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62 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 Technology standard for the crossbreeding of Phalaenopsis 2021 - 12 - 29 发布 2022 - 03 - 29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T 2039—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1 5 亲本的选择 ......................................................................... 1 6 杂交技术 ........................................................................... 1 7 F1 代无菌苗培育 ..................................................................... 2 8 子代测定 ........................................................................... 3 9 优良单株选择与扩繁 ................................................................. 3 10 档案管理 .......................................................................... 5 附录 A(资料性) 蝴蝶兰主要病害防治表 ................................................. 6 附录 B(资料性)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档案记录表 ......................................... 8 附录 C(资料性) 子代生物学性状类别和测定内容 ......................................... 9 附录 D(资料性)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档案记录表 ........................................ 10 I DB35/T 203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市于山风景名胜公园管理处、 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福州旗山花卉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兰思仁、刘江枫、艾叶、何碧珠、邹双全、彭东辉、刘仲健、黄瑞宝、王勇、 吴沙沙、周育真、翟俊文、李明河、汪长水、吕晓惠、钱春光、朱尾银、徐建球、徐喆、陈进燎、 刘舒雅。 II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蝴蝶兰(Phalaenopsis spp.)杂交亲本的选择、杂交技术、F1代无菌苗培育、子代 测定、优良单株选择与扩繁、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人工控制下的蝴蝶兰杂交育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8683—2012 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类原球茎 Protocorm-like bodies,PLB 种子萌发时,形成球状浅黄色原胚,为短缩、珠粒状的胚性细胞、类似幼茎的器官。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MS:MS培养基(MS culture medium) NAA:萘乙酸(Naphthaleneacetic Acid) 6-BA: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5 亲本的选择 选择花、叶等性状优良且配合力高、遗传力强、抗性强和生长势好的优良品种作为亲本。 6 6.1 杂交技术 杂交母株选择 从选定的亲本群体中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杂交母株。 1 DB35/T 2039—2021 6.2 授粉环境 选择晴朗天气进行人工授粉,授粉环境为遮光度75%、温度为25 ℃±2 ℃、相对湿度为60%~80%。 6.3 授粉过程 先将母本花粉块除去(去雄),并剪除萼片、花瓣和唇瓣后,取父本新鲜的花粉块放置于母本柱头 蕊腔内。每个母株授粉1个花葶,每个花葶授粉1~3朵花,剪除花葶其余花朵。所用工具均用75%酒精擦 拭消毒。 6.4 标记 授粉后用铅笔写好标记牌并记录父母本信息及授粉日期,系挂在授粉母株花序梗上。 6.5 授粉后管理 授粉后2 d~3 d,蕊腔闭合、柱头膨大,期间控制浇水,避免将水滴浇灌到柱头上;约7 d~9 d 子房开始膨大,水肥管理按照GB/T 28683—2012的规定执行。主要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和附录B,农药的 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6.6 蒴果采收及保存 6.6.1 蒴果采收 人工授粉后蒴果表皮由绿色转为黄色且尚未裂开时采收。 6.6.2 蒴果保存 蒴果采摘后应随即播种。如需保存可用75%酒精擦拭蒴果表面,放入牛皮纸袋,置于4 ℃冰箱内冷 藏,冷藏时间不宜超过10 d。 F1 代无菌苗培育 7 7.1 蒴果灭菌 将蒴果放在烧杯中,加少量洗衣粉,用流水冲洗干净后,纯水冲洗2~3遍,置超净工作台上用75% 酒精浸泡10 s~15 s,5%次氯酸钠浸泡10 min~15 min,无菌水冲洗3~4遍备用。 7.2 无菌播种 将消毒后蒴果取出放在无菌纸上,吸干表面水分,用解剖刀纵向切开蒴果,用镊子将种子取出并均 匀撒播到灭菌的萌发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的主要成分为:基本培养基(花宝1号)2.0 g/L~2.5 g/L、 有机添加物(蛋白胨)1.8 g/L~2.5 g/L、蔗糖18.0 g/L~25.0 g/L、琼脂6.0 g/L~8.0 g/L、活性炭 粉1.8 g/L~2.5 g/L,pH值为5.5~5.8。 7.3 种子萌发 接种后置培养架上暗培养5 d~10 d,再提供光照,光照强度500 lx~1 000 lx、光照时间(5 h~ 8 h)/d,培养温度23 ℃±2 ℃。 2 DB35/T 2039—2021 7.4 分化培养 将萌发的类原球茎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配方的主要成分为:基本培养基(花宝1 号)2.2 g/L~2.8 g/L、有机添加物(蛋白胨1.8 g/L~2.5 g/L﹢香蕉泥45.0 g/L~55.0 g/L)、蔗糖 8.0 g/L~12.0 g/L、琼脂6.0 g/L~8.0 g/L、活性炭粉0.8 g/L~1.5 g/L,pH值为5.3~5.5。培养条 件:光照强度1 000 lx~1 500 lx、光照时间10 h/d、培养温度25 ℃±2 ℃。 7.5 生根培养 诱导出初代丛芽后,进行分株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的主要成分为:基本培养基(花宝 1号)2.8 g/L~3.5 g/L、有机添加物(蛋白胨2.8 g/L~3.5 g/L﹢香蕉泥90.0 g/L~110.0 g/L﹢柠檬 酸28.0 g/L~35.0 g/L)、蔗糖12.0 g/L~18.0 g/L、琼脂6.0 g/L~8.0 g/L、活性炭粉0.8 g/L~1.5 g/L,pH值为5.1~5.3。光照强度1 500 lx~2 000 lx、光照时间12 h/d、培养温度25 ℃±2 ℃。 7.6 炼苗 生根苗的根数达到1~3条、长1 cm~3 cm时,连同培养瓶一起从培养室转移到炼苗棚,用遮光度为 60%~70%遮阳网覆盖,闭口炼苗20 d~30 d,炼苗温度为20 ℃~25 ℃。 7.7 移栽定植 出瓶定植前3 d~5 d打开培养瓶盖,移栽时取出生根苗,用清水冲洗干净根部残留培养基,再用多 菌灵1 500~2 000倍液浸泡3 min~5 min后,置阴凉处晾干至根系发白,采用细碎松树皮:珍珠岩=2:1 体积混合作为基质移栽定植。移栽后前7 d注意遮光,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遮光率50%,光照强度 3 000 lx~5 000 lx,环境温度控制在白天25 ℃~28 ℃,晚上23 ℃~26 ℃。 7.8 田间管理 从小苗到植株开花过程的田间管理按照GB/T 28683—2012中第4章的规定执行。主要病虫害防治见 附录A和附录B,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8 子代测定 对子代生物学性状进行测定及描述,测定与描述指标见附录C。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生物学性状优良的单株,如植株长势旺盛、根系健壮;叶片椭圆形、肥厚挺立; 花芽分化整齐,开花时间一致;花梗高度适中,花朵排列整齐,花朵数多,花瓣质地较厚,观赏期长, 花色艳丽的单株。此外,有较强抗病性,适应性强等也可以作为优良单株选择的标准。 9 9.1 优良单株选择与扩繁 优良单株选择 选择长势旺盛、根系健壮、花葶高度适中、花朵排列整齐、花型圆整、花朵数多,花期长等性状优 良的单株作为扩繁母株。 3 DB35/

pdf文档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22:16: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