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黑 DB 23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775—2020 大麦复种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2020-12-25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1-24 实施 发 布 DB23/T 2775—2020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刁艳玲、孙丹、尚佳薇、刁鹤楠、刘广阳、于洋。 I DB23/T 2775—2020 大麦复种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麦(Hordeum vulgare L.)复种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生产技术规程,主要 包括―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生产档 案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活动积温≥2500℃区域的大麦复种萝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6715.2 瓜菜作物种子 第2部分:白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产地环境 产地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环境 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的要求。 4 大麦生产技术 4.1 4.1.1 选地与整地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较肥沃,土层深厚,土壤疏松,pH值为6.5~7.0为宜。茬口适宜选 择豆类、马铃薯为前茬,避免与麦类、十字花科作物连作或重迎茬,注意长效残留药害危害,最好实行 3年以上轮作。 1 DB23/T 2775—2020 4.1.2 整地 上年秋季翻地,整平、耙碎,耕层土壤达到细碎疏松,地面平整,达到播种状态。 4.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4.2.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生育期85 d以内的中早熟品种。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4404.1。 4.2.2 拌种包衣处理 播前宜进行种子包衣,种衣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 4.3 播种施肥 4.3.1 播种时期 3月下旬到4月上旬,当土层5 cm左右地温稳定通过2℃~5℃时即可播种。 4.3.2 播种密度 二棱大麦品种保苗数以30万株~35万株/667 m2、多棱大麦品种以27万株~30万株/667 m2为宜。 4.3.3 播种方法 采用播种机械种肥结合一次性进行机械播种,施肥用量为磷酸二铵10 kg~12 kg/667 m2、尿素4 kg~ 5 kg/667 m2、硫酸钾2 kg~3 kg/667 m2。行距10 cm~15 cm,播深3cm~4 cm(镇压后),随播随压。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4.4 田间管理 4.4.1 苗期镇压 在分蘖中后期压青苗1次~2次,根据长势拔节前期喷施矮壮素。 4.4.2 除草 在三叶期,可用噻吩磺隆防除阔叶杂草,用唑啉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使用 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的要求。 4.4.3 叶面追肥 在三叶期结合除草追施尿素0.5 kg/667 m2和磷酸二氢钾0.2 kg/667 m2,扬花期结合防病追施尿素0.2 kg/667 m2和磷酸二氢钾0.1 kg/667 m2,兑水30 kg叶面喷施。叶面肥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4.5 4.5.1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应从农业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利用农业措施、 抗病品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的要求。 4.5.2 防治措施 2 DB23/T 2775—2020 4.5.2.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选用抗(耐)病品种,精细整地、灭茬、深翻,清除周边地块杂草。 4.5.2.2 物理防治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防治金针虫、粘虫等害虫;用糖醋液诱集并杀灭成虫;利 用枯草把引诱成虫产卵并灭卵。 4.5.2.3 生物防治 采用生物制剂或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4.5.2.4 化学防治 病虫害发生严重时,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4.5.3 病害防治 根腐病、条纹病、网斑病、云纹病采用播前拌种处理防治。赤霉病在开花期可用氟环唑等药剂防治。 4.5.4 虫害防治 蚜虫,可喷施吡虫啉防治。粘虫,需在幼虫出现时及时防治,可喷施除虫脲胶悬剂、辛硫磷乳油弥 雾,亦可用辛硫磷、双甲脒混防。 4.6 收获 4.6.1 收获时期 一般7月上旬,在蜡熟末期至完熟期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抢收。 4.6.2 收获方法 根据天气情况采取人工分段或机械收获,割茬不高于10 cm,茎杆切碎长度不超过10 cm,抛撒均匀, 利于晾茬。 5 萝卜生产技术 5.1 施肥整地 大麦收获后及时施肥整地,撒施充分腐熟无虫卵的农家肥,施入量3000 kg~5000 kg/667 m2。采用 旋耕机械旋耕起垄,深度20 cm左右,垄宽65 cm左右。肥料使用要符合NY/T 496。 5.2 5.2.1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早熟、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种子标准 应符合GB 16715.2的要求。 5.2.2 种子处理 3 DB23/T 2775—2020 用50℃~55℃温水浸种,并不断搅拌,保持15 min~20 min,冷却后将种子捞出冲洗干净晾干待用; 也可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种衣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 5.3 土壤处理 可用噻虫胺颗粒剂拌土穴施。 5.4 播种 5.4.1 播种期 根据上茬麦田墒情,一般在7月中旬前完成播种。 5.4.2 播种方法 采用穴播方法,3000穴~4000穴/667 m2,播种量300 g~400 g/667 m2,播深1 cm~2 cm,播播后覆 土,适当镇压。 5.5 田间管理 5.5.1 间苗及定苗 采用2~3次间苗。在3片~4片真叶时间苗,留苗2株~3株,5片~6片真叶时定苗,苗间距20 cm~ 23 cm。 5.5.2 中耕除草 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时要浅耕。以除松表土为宜,并随中耕适当培土,4叶期后结合除草 铲趟2次。 5.5.3 灌排水 遇旱及时浇水,遇涝及时排水。 5.6 病虫害防治 5.6.1 防治原则 同4.5.1 5.6.2 防治措施 5.6.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中,适时播种。前茬大麦茬有利于病害防治,加强中耕除草,降低虫源数量,减少菌源。。 5.6.2.2 物理防治 使用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阻断害虫侵袭,利用黏虫板、性诱剂诱杀害虫。利用银灰膜、铝光膜纸 反光避蚜。 5.6.2.3 生物防治 利用释放天敌如捕食螨、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亦可用阿维菌素等生物源农药防治。 5.6.2.4 化学防治 4 DB23/T 2775—2020 病虫害发生严重时,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5.6.3 病害防治 霜霉病,发病初期,用烯酰吡唑酯、烯酰嘧唑菌及氟醚菌酰胺防治。 黑斑病,发病前喷洒百菌清、扑海因、甲霜灵、灭菌丹等药剂。隔10天一次,连续防治3次~4次。 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菌菇蛋白多糖水剂、病毒A可湿性粉剂、盐酸吗啉胍等药剂。隔10天一次, 连续防治3次~4次。 5.6.4 虫害防治 跳甲、蚜虫、菜青虫,施用啶虫脒可湿粉剂、吡虫啉乳油防治。 小菜蛾,施用阿维菌素防治。 5.7 收获 生长70天以上适时收获。 6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包括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 防治和收获等技术措施。 5

pdf文档 DB23-T 2775—2020 大麦复种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2775—2020 大麦复种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2775—2020 大麦复种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2775—2020 大麦复种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7:37: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