 省 湖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5/T 176—2020 单季晚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of single-rice cropping system 2020 -12 -04 发布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2 - 04 实施 发 布 DB3305/T 176—2020 目 次 前言 ................................................................................ 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防控原则 .......................................................................... 2 5 防控措施 .......................................................................... 2 6 农药废弃物处理 .................................................................... 5 7 生产档案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单季晚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用药推荐表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水稻绿色防控主要虫害化学防治指标 ................................ 7 I DB3305/T 176—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湖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湖州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州市植保检疫与耕肥管理站、浙江大学、长兴县农技推广总站、吴兴区农技推 广服务中心、安吉县农业与机械化推广中心、德清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州 市农业农村生态与能源中心、南浔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湖州市粮油产业联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进、王仪春、诸茂龙、潘欣葆、柏超、孟华兵、祝增荣、杨凤丽、邢晓鸣、 周文武、宁国云、李军、宓盛、沈卫新、陈永星、孙莉、潘琪、吴其章、蔡根林、叶海斌。 II DB3305/T 176—2020 单季晚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单季晚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原则、防控措施、农药废弃物处理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单季晚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90 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1 稻纹枯病测报技术规范 GB/T 15792 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3 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规范 GB/T 15794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用 NY/T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 2386 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规程 NY/T 2730 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技术规范 NY/T 2737(所有部分) 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技术规程 NY/T 2978 绿色食品 稻谷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3/T 680 机插水稻大田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DB33/T 2072 稻田释放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 green protection and control 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及其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等技 术和方法,将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水平以下,并实现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的植物保护措施和技 术体系。 1 DB3305/T 176—2020 3.2 非稻田生境 non-rice habitats 农田生态系统中,与稻田相邻的有其它植物覆盖或生长的自然和人为生境,如其它作物、树林、园 地、草地等。 3.3 作物系统健康 health cropping system 以保障品质和稳定正常产量为目标,通过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保护天敌等措施,创造有利于 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繁衍的生态环境,使水稻植株健壮,抗逆性提高。 3.4 种养结合 planting-breeding combination 水稻种植与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实行共作或轮作,利用畜禽或水生生物的取食和活动来防治水稻 病虫草害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如稻田养鸭、稻田养蛙、稻田养鳖或稻田养鱼等。 4 防控原则 以作物系统健康及保障产量和品质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全程应用绿色 防控理念,从水稻全生育期综合考虑,保护并促进天敌种群发展,发挥生态系统内禀控制作用,同时在 关键时间点辅以科学用药,实现农药减量和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目标。 5 防控措施 5.1 水稻播栽前的防控措施 5.1.1 环境要求 水稻种植环境应符合NY/T 5010的要求。排灌分系,具有较高的防洪与排涝能力,地下水位低。 5.1.2 合理轮作 应采用水稻-旱粮或水稻-瓜菜等水旱轮作,降低病虫草基数。 5.1.3 灭茬灌水 低茬收割。对冬闲田,在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期翻耕灌水,降低螟虫发生基数。 5.1.4 生态除草 对冬闲田,清明前田块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杂草种子萌发。在杂草进入生殖生长期前进行全 面耕田,后继续上水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剩余其他杂草生长。在水稻插秧前进行翻耕耙田。 5.1.5 选用抗性品种 选用对主要病虫害抗(耐)性较好的水稻品种。水稻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4404.1的规定。 2 DB3305/T 176—2020 5.1.6 种子处理 采用药剂浸种或拌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预防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蓟马、白背飞虱、灰飞 虱和病毒病等(参见附录A)。 5.1.7 种植蜜源植物 在本田机耕路两侧,种植多年生低矮灌木大花六道木、小叶黄杨等;在本田田边,分期(4月中下 旬、6月中下旬)播种一年生芝麻、大豆、百日菊等显花植物,确保水稻整个生育期都有植物开花,为 天敌提供食料和栖境。 5.1.8 田埂留草 保留田埂杂草,为天敌提供栖息地和庇护所。 5.1.9 保护非稻田生境 保留和保护稻田周围有其它植物覆盖或生长的自然和人为生境,如其它作物、树林、园地、草地等。 5.1.10 重施基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减少氮肥、控制磷肥、稳定钾肥,增施硅肥。水稻整个生育期所 需100%的磷肥、60%的钾肥和50%的氮肥基施。基肥在耙田前施用。宜选择与当地土壤肥力相适应的配方 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缓(控)释肥等。 5.2 水稻播栽期的防控措施 5.2.1 阻隔育秧 移栽稻田采用集中育秧,播种后采用孔径0.425mm~0.850mm(20目~4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 阻隔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传毒。有条件的采用温室或大棚育秧。 5.2.2 适期播种 直播栽培模式下,可适当推迟至6月上旬播种,避开前期灰飞虱和白背飞虱传毒,预防条纹叶枯病 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 5.2.3 带药下田 在移栽前2 d~3 d,选用对口药剂均匀喷雾带药下田(参见附录A)。预防大田前期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纹枯病和稻瘟病等。 5.2.4 合理密植 2 2 水稻机插种植,按DB33/T 680执行。水稻直播种植,常规稻每667m 用种量不超过4kg,杂交稻每667m 用种量不超过1.5kg。 5.2.5 合理灌溉 水稻移栽后,寸水护苗。 5.3 水稻分蘖期至孕穗前期防控措施 3 DB3305/T 176—2020 5.3.1 病虫监测 按GB/T 15790、GB/T 15791、GB/T 15792、GB/T 15793、GB/T 15794 和NY/T 2730 的要求,开展 稻田病虫害系统监测。 5.3.2 利用水稻自身补偿能力 充分利用水稻植株的抗逆补偿能力,在水稻移栽后40d~50d(分蘖末期前)、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 4级以下,放弃化学防治,帮助天敌建立种群。 5.3.3 性诱剂诱捕 从6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在稻田四周田埂边的稻丛间放置稻纵卷叶螟性诱剂,提倡大面积连片使用, 平均每亩1个诱捕器。诱捕器放置高度为诱捕器顶部距离水稻冠层15cm~20cm。选用干式诱捕器,按照 诱芯有效期及时更换诱芯。 5.3.4 释放赤眼蜂 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在稻纵卷叶螟成虫始盛期开始释放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 或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赤眼蜂释放数量、密度及放蜂注意事项等按 DB33/T 2072的要求执行。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在3级及以下,性诱剂或释放赤眼蜂选择一种即可。 5.3.5 合理灌溉 在水稻分蘖期达到总苗数的80%时,及时隔田,控制无效分蘖;拔节后至孕穗期保持薄水层。 5.3.6 早施分蘖肥 水稻整个生育期所需25%的氮肥作为分蘖肥、在移栽后7d~15d施用。 5.3.7 种养结合 提倡采用种养结合方式防治水稻病虫草害。 5.3.8 适期防控 水稻封行后(分蘖末期)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等进行预防。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在其低龄幼 虫孵化高峰期开展达标防治。如发

pdf文档 DB3305-T 176-2020 单季晚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湖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05-T 176-2020 单季晚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湖州市 第 1 页 DB3305-T 176-2020 单季晚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湖州市 第 2 页 DB3305-T 176-2020 单季晚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湖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1:01: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