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120.99 C 25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 T 3880—2020 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配制过程 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Quality Control on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Medical Institution 2020 -10 - 13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13 实施 发 布 目 次 前 言 ................................................................... I 引 言 ................................................................... 1 1 2 3 4 5 6 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和定义 ............................................................... 配制工艺 ................................................................. 质量控制方法 ............................................................. 制剂标准组成 ............................................................. 2 2 2 2 3 4 参考文献 ...................................................................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物质基准 .......................................... 6 DB32/T 3880-2020 前 言 本技术要求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新、徐厚明、杨立伟、崔小红、华苏、胡晨希、潘文、伍衢、 周乐、于艪 DB32/T 3880-2020 引 言 2017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鼓励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 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支持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以下简称传统中药制剂),对传 统中药制剂实行备案管理。2018 年 2 月 12 日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对 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2018 年第 19 号),对传统 中药制剂备案做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传统中药制剂定义、备案提交的技术资料要求。2018 年 12 月 29 日,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江苏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 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传统中药制剂备案提出了实施的具体要求,标志着省内 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工作正式启动。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实行备案管理并不意味着质量控 制要求的降低,其应符合中药制剂的特点,以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为目标。本技术要求 为江苏省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提供了配制工艺、质量控制等研究的推荐指引,有利于提 升我省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备案的质量和水平。 1 DB32/T 3880-2020 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配制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物质基准、配制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适用 于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的研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66 号,2016 年 2 月 6 日 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8 年第 19 号) 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8 年第 27 号) 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中医药发〔2009〕3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传统中药制剂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Medical Institution 在医疗机构使用范围内,由中药饮片经粉碎或仅经水或醇或油按传统工艺提取制成的固体(丸剂、 散剂、丹剂、锭剂等)、半固体(膏滋、膏药等)和液体(汤剂、酒剂、酊剂等)传统剂型;或由中药 饮片经水提取或粉碎按传统工艺制成的颗粒剂或胶囊剂等现代剂型。 3.2 对应实物 Corresponding Material 以传统临床经验方或协定处方为依据,应用传统制备方法获得的临床上使用的中药物质组成,除成 型工艺外,其余制备方法应当与传统制备方法基本一致,由此获得的实物称为对应实物。 3.3 物质基准 Material Benchmark 依据对应实物而制定的性状、制法、质控方法、指标及限度等质控总和,称为物质基准。 3.4 出膏率 Extract rate 对应实物中所含干膏粉量与其对应的投料饮片量之间的转移百分比。 4 配制工艺 2 DB32/T 3880-2020 4.1 提取工艺 4.1.1 工艺描述和流程图 简要描述传统中药制剂生产的前处理、制备工序及关键工艺参数、主要生产设备和操作过程。明确 传统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与传统使用的一致性。提供传统中药制剂的工艺流程图,应涵盖所有的工艺步 骤,标明主要工艺参数等。 4.1.2 前处理 描述前处理方法、批量、工艺参数及生产设备等信息。提供前处理工艺及参数确定的研究资料,并 说明前处理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如需粉碎的,应说明具体方法、粉碎的粒度以及确定的依据;需 进行干燥处理的,应提供干燥方式(干燥原理)、干燥终点指标及热不稳定成分的研究资料;确需灭菌 的,应提供灭菌方法、工艺参数、灭菌效果及饮片质量的研究资料。提供保证生产用饮片质量均一稳定 的投料方法(如采用多批饮片均化处理后投料等)及研究资料。 4.1.3 提取、固液分离、浓缩及干燥 详细描述提取、固液分离、浓缩、干燥等工序的制备方法、关键工艺参数及范围、生产设备(包括 设备原理、操作参数)等信息。制备方法及关键工艺参数的确定应与物质基准进行比对且不应超出物质 基准规定的范围或限度。应列表说明饮片投料量,提取液的得量,浓缩液及干燥后制剂中间体的得量(得 率)、相对密度及水分等参数的限度,不应超出物质基准规定的范围或限度。 4.2 制剂工艺 4.2.1 提供详细的剂型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4.2.2 列出主要制剂工艺参数及范围、生产设备等情况,并提供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资料,相关工艺的 确定应以物质基准为参考,不应超出物质基准规定的范围或限度。 4.2.3 提供浓缩浸膏、干膏粉、颗粒等制剂中间体的特性研究资料(如水分、粒度、堆密度、流动性、 溶化性、吸湿性、黏附性、酸碱度等)。 4.3 关键步骤和中间体控制 4.3.1 结合生产工艺研究数据,以物质基准为依据,说明各工序对传统中药制剂的质量影响水平,明确 关键生产步骤的工艺参数控制范围,汇总描述煎煮液、浓缩液、浸膏、干膏粉、颗粒等制剂中间体的得 率、相对密度或水分等指标的限度。 4.3.2 根据关键质量属性研究结果,结合中间体的特性,拟定多个质量控制指标和限度,建立中间体的 质量标准。汇总说明制剂中间体的质量标准,包括项目、方法和限度,应提供方法学验证资料。明确制 剂中间体的存放条件和期限,提供确定的依据。 4.3.3 应考察工艺过程中的量值传递规律。建立从中药饮片、各主要中间体到制剂的量值传递控制方法, 以物质基准为依据,重点说明含量指标在工艺过程中的转移率情况,同时考察工艺过程中指纹或特征图 谱的变化趋势。 4.3.4 应固定制成量,辅料用量应尽可能少用,在制法中应明确辅料加入的顺序,并明确加入量范围。 5 质量控制方法 5.1 性状 应根据样品特征和制剂要求进行准确描述,包括外观和气味,依次描述其颜色、外形和气味。 3 DB32/T 3880-2020 5.2 鉴别 5.2.1 显微鉴别 含生药原粉入药的品种,应建立具有专属性的显微鉴别项,并明确显微鉴别特征的药味归属。 5.2.2 薄层色谱鉴别 对于煎煮提取的药味,应研究建立具有专属性的薄层色谱鉴别项,应优先选择对照药材作对照,并 开展相应的方法学验证,包括专属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不同薄层板、不同温湿度等条件的考察。 研究以物质基准为依据,符合要求的应列入标准正文,同时在起草说明详细描述研究内容并提供相关的 研究图谱;对于不能列入标准正文的研究药味,也应在起草说明详细描述研究过程并提供相关的研究图 谱,为将来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5.3 浸出物 应根据制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建立浸出物的控制方法,同时开展相关的方法学验证,包括 准确度、重复性等试验。对于含有辅料的制剂,应考察辅料对浸出物的影响程度。 5.4 指纹图谱/特征图谱 为了控制制剂的整体质量,有条件的机构应建立传统中药制剂的指纹或特征图谱。指纹图谱可采用 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供试品图谱的整体信息(包括其色谱峰的峰数、峰位、峰与峰之间的比 例等)进行分析,并与物质基准比较得到相似度值,进行结果评价。特征图谱可采用色谱峰相对保留时 间、峰面积比值等进行结果评价,主要成分在指纹或特征图谱中应尽可能得到指认,色谱峰个数不得超 出物质基准的限度。 在对中药材产地、采收期、基原调查基础上建立作为初始原料的药材特征或指纹图谱。中药饮片、 中间体、制剂特征或指纹图谱应具相关性,并具有明确的量值传递规律,应与物质基准一致。 中药制剂的特征图谱/指纹图谱的测定一般采用色谱法,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5.5 含量测定 以物质基准为依据,选择具有专属性的物质成

pdf文档 DB32-T 3880—2020 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配制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3880—2020 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配制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3880—2020 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配制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3880—2020 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配制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9:49:4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