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B 50 浙 DB3302 江 省 宁 波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2/T 059—2018 代替 DB 3302/T 059-2007 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规范 2018 - 06 - 21 发布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21 实施 发 布 DB3302/T 05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 DB3302/T 059-2007《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规范》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了3.3塘埂一节; ——完善了附录 A,表 A.1~表 A.5 中(护坡材料)素混凝土(厚度≥5cm,竹条加筋);表 A.1~ 表 A.5 中(护坡高度)内容。 本标准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宁波市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尤尔茂、斯烈钢、吴松杰、林桂芳、吴雄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02/T 059-2007。 I DB3302/T 059—2018 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殖池塘的建设要求、养殖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和养殖区的配套设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淡水养殖池塘的改造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L 265 水闸设计规范 3 养殖池塘的改造建设要求 3.1 池形设计 池形为圆角正方形或长方形,长方形池塘,长宽比为 2:1~4:3。 3.2 塘埂坡度 池塘塘埂坡度比 1:1.2~1:2。 3.3 塘埂宽度 池塘塘埂面宽要求在 2.0m 以上。 3.4 池塘深度 高标准养殖池塘深度在 2.0m 以上(蓄水水位 1.5m 以上),普通养殖池塘深度在 1.5m 以上(蓄水水 位 1.2m 以上)。 3.5 环沟 环沟式池塘环沟深度在 0.5m~1.2m,环沟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 25%~35%。 3.6 池塘面积 每口养殖池塘面积一般不超过 2ha。 3.7 池塘护坡 护坡材料可采用素混凝土、预制板和防渗膜等。 3.8 进排水闸 1 DB3302/T 059—2018 设立进排水闸的池塘,进排水闸应附合 SL 265 的规定。 3.9 池塘改造 主要养殖品种的池塘改造要求见表A.1~表A.5。 4 养殖区的基础设施要求 4.1 养殖区进排水系统 4.1.1 总进水能力(包括进水渠道、进水闸门、蓄水区) 采用自然纳潮进水的海水养殖区,在一个潮汛内注满所有池塘。 4.1.2 总排水渠道 深度低于池塘底部 0.8m,并能基本排干,最大滞水深度不超过 0.3m。 4.1.3 进排水系统 进排水相互独立。 4.2 养殖废水处理池 30 ha 以上连片养殖区设置养殖废水处理池,面积大于总养殖面积的 5%,或配置相应处理能力的废 水处理设备。 4.3 养殖池淤泥处置 养殖池清淤处置采用干塘曝晒,吸(挖)泥外运方法,养殖区预留淤泥堆放场地。 5 配套设施要求 5.1 道路、桥梁 每个养殖区域的主干道要求宽度大于 5m;在同一养殖区内,片与片之间由渠道或河流隔开的,采 用钢筋混凝土桥梁连接。 5.2 管理房 2 建造统一的砖混结构管理房,每一管理单位的管理房面积在 20m 以上,高度 2.6m 以上,生活、储 物、饲料区分别隔开。 5.3 绿化 养殖区域的主干道两边种植绿色树木。 5.4 生活用水 养殖区进行统一的自来水系统改造,自来水管道进入每座管理房。 2 DB3302/T 059—2018 5.5 垃圾处理设施 每座管理房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筒,垃圾集中收集后运出养殖区,有条件的养殖区设置生活污水处理 设施,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排入排水沟。 5.6 供电设施 高标准养殖池塘,每 100ha 养殖面积配备容量 750KV 以上的变压器和 50%功率的发电机组;普通养 殖池塘,每 100ha 养殖面积配备容量 450KV 以上的变压器和 50%功率的发电机组;供电设施按供电部门 的相关要求,架设输电线路,并通到每口池塘。 5.7 增氧机的配备 按不同的养殖品种配备相应的增氧设施。配备标准见附录 A。 5.8 提水设施 根据池塘进水条件,配备提水设备。 6 标准化模式图 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规范标准化模式图见附录 B。 3 DB3302/T 059—201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表 A.1 虾蟹贝综合混养池塘改造标准 分级类型 高 一般 设计产量(kg/ha) ≥7100 ≥6350 虾(kg/ha) ≥900 ≥600 蟹(kg/ha) ≥1200 ≥750 贝(kg/ha) ≥30000 ≥30000 贝类养殖面积≤1/6 池塘面积 贝类养殖面积≤1/6 池塘面积 面积(ha) 1.0~1.3 1.3~2.0 池形(长:宽) 长方形(2:1~4:3) 长方形(2:1~4:3) 进水形式 自然纳潮、机械提水 自然纳潮、机械提水 进水闸(m) 1 座,独立;闸门宽≥0.8 1 座,独立;闸门宽≥0.8 排水闸(m) 1 座,独立;闸门宽≥0.8 1 座,独立;闸门宽≥0.8 池深(m)-蓄水水位(m) >2.0—(>1.5) >1.5—(>1.2) 沟滩比 1:2~1:3,环沟离池坝≥5m 1:2~1:3,环沟离池坝≥5m 环沟深度(m) 0.5~1.2 0.5~1.2 2 护坡材料 护坡高度(m) 2 预制板(厚度≥5cm)、防渗膜(250g/m )或素 预制板(厚度≥5cm)、防渗膜(250g/m ) 混凝土(厚度≥7cm,竹条加筋) 或素混凝土(厚度≥7cm,竹条加筋) 坝顶到底并从滩面向下深埋 0.3m 坝顶始向下 1.0 以上(垂直)并从滩面 向下深埋 0.3m 增氧设施(kw/ha) 增氧机≥7.5 增氧机≥4.5 防逃设施(m) 青蟹混养池需设置高度 0.6 青蟹混养池需设置高度 0.6 低扬程轴流泵 低扬程轴流泵 提水设施 注1:沟滩比:指环沟占池塘总面积之比。进排水闸应相对应,并与环沟相通。 注2:辅助提水设施根据池塘纳潮能力而定。 注3:竹条加筋:竹条宽度10~15mm,网状结构,孔径250~500mm。 注4:防逃设施:材料可用塑料板、石棉瓦、地膜等。 4 DB3302/T 059—2018 表 A.2 锯缘青蟹养殖(单养)池塘改造标准 分级类型 高 一般 设计产量(kg/ha) ≥2250 ≥1500 面积(ha) 0.3~0.7 0.7~1.0 池形(长:宽) 长方形(3:2~4:3) 长方形(3:2~4:3) 进水形式 自然纳潮、机械提水 自然纳潮、机械提水 进水闸(m) 1 座,独立;闸门宽≥0.8 1 座,独立;闸门宽≥0.8 排水闸(m) 1 座,独立;闸门宽≥0.8 1 座,独立;闸门宽≥0.8 池深(m)-蓄水水位(m) >2.0—(>1.5) >1.5—(>1.2) 沟滩比 1:4~1:3,环沟离池坝≥5m 1:4~1:3,环沟离池坝≥5m 环沟深度(m) 0.8 0.8 预 制 板 ( 厚 度 ≥ 5cm) 、 防 渗 膜 预制板(厚度≥5cm)、防渗膜(250g/m2)或素混 护坡材料 (250g/m2)或素混凝土(厚度≥7cm, 凝土(厚度≥7cm,竹条加筋) ; 护坡高度(m) 竹条加筋); 坝顶始向下 0.8 以上(垂直)并从滩面向下深 坝顶到底并从滩面向下深埋 0.3m 埋 0.3m 增氧设施(kw/ha) 水车式增氧机≥7.5 水车式增氧机≥4.5 防逃设施(m) 高度 0.6 高度 0.6 提水设施 低扬程轴流泵 低扬程轴流泵 注1:沟滩比:指环沟占池塘总面积之比。进排水闸应相对应,并与环沟相通。 注2:辅助提水设施根据池塘纳潮能力而定。 注3:竹条加筋:竹条宽度10~15mm,网状结构,孔径250~500mm。 注4:防逃设施:材料可用塑料板、石棉瓦、地膜等。 5 DB3302/T 059—2018 表 A.3 梭子蟹养殖(单养)池塘改造标准 分级类型 高 一般 设计产量(kg/ha) ≥1500 ≥1050 面积(ha) 0.7~1.0 1.0~1.3 池形(长:宽) 长方形(3:2~4:3) 长方形(3:2~4:3) 进水形式 自然纳潮、机械提水 自然纳潮、机械提水 进水闸(m) 1 座,独立;闸门宽≥0.8 1 座,独立;闸门宽≥0.8 排水闸(m) 1 座,独立;闸门宽≥0.8 1 座,独立;闸门宽≥0.8 池深(m)-蓄水水位(m) >2.0—(>1.5) >1.5—(>1.2) 沟滩比 1:2~1:3;环沟离池坝≥5m 1:2~1:3;环沟离池坝≥5m 环沟深度(m) 0.6~1.2 0.6~1.2 2 2 护坡材料 护坡高度 预制板(厚度≥5cm)、防渗膜(250g/m )或素 混凝土(厚度≥7cm,竹条加筋)坝顶到底 并从滩面向下深埋 0.3m 预制板(厚度≥5cm)、防渗膜(250g/m )或素 混凝土(厚度≥7cm,竹条加筋)坝顶始向 下 0.8 m 以上(垂直)并从滩面向下深埋 0.3m 增氧设施(kw/ha) 增氧机≥7.5 增氧机≥4.5 提水设施 低扬程轴流泵 低扬程轴流泵 注1:沟滩比:指环沟占池塘总面积之比。进排水闸应相对应,并与环沟相通。 注2:辅助提水设施根据池塘纳潮能力而定。 注3:竹条加筋:竹条宽度10~15mm,网状结构,孔径250~500mm。 注4:防逃设施:材料可用塑料板、石棉瓦、地膜等。 6 DB3302/T 059—2018 表 A.4 南美白对虾养殖(精养)池塘标准 分级类型 高 一般 设计产量(kg/ha) ≥9000 ≥6000 面积(ha) 0.3~0.5 0.7~1.0 池形(长:宽) 方形(四角圆形) 长方形(3:2~2:1.5) 进水形式 自然进水、机械提水 自然进水、机械提水 进水渠 独立进水渠 独立进水渠 排水口 池中设置排水口 中间或塘角排水 池深(m)-蓄水水位(m) >2.0—(1.8) >1.5—(1.2)

pdf文档 DB3302-T 059-2018 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规范 宁波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02-T 059-2018 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规范 宁波市 第 1 页 DB3302-T 059-2018 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规范 宁波市 第 2 页 DB3302-T 059-2018 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规范 宁波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9:58:4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