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B 52 DB 3302 浙 江 省 宁 波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2/T 195—2020 马口鱼养殖技术规范 Standard techniques of cultivation for Opsariichthys bidens 2020 - 08 - 24 发布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24 实施 发 布 DB3302/T 19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由宁波市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大学、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余姚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鄞州区渔业技 术管理服务站、新昌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新昌荣欣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竺俊全、高心明、唐道军、王建平、朱卫东、马建波、邬勇杰、蔡惠凤、袁思 平、张玉明、夏荣兴。 I DB3302/T 195—2020 马口鱼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的养殖条件、苗种放养、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和收捕。 本标准适用于马口鱼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养殖条件 3.1 场地 选择无污染源、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通讯畅通、电力供应有保障的地区,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361规定。 3.2 水源 以湖泊、江河、溪流及水库水或地下水为水源,水量充足,水质应符合GB 11607、NY 5051规定。 3.3 设施 3.3.1 养殖池 3.3.1.1 水泥池或土工膜池 2 2 以面积50 m ~300 m 、池深0.8 m~1.2 m的圆形或矩形池为宜,池底锅底形或从进水口端向出水口端 倾斜2%~3%。 3.3.1.2 土池 2 2 以面积500 m ~2000 m 、池深1 m~1.5 m的矩形池为宜,池底从进水口端向出水口端倾斜1.5%~2%。 3.3.2 配套设施 1 DB3302/T 195—2020 配备供电、供水、供气增氧及养殖尾水处理排放等设施。 4 苗种放养 4.1 养殖池消毒 3 水泥池与土工膜池及进排水系统宜在放苗前 5 d~7 d,用20 g/m 漂白粉水溶液浸泡消毒,放苗前1 d 清洗干净后加注新水。 2 2 土池及进排水系统宜在放苗前10 d~15 d,用100 kg/667m ~150 kg/667m 生石灰化水后趁热泼洒消毒, 7 d~10 d后排水、进注新水,并施肥培饵。 4.2 苗种来源 人工繁育或从溪流、湖泊水库中捕获的苗种,应经相关检疫检测。 4.3 规格及质量 放养规格整齐、体色鲜艳有光泽、行动活泼、无病无伤残,全长 3 cm以上的苗种。规格不一致时要 进行筛分。 4.4 苗种消毒 放养前用30 mg/L~50 mg/L的1%聚维酮碘或2%~3%的食盐水浸泡10 min~15 min。 4.5 放养时间 当年繁殖的苗种7月~10月放养。越冬以后的苗种3月~5月放养。 4.6 放养密度 苗种规格及放养密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苗种规格及放养密度 苗种全长 水泥池及土工膜池养殖 2 3 cm~5 cm 100尾/m ~200尾/m 5 cm~7 cm 75尾/m ~150尾/m 2 2 2 土池养殖 2 2 2 2 25尾/m ~50尾/m 15尾/m ~30尾/m 5 养殖管理 5.1 饲料及投喂 5.1.1 饲料 选择粗蛋白含量35%以上,粒径适口,符合GB 13078、NY 5072规定的膨化或缓沉型配合饲料。 5.1.2 投喂量 根据鱼体大小采用不同规格饲料,在水温15 ℃ ~ 28 ℃内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4%~8%,水 温高于28℃或低于15℃时减少投喂量,水温低于10℃时不投或少量投喂。以投喂后0.5 h内吃完为宜。 2 DB3302/T 195—2020 5.1.3 投喂方法 定时、定点投喂,养殖前期日投喂 3次~5次,养殖中期及后期日投喂 2次。投喂时需充气增氧。 5.2 水环境控制 水泥池及土工膜池养殖水位控制在0.6 m~1.0 m。养殖前期间断充气增氧,养殖后期及高温期延长 增氧时间或连续增氧,保持池水呈流动状态,日交换水量100%~200%,保持池水溶解氧5 mg/L以上、 pH6.8~7.5。及时排污与吸污,保持池水环境良好。 土池养殖水位控制在0.8 m~1.2 m。养殖期间定时充气增氧,4月~10月,每月换水2次~4次,每次 换水1/4~1/2,保持池水溶解氧5 mg/L以上、透明度30 cm~50 cm、pH6.8~7.5。定期排污、清除池内杂 物,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保持池水环境清洁。 养殖尾水排放应符合SC/T 9101规定。 5.3 巡查管理 养殖过程应加强巡查管理,每日早、中、晚各巡查一次,高温季节及天气异常时在夜间增加1次~2 次巡查,观察池水变化与鱼的活动、摄食和生长情况,检查进排水口与拦鱼设备及周围环境与安全情况 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记录养殖日志。 6 病害防治 6.1 预防 对养殖池及放养苗种进行消毒;投喂优质配合饲料,高温期控制投喂量;勤充气增氧,保持水中溶 解氧充足,定期排污及换水;施用微生态制剂防病;针对性地对池水或鱼体进行消毒;病鱼及时隔离, 死鱼及时捞出。 6.2 治疗 发现疾病及时治疗,药物使用应符合NY 5071规定。 常见疾病防治见附录A。 7 收捕 鱼体达到35g/尾以上时,用围网、地笼网收捞或放水收捕。收捕前停食1 d。 8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附录 B。 3 DB3302/T 195—2020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马口鱼常见疾病防治 见表 A.1。 表A.1 马口鱼常见疾病防治 病名 病症 防治 发病鱼腹部胀大,肛门红肿;轻压 肠炎病 鱼腹有淡黄色液体从肛门流出;肠 道内充满粘液状物,肠粘膜上皮受 内服恩诺沙星每日 1 次,每次 10 mg/kg 鱼~30 mg/kg 鱼,连用 5d~7d。 损 烂鳃病 水霉病 车轮虫病 3 发病鱼鳃瓣腐烂,鳃小片坏死;口 a)全池按泼洒漂白粉 1g/m 水体,连用 2 次~3 次; 腔粘膜发炎充血甚至糜烂;吻部发 b)内服恩诺沙星每日 1 次,每次 10mg/kg 鱼~30mg/kg 鱼,连用 5d~7d; 白,体色变暗 c)上述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发病鱼体表出现灰白色棉絮状物, a)用 4%浓度盐水加小苏打合剂(1:1)浸泡鱼体 10min~15min; 摄食减少,游动失常 发病鱼体表寄生车轮虫,体消瘦, 体色变暗,群游于池边或水面 3 3 b)全池泼洒硫醚沙星 0.2g/m 水体~0.3g/m 水体,每日 1 次,连用 2 次。 3 3 全池泼洒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5g/m 水体~0.7g/m 水体。 B 4 DB3302/T 195—2020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标准化模式图 养殖条件 苗种放养 养殖管理 病害防治 1.场地:选择无污染源、进排水方 1.养殖池消毒:水泥池与土工膜池及进排水系统宜在放 1.饲料及投喂:①饲料,选择粗蛋白含量 35%以上,粒径适口的膨 1.预防:对养殖池及放养苗种进行消毒;投喂优质 配合饲料,高温期控制投喂量;勤充气增氧,保持 3 主 便、交通便利、通讯畅通、电力供 苗前5d~7d,用20g/m 漂白粉水溶液浸泡消毒,放苗前1 化或缓沉型配合饲料。②投喂量,在水温 15℃~28 ℃内日投喂量一 要 应有保障的地区。 d清洗干净后加注新水。土池及进排水系统宜在放苗前 般为鱼体重的 4%~8%,水温高于 28 ℃或低于 15℃时减少投喂量, 水中溶解氧充足,定期排污及换水;施用微生态制 技 2.水源:以湖泊、江河、溪流及水 10d~15d,用100kg/667m ~150kg/667m 生石灰化水后 术 库水或地下水为水源,水量充足。 趁热泼洒消毒,7d~10d后排水、进注新水,并施肥培饵。 投喂方法,定时、定点投喂,养殖前期日投喂 3 次~5 次,养殖中期 时隔离,死鱼及时捞出。 要 3.设施:①养殖池,水泥池或土工 2.苗种来源:人工繁育或从溪流、湖泊水库中捕获的苗 及后期日投喂 2 次。投喂时需充气增氧。 2.治疗: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常见疾病防治见附 膜 池 以 面 积 50m ~ 300m 、 池 深 种,应经相关检疫检测。 2.水环境控制:①水泥池及土工膜池养殖水位控制在 0.6 m~1.0 m。 录 A。 0.8m~1.2m 的圆形或矩形池为宜, 3.规格及质量:放养规格整齐、体色鲜艳有光泽、行动 养殖前期间断充气增氧,养殖后期及高温期延长增氧时间或连续增 点 2 2 2 2 水温低于 10℃时不投或少量投喂。以投喂后 0.5 h 内吃完为宜。③ 剂防病;针对性地对池水或鱼体进行消毒;病鱼及 1 DB3302/T 195—2020 池底锅底形或从进水口端向出水口 活泼、无病无伤残,全长 3 cm 以上的苗种。规格不一致 氧,保持池水呈流动状态,日交换水量 100%~200%,保持池水溶 端倾斜 2%~3%。土池以面积 时要进行筛分。 解氧 5 mg/L 以上、pH 6.8~7.5。及时排污与吸污,保持池水环境 500m ~2000m 、池深 1m~1.5m 的矩 4.苗种消毒:放养前用 30 mg/L~50 mg/L 的 1%聚维酮 良好。②土池养殖水位控制在 0.8 m~1.2 m。养殖期间定时充气增 形池为宜,池底从进水口端向出水 碘或 2%~3%的食盐水浸泡 10min~15min。 氧,4 月~10 月,每月换水 2 次~4 次,每次换水 1/4~1/2,保持 2 2 口端倾斜 1.5%~2%。 ②配套设施, 5.放养时间:当年繁殖的苗种 7 月~ 10 月放养。越冬以 池水溶解氧 5mg/L 以上、透明度 30cm~50 cm、pH6.8 ~ 7.5。定期 配备供电、供水、

pdf文档 DB3302-T195-2020 马口鱼养殖技术规范 宁波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02-T195-2020 马口鱼养殖技术规范 宁波市 第 1 页 DB3302-T195-2020 马口鱼养殖技术规范 宁波市 第 2 页 DB3302-T195-2020 马口鱼养殖技术规范 宁波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9:51: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