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浙 江 DB3302 省 宁 波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2/T 167—2018 长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2018 - 06 - 21 发布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21 实施 发 布 DB3302/T 16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所、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 务总站、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林章、黄芸萍、王毓洪、古斌权、严蕾艳、范雪莲、郑华章、许映君、宋慧。 I DB3302/T 167—2018 长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长豇豆生产技术规程的产地要求、农业投入品管理、栽培技术、产品收获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长豇豆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2619-2014 瓜菜作物种子 豆类(菜豆、长豇豆、豌豆) NY/T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79 无公害食品 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3 产地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规定的要求。 4 农业投入品管理 4.1 采购 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采购的农药、肥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明,建立登记台帐,保存相关票据与合 同等文件资料。 4.2 储藏 应储藏于独立的仓库,专人管理。不同种类分区域存放,标识清晰,有进出库记录。农药、肥料储 藏环境温度适宜,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避雨、防潮等要求。 4.3 剩余农药和包装物处理 应符合GB/T 8321 的规定。 5 栽培技术 5.1 栽培季节与方式 长豇豆通常以露地栽培为主,也可采用保护地设施栽培。露地栽培在4月上旬~7月中旬均可播种, 采用保护地设施栽培可适当提前或延后。春提早栽培于2月中下旬~3月播种,一般采用保护地育苗移栽 1 DB3302/T 167—2018 或大棚栽培。秋延后栽培于7月下旬~8月播种,一般采用保护地直播栽培。春夏栽培与夏秋栽培,一般 以露地栽培为主。 5.2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符合当地市场消费和种植习惯的品种。春提早栽培与 春夏栽培时,宜选择对光周期不敏感的品种。如之豇106、绿豇1号、特绿60等。种子质量应符合NY 2619-2014 瓜菜作物种子 豆类(菜豆、长豇豆、豌豆)的规定。 5.3 种子处理 播前将种子晾晒1d~2d,晾晒时避免直接接触水泥地面,防止高温烫伤种子;剔除霉变、虫蛀种子, 并做好种子消毒处理。 5.4 播种量 2 根据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不同,每667m 直播用种量1.5 kg左右,育苗移栽用种量1 kg左右。 5.5 育苗管理 5.5.1 育苗方法 春提早与春夏栽培宜采用育苗移栽。一般采用苗床撒播育苗,提倡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育苗。早 春育苗应搭建小拱棚。 采用苗床撒播育苗,将干籽直接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后盖1cm~1.5cm左右的细营养土,将表层土 淋湿,注意不宜浇水过多,然后覆盖地膜。 5.5.2 苗床管理 当30%左右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出苗前温度应保持25℃~30℃,水分不宜过多以防种子腐 烂;出苗后温度应控制在20℃~25℃,保持土壤湿润,防止苗床积水;移栽定植前,逐步降温炼苗。 5.5.3 育苗移栽 长豇豆由于根系易木栓化,再生能力弱,幼苗一般应在第一对真叶展开前带土移栽。 5.6 5.6.1 播种(定植) 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疏松肥沃、pH 值适宜、有机质含量高的砂壤土或 壤土为宜。 5.6.2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清洁田园,根据土壤肥力平衡施肥,应符合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 2 则的规定。增施有机肥,一般每667m 施商品有机肥300kg左右,加三元复合肥25kg~30kg作基肥。施肥 与深耕整地相结合,在深耕前一次性施入。耕深25cm~30cm,按畦宽连沟1.4m~1.6m整地做畦,土壤干 旱时浇水造墒。 5.6.3 播种(定植)时间 2 DB3302/T 167—2018 根据栽培季节、栽培方式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露地直播的,要求10cm地温应稳定 通过15℃;保护地栽培的,要求10cm地温应稳定通过12℃时移栽定植。 5.6.4 播种(定植)密度 2 露地春夏和设施春提早栽培,每667m 3 000穴~3 500穴;露地夏秋和设施秋延后栽培,每667m 3500穴~4000穴。 5.7 2 田间管理 5.7.1 破膜、揭覆盖物 地膜覆盖栽培的,当幼苗顶土时及时破膜放苗,并用细土封住膜口;夏秋露地直播栽培的,要及时 揭除遮阳网纱等覆盖物。 5.7.2 间苗定苗 齐苗后及时进行间苗,每穴定苗2株~3株;育苗移栽的,在缓苗后,及时查苗补缺。 5.7.3 温湿度管理 保护地设施直播的,从播种到第一片复叶显露,其温湿度管理参见5.5育苗管理部分。育苗移栽的, 缓苗期白天温度28℃~30℃ ,晚上不低于18℃ ;缓苗后和直播豇豆第一片复叶显露后,白天温度20℃~ 25℃ ,夜间不低于15℃ 。空气相对湿度以65%~75%为佳,期间注意加强通风换气。 5.7.4 光照 保护地设施栽培应采用透光性好的功能膜,保持膜面清洁,白天揭开保温覆盖物,尽量增加光照强 度和时间。夏秋高温季节应适当采取遮阳降温措施。 5.7.5 肥水管理 2 定苗(定植)至开花结荚前以控水控肥为主,一般不浇水施肥,苗势较弱可追施2kg~5kg/667m 2 尿素(或喷施0.5%磷酸二氢钾)。开花结荚后每隔7d~10d追肥1次,一般每667m 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 肥15kg~20kg,一共3次~4次。生长盛期可用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防早衰。 5.7.6 插架引蔓 植株抽蔓后应及时插架引蔓,架材长度不小于2.3m为宜,一般搭人字架,插深20cm以上。选择晴天 上午10时后,人工辅助缠绕上架。满架后应及时打顶。 5.8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综合防治为主。 5.8.1 防治对象 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豆荚螟、美洲斑潜蝇和蚜虫等。 5.8.2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或耐病的优良品种,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性。加强科学管理,做好土壤和设施消毒,合 理轮作,平衡施肥,加强田间清洁,通风降湿,严防积水,创造良好生长环境条件。及时清理病叶、病 花或病荚,并带出田间集中销毁或深埋,以减少病源。 3 DB3302/T 167—2018 5.8.3 物理防治 2 设施所有通风口设置防虫网,进行防虫栽培;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1盏/20000m ;利用性 2 2 信息素诱杀害虫,1个~2个/667m ;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黄板规格25cm×40cm,30块~40块/667m ; 选铺银灰色地膜或张挂银灰膜膜条避蚜。 5.8.4 化学防治 5.8.4.1 防治要求 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5079的规定要求。宜优先选择在长豇豆上登记 的农药(详见表1),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期间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5.8.4.2 豆荚螟 从始花盛期开始,坚持按照“打花不打荚”的防治原则,在早上8点之前,太阳未出之时,选择适 宜药剂,均匀喷施于花蕾、花、嫩芽以及落地花,每7d~10d防治一次,连续2次~3次。 表1 豇豆主要病虫害化学药剂防治 2 病虫害 通用名 剂型 每 667m 有效成分使用量 施用方法 锈病 硫磺锰锌 70%可湿性粉剂(硫磺 42%, 150g~200g 喷雾 代森锰锌 28%) 腈菌唑 40%可湿性粉剂 15g~18g 喷雾 白粉病 蛇床子素 0.4%可溶液剂 5mg~6.67mg 喷雾 豆荚螟 溴氰虫酰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1.4g~1.8g 喷雾 蚜虫 苦参碱 1.5%可溶液剂 0.45g~0.6g 喷雾 溴氰虫酰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3.3g~4g 喷雾 溴氰虫酰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1.4g~1.8g 喷雾 美洲斑潜蝇 6 产品收获 豆荚长至标准长度,荚果柔软饱满,种子未明显膨大时为收获适期,应及时采收。结荚初期每2d~ 3d采收一次,盛荚期每1d~2d采收一次。采收在上午进行。 7 生产档案 应建立完整的田间生产档案,档案保存时间应不少于2年。 A 4 DB3302/T 167—201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药剂与方法 宁波地区长豇豆通常以露地栽培为主,也可采用保护地设施栽培。露地栽培在 4 月上旬~7 月中旬均可播种,采用保护地设施栽培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生育期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 育苗 春提早与春夏栽培宜采用育苗移栽。一般采 播种(定植) 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疏松肥沃、pH 值适宜、 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 地膜覆盖栽培的,当幼苗顶土时及时破膜放苗,并用细土 定苗(定植)至开花结 封住膜口;夏秋露地直播栽培的,要及时揭除遮阳网纱等覆盖 荚前以控水控肥为主,一般 物。齐苗后及时进行间苗,每穴定苗2~3株;育苗移栽的,在 不浇水施肥,苗势较弱可追 缓苗后,及时查苗补缺。 施 2~5kg/667m2 尿素(或 采 收 豆荚长至标 主 要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耐贮运、商品性好、符合当 用苗床撒播育苗,提倡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育 有机质含量高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宜。 地市场消费和种植习惯的 苗。早春育苗应搭建小拱棚。采用苗床撒播育苗, 品种。春提早栽培与春夏栽 将干籽直接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后盖1~1.5cm 一般每667m2施商品有机肥300kg左右,加三元复合肥25~30kg作基肥。施 培时,宜选择对光周期不敏 左右的细营养土,将表层土淋湿,注意不宜浇水 肥与深耕整地相结合,在深耕前一次性施入。耕深25~30cm,按畦宽连沟 感的品种。如之豇106、绿 过多,然后覆盖地膜。当30%左右幼苗出土后,及 1.4~1.

pdf文档 DB3302-T 167-2018 长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宁波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02-T 167-2018 长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宁波市 第 1 页 DB3302-T 167-2018 长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宁波市 第 2 页 DB3302-T 167-2018 长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宁波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8:45: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