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1309 沧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9/T 137—2020 代替 DB1309/T 137-2013 绿色食品(A 级)春大棚羊角脆甜瓜 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12 - 18 发布 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2 - 31 实施 发 布 DB1309/T 137—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1309/T 137-2013《绿色食品(A级)春大棚羊角脆甜瓜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与 DB1309/T 137-201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产地环境条件”更改为“产地环境质量”(见第4章,2013年版的第3章); ——更改了“播种”的内容(见5.5,2013年版的4.5); ——更改了“嫁接后管理”中“温度”、“湿度”、“遮光”的内容(见5.6.3,2013年版的4.6.3); ——更改了“壮苗标准”的内容(见5.6.4,2013年版版4.6.4); ——更改了“整地施肥”的内容(见5.7,2013年版的4.7); ——更改了“扣膜挂天幕”的内容(见5.8,2013年版的4.8); ——更改了“定植”的内容(见5.9,2013年版的4.9); ——更改了“田间管理”中“植株调整”、“保花保瓜”的内容(见5.10,2013年版的4.10); ——更改了“病虫害防治”的内容(见5.11,2013年版的4.11); ——删除了“包装、贮藏、运输”的内容(见2013年版的第6章)。 本文件由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沧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青县农业农村局、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志彬、宋立彦、曲怡宁、崔华、韩俊霞、于俊雅、于婕、王培全、殷汝松、 李安民、王金玉、崔荣飞、刘洪刚、张梦娣、刘连蓬、刘梅梅、张丽萍。 本文件于201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1309/T 137—2020 绿色食品(A 级)春大棚羊角脆甜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 春大棚羊角脆甜瓜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管理、采收、清洁 田园等。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A级) 春大棚羊角脆甜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 瓜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27 绿色食品 西甜瓜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质量 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5 生产技术管理 5.1 品种选择 羊角脆甜瓜选用优质、抗病性强、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砧木选择适合甜瓜嫁接的南 瓜品种。 5.2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16715.1的要求。 5.3 种子处理 5.3.1 浸种 1 DB1309/T 137—2020 用55℃~60℃水浸种15min,不断搅拌,水温降到30℃左右,羊角脆甜瓜浸种3h~5h,南瓜浸种8h~ 12h。 5.3.2 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淋出多余水分后,装入湿布袋中放在28℃~30℃的温度下催芽。羊角脆甜瓜催芽 24h左右,南瓜催芽48h~72h,萌芽后及时播种。 5.4 育苗方式 在日光温室或加温温室中育苗,用32孔或50孔穴盘进行嫁接育苗。 5.5 播种 5.5.1 播种时间 羊角脆甜瓜在1月下旬播种,羊角脆甜瓜播种后13d左右播南瓜。 5.5.2 播种方法 使用育苗专用基质,基质在填充穴盘前应充分润湿,含水量60%为宜。填充基质应均匀一致,在穴 孔中央打1cm深的小孔,点籽,覆1cm专用覆盖基质。 5.5.3 苗床管理 发芽至出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18℃;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 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3℃~15℃,地温15℃以上。 5.6 嫁接 5.6.1 嫁接苗龄 南瓜幼苗两片子叶展平第一片真叶露心时进行嫁接。 5.6.2 嫁接方法 嫁接选用贴接法。砧木子叶基部斜向下呈45°角切一刀,去掉生长点,只剩一叶,选用与砧木大小 相近的接穗,在子叶下1.5cm处向上呈45°角斜着切断,切口长度与砧木切口相同,将切好的接穗苗切 口与砧木苗切口对准,贴合在一起,用嫁接夹夹牢贴接口,嫁接后立即盖膜。 5.6.3 嫁接后管理 5.6.3.1 温度 嫁接后3d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温度控制在20℃~22℃;3d~7d白天温度控制在 25℃~28℃,夜间温度控制在18℃~20℃;7d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3℃~24℃,夜间温度控制在15℃~ 18℃。 5.6.3.2 湿度 嫁接后3d内密封不换气,棚膜内空气湿度保持90%以上;3d后开始放风并逐渐加大放风量和放风时 间,保持高湿度,7d后恢复正常管理。 5.6.3.3 遮光 2 DB1309/T 137—2020 嫁接后的3d内用草帘、遮阳网、保温被等进行遮光,3d后在早晨、傍晚揭去覆盖物,接受弱光、散 光,以后逐渐增加透光时间,7d后在10时至14时遮光,10d后撤除覆盖物,恢复正常苗期管理 5.6.4 壮苗标准 苗龄50d左右,嫁接苗长到3叶1心至4叶1心,茎秆粗壮、子叶完整、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根系紧 紧缠绕基质,嫩白密集,形成完整根坨,不散坨;无黄叶,无病虫害;整盘苗整齐一致。 5.7 整地施肥 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kg、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kg,适量的生物菌肥或生物菌 剂、微量元素肥料,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394规定。造足底墒,基肥撒施后,深翻地30cm~40cm,混 匀、耙平,根据大棚立柱行距作畦,起10cm~15cm高垄,行距100cm,地膜覆盖。 5.8 扣膜挂天幕 定植前20d扣大棚膜,定植前5d~7d挂天幕2层,间隔20cm~30cm,选用聚乙烯无滴地膜。 5.9 定植 大棚内10cm地温连续3d稳定在12℃以上时,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在小高垄上开孔,株距35cm, 行距100cm,浇定植水,待水渗至一半时放苗,每亩定植1800株~2000株。 5.10 田间管理 5.10.1 温度管理 缓苗时,保持大棚密闭。缓苗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放风,每天棚室温度白天应保证21℃~28℃的时 间在8h以上,夜间最低温度保持在12℃左右。瓜定个到成熟,白天温度保持在25℃~35℃,夜间温度保 持在12℃以上。随着外界气温升高逐步加大风口,当外界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大棚温 度白天上午保持在25℃~35℃、下午保持在20℃~25℃。 5.10.2 肥水管理 定植后根据墒情浇一次缓苗水,以后不干不浇水。当瓜胎长至8cm左右时,选择晴天上午结合浇小 水,亩追施复合肥(N:P2O5:K2O=15:5:25)10kg~15kg,每茬果实膨大期浇水追肥1次~3次,采收前7d~ 10d停止浇水追肥。或采用水肥一体化微滴灌技术。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394规定。 5.10.3 植株调整 采用单蔓整枝法,主蔓长至30cm长时吊蔓,长至25片叶左右打顶,在11叶~12叶片时开始选留子蔓 为坐果蔓,坐果后留2片~3片叶打顶,每株留3瓜,11片叶以下与14片~20片叶的子蔓全部去掉,在21 片叶子蔓开始选留二茬瓜。三、四茬瓜在回头子蔓选留。 5.10.4 保花保果 用熊蜂授粉、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或使用氯吡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 5.10.5 天幕撤除 在3月中旬先撤除下层天幕,3月底至4月初撤第二层天幕。 3 DB1309/T 137—2020 5.11 病虫害防治 5.11.1 主要病虫害 5.11.1.1 病害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等。 5.11.1.2 虫害 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蓟马、红蜘蛛等。 5.11.2 防治原则及方法 5.11.2.1 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 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系统 的平衡。 5.11.2.2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 如选用抗病虫品种、实施种子种苗检疫、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耕翻晒垡、清洁田 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 5.11.2.3 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 温汤浸种控制种传病虫害,机械捕捉害虫,机械或人工除草,用灯光、色板、性诱剂和食物诱杀害 虫,释放害虫天敌,在大棚的放风处设防虫网阻止昆虫进入等。 5.11.2.4 必要时合理使用低风险农药 5.11.2.4.1 农药使用原则 如没有足够有效的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在确保人员、产品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配合使用农药。 农药的选用、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控制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提倡 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 5.11.2.4.2 病害 霜霉病每亩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0g~25g,或用72.2%霜霉威水剂100g~120g,或用100g/L 氰霜唑悬浮剂53ml~67ml等兑水喷雾。白粉病防治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3.3g~ 20g,或用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3g~20g等兑水喷雾。细菌性角斑病害每亩可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 粉94g~124g,或用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40g~60g等兑水喷雾。 5.11.2.4.3 虫害 白粉虱、蚜虫每亩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g~2g,或用99%矿物油乳油300g~500g等兑水喷雾。蓟 马每亩用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ml~20ml,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ml~14ml等兑水喷 雾。红蜘蛛每亩用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20ml~30ml,或0.5%藜芦碱可溶液剂120g~140g等兑水喷雾。 6 采收 4 DB1309/T 137—2020 成熟后及时采收。采收在清晨进行,采收后存放于阴凉处。产品质量应符合NY/T 427的要求。 7 清洁田园 收获完成后,残枝败叶及周边杂草清理干净,进行无害化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1309-T 137-2020 绿色食品(A级)春大棚羊角脆甜瓜生产技术规程 沧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9-T 137-2020 绿色食品(A级)春大棚羊角脆甜瓜生产技术规程 沧州市 第 1 页 DB1309-T 137-2020 绿色食品(A级)春大棚羊角脆甜瓜生产技术规程 沧州市 第 2 页 DB1309-T 137-2020 绿色食品(A级)春大棚羊角脆甜瓜生产技术规程 沧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8:48: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