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DB23 ICS 65.020.20 B 62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784—2021 三江平原水稻智能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1-01-02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2-01 实施 发 布 DB23/T 2784—2021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穆娟微 韩树鑫 李鹏 伦志安 王振东 李德萍 冯世超 厚 李首昌。 解溥 徐瑶 尹庆 周礼 I DB23/T 2784—2021 三江平原水稻智能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江平原水稻智能机械化生产过程中播种前准备、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秧田 管理、移栽、本田管理、除草、病害防治、收获和生产档案建立的技术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三江平原水稻智能机械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种子 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3213-2018 植保无人飞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DB23/T 1671.7-2018 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DB23/T 2478-2019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 DB23/T 2696-2020 寒地水稻秸秆粉碎搅浆还田技术规程 3 术语及定义 DB23/T 2478-2019 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增效生物肥 含有肥料增效剂,可有效促进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减少养分田间流失、 提高氮肥、磷肥利用率的微生物菌肥。 4 环境条件 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的规定,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的规定,农业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的规定。 5 5.1 播种前准备 秧田地选择 1 DB23/T 2784—2021 育秧地常年固定,常年培养床土。 5.2 秧田整地 秧田秋整地,秋做床,每公顷本田备 2.5 m³床土。 5.3 床土 5.3.1 床土配制 选择肥沃的土壤做床土,宜秋备床土。按照水稻床土调理剂使用说明将床土与水稻床土调理剂混拌 均匀后堆好盖严待用。 5.3.2 床土消毒 可使用精甲霜灵·噁霉灵等药剂进行床土消毒。农药使用符合 GB/T 8321、NY/T 1276 的规定。 5.3.3 床土调酸 置床的床土 pH 值要求在 4.5~5.5 之间。可使用固体酸,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床土调酸。 6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6.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积温、土壤类型等生态条件,选择品质优良、熟期适宜、抗性广泛、审定推广的水稻品种 种植。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6.2 种子处理 6.2.1 浸种 采用集中智能技术浸种,将水稻种子应用含有氰烯菌酯的种衣剂包衣后,装入通透性好的井底布袋 浸种。 6.2.2 催芽 采用集中智能催芽技术,32 ℃保持 8 h~12 h,种子破胸露白后,再经 25 ℃~28 ℃,保持 10 h~ 12 h。芽种标准为发芽整齐、芽长一致,芽长 2 mm 以内,根芽呈双山型。 7 7.1 播种 播种时期 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 5 ℃时开始播种。 7.2 播种量 使用自走式水稻播种育秧机进行播种,机插软盘每盘播芽种 120 g~125 g。 7.3 压种 播种后使用滚刷等工具拍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 2 DB23/T 2784—2021 7.4 覆土 过筛后无草籽的疏松沃土盖严种子,覆土厚度 0.5 cm~1 cm。 8 8.1 秧田管理 种子根发育期 若秧田整体或局部湿度过大时,需要白天撤膜散墒,晚上再盖上地膜;若秧田过干,应及时补水, 露种处要适当覆土。控制床温不超过32 ℃,超过此温度时打开大棚两头通风,下午4时~5时关闭通风 口;当秧苗出苗80%时,在晴天的上午8时前或下午4时以后及时揭掉地膜。 8.2 第一完全叶伸长期 控制第一叶鞘高度不超过3 cm;棚内温度控制在22 ℃~25 ℃,及时通风炼苗,做到早通风、早炼 苗、炼小苗;一般少浇或不浇水,苗床过干的地方需要适当补水。水稻1叶期~1.5叶期,可选用氰氟草 酯、苯达松等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除草剂,按药剂使用说明书进行苗床喷雾除草。农药使用符合 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 8.3 离乳期 控制第一叶与第二叶、第二叶与第三叶的叶耳间距各1 cm左右,地下部的不完全叶节上出生8条根。 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0 ℃~22 ℃之间;大通风炼苗;水分管理上做到“三看”浇水(一看土面是否发白 和根系生长情况,二看早晚叶尖是否吐水,三看午间心叶是否卷曲),若床土发白但秧苗根系发育良好, 早晚心叶叶尖不吐水或午间心叶卷曲,则在早晨8时左右浇水,一次浇透。 9 9.1 移栽 整地 按照DB23/T 2696-2020中5.1~5.3中的规定执行。 9.2 移栽前准备 秧苗生长至3.1叶期~3.5叶期,大通风,夜间温度大于10 ℃时,可以昼夜通风。 9.3 秧苗“四带” 移栽前2 d~3 d,进行“四带”下地。 “带肥”指高磷肥,促进返青分蘖;“带药”为杀虫剂,防 治初期潜叶蝇;“带菌”指生物菌剂,提高抗低温能力;“带硅”为小颗粒硅,增强秧苗抗逆性。 9.4 移栽前除草 应用植保无人机喷施,可选用酰胺类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等。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植保无人机符合NY/T 3213-2018中的相关规定。 9.5 移栽时间 当地气温稳定达13 ℃,地温达14 ℃时即可开始移栽,5月25日前结束。 9.6 移栽方法 3 DB23/T 2784—2021 可使用高速插秧机或全自动无人插秧机,插秧规格一般为30 cm×10 cm、30 cm×13.3 cm或相应规 格的宽窄行,每穴基本苗3~5株。 10 本田管理 10.1 肥料施用 10.1.1 肥料施用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可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施用。植保无人机符合 NY/T 3213-2018 中的相关规定。肥 料使用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10.1.2 全层施肥 全层施肥按以下步骤进行,并减施全生育期化肥总施用量的17 %: 1)基肥:水稻插秧前,结合最后一遍耙地,施用氮肥全生育期用量的40 %,磷肥全生育期用量的 100%,钾肥全生育期用量的70 %。 2)分蘖肥:水稻移栽返青后,立即施用分蘖肥,施用量氮肥全生育期用量的30 %与增效生物肥75 2 kg/hm 混拌均匀后施用。 3)调节肥:水稻拔节期,根据实际生长情况,可施用氮肥全生育期用量的 10 %,作为调节肥。 4)穗肥:倒二叶伸展期,立即施用穗肥,施用量为氮肥全生育期用量的20 %;钾肥全生育期用量 的30 %。 10.1.3 侧深施肥 2 按照DB23/T 2478-2019执行。增效生物肥75 kg/hm 与侧深施肥专用肥混合均匀后一同施入并。穗肥: 倒二叶伸展期,立即施用穗肥,施用量为氮肥全生育期用量的20 %;钾肥全生育期用量的30 %。全生 育期化肥总施用量的17 %。 10.2 灌溉与晒田 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2/3深的水层。有效分蘖末期前3 d~5 d排水晒田。晒田达到池面有裂缝,地面 见白根,叶挺色淡,晒5 d~7 d,晒后恢复正常水层。水稻减数分裂期遇17 ℃以下低温灌17 cm以上水 层。孕穗至抽穗前灌4 cm~6 cm活水。抽穗扬花期,灌5 cm~7 cm水层,灌浆到蜡熟间歇灌水。黄熟初 期开始排水,洼地适当提早排水。 10.3 水稻移栽后二次灭草 水稻移栽后15 d~20 d,稗草叶龄1.5叶期以前,可选用酰胺类除草剂,稗草叶龄大于1.5叶期,可选 用有机磷类除草剂和磺酰脲除草剂,按药剂说明书进行使用,可应用植保无人机施药。不可使用触杀型 除草剂。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 10.4 难治杂草防治 水稻分蘖末期,防治水稻生育中后期大龄稗草、莎草科杂草及难治阔叶杂草,可应用植保无人机茎 叶喷雾。可选用2甲4氯钠可溶性粉剂、灭草松水剂、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等,并按药剂说明书进行使用。 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 11 病害防治 4 DB23/T 2784—2021 11.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生物、物理等综合治理措施。必须使用化学 防控措施时。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 11.2 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施药。植保无人机符合NY/T 3213-2018中的相关规定。 11.2.1 稻瘟病防治 防治水稻叶瘟的最佳时期是水稻倒二叶展开一半时,水稻穗颈瘟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孕穗末期和齐穗 期,防治枝梗瘟和粒瘟的最佳时期是水稻抽穗后15 d~20 d,防治药剂可选择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戊 唑醇、肟菌酯·戊唑醇、春雷霉素等。 11.2.2 纹枯病防治 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最佳时期是水稻孕穗期,防治药剂可选择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戊唑醇·肟菌 酯等。 11.2.3 褐变穗防治 防治水稻褐变穗病的最佳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防治药剂可选择多抗霉素等。 11.2.4 鞘腐病防治 防治水稻鞘腐病的最佳时期是水稻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防治药剂可选择戊唑醇、多菌灵等。 11.2.5 细菌性褐斑病防治 防治细菌性褐斑病的最佳时期是水稻倒二叶展开一半、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防治药剂可选择春 雷霉素等。 12 12.1 收获 收获时期 水稻黄化完熟率达到95 %以上时收获。 12.2 收获方法 使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水稻的收割、脱粒、茎秆分离、谷粒清选、谷粒装袋或进入输粮箱、随车 卸粮等工序的作业。机械直收综合损失率要控制在3 %以内,谷外糙米在2 %以内。 12.3 秸秆还田 按照 DB23/T 2696—2020 执行,并增施秸秆促腐菌剂,促进秸秆腐熟。 13 生产档案 应建立水稻生产档案,记录包括:地块位置、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秧田管理、移栽、本田 管理

pdf文档 DB23-T 2784—2020 三江平原水稻智能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2784—2020 三江平原水稻智能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2784—2020 三江平原水稻智能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2784—2020 三江平原水稻智能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8:42: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