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39 DB5117 四 川 省 ( 达 州 市 ) 地 方 标 准 DB5117/T 50—2022 大竹白茶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azhubai tea cultivating 2022-01-27 发布 2022-02-11 实施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17/T 5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达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竹县茶叶(白茶)产业发展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大竹县农 业农村局、达州市茶果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小萍、王云、周永书、谢辽宁、马伟伟、李春华、刘飞、张厅、唐晓波、 刘军、黄福涛、王飞、刘晓、谢伍波、张典全、熊苡喧。 I DB5117/T 50—2022 大竹白茶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竹县特定范围内大竹白茶茶园环境选择和建设要求、栽植和肥培管理、病虫草害 防治、自然灾害的防控、鲜叶采摘和可追溯体系建立。 本文件适用于大竹白茶茶园建设及茶叶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NY/T 5010 3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51/T 1857-2014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DB51/T 2481-2018 茶树栽培技术规程 DB51/T 2482-2018 茶叶鲜叶采摘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竹白茶 Dazhu bai tea 采用达州市大竹县的月华镇、团坝镇、高穴镇、清河镇、杨家镇、清水镇、庙坝镇、天城镇、观音 镇、周家镇、文星镇、石子镇、乌木镇、欧家镇、中华镇、妈妈镇、朝阳乡、八渡乡、川主乡共 19 个 乡镇 192 个行政村(北纬 30°20′07″~ 31°00′06″,东经 106°59′54″~107°32′17″)范围 内,符合加工要求的茶树白化品种幼嫩新梢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绿茶。 4 茶园建设 4.1 环境要求 土壤、灌溉水和空气质量应符合 NY/T 5010 和 GB 3095 的规定。 4.2 4.2.1 茶园选择 茶园海拔高度 400 m~1000 m,土壤 PH 值 4.5~6.0,有机质养分丰厚,有效土层厚度≥50 1 DB5117/T 50—2022 cm。 4.2.2 茶园地下水位、年降雨量、常年空气相对湿度、茶园生态环境应符合 DB51/T 1857-2014 中 3.2.1 和 3.2.2 的规定。 4.3 基础建设 应符合 DB51/T 1857-2014 中 3.3 的规定。 4.4 茶地整理 清理平整地面,清除石头、树桩、杂草等,开种植沟,沟深 50 cm~60 cm,施足底肥,表土回沟 盖平。 5 种植与管理 5.1 品种选择 应选择白化茶树品种。 5.2 种植 5.2.1 时间 春季,2 月下旬~3 月中旬;秋季,10 月下旬~11 月下旬。宜秋季种植。 5.2.2 规格 单行条栽种植,大行距 110 cm~150 cm,株距 30 cm,每穴茶苗 2 株~3 株,栽种茶苗 3000 株~ 2 4000 株/667 m 。 5.3 施肥 5.3.1 原则 遵循“重基肥,适时追肥”原则。 5.3.2 5.3.2.1 方式 底肥 新建茶园茶地整理后,施入底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种植前(2~3 个月)施入;种植茶 苗根系离底肥 20cm,防止底肥灼伤茶苗。 5.3.2.2 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量的复合肥。于当年秋季结合深耕,开沟 20 cm~30 cm,施肥部位在 茶蓬边缘正下方,施后及时盖土。 5.3.2.3 2 追肥 DB5117/T 50—2022 每年可施用 2~3 次,开沟浅施,沟深 10 cm~15 cm,部位同基肥。春季开采前 15 d~20 d 不宜 施尿素、碳酸氢铵等速效氮肥。 5.3.2.4 施肥量 2 每年每 667 施肥数量见表 1。 表1 施肥数量 树龄 施肥时期 施肥种类和数量(单位:kg) 施肥时间 新建茶园 底肥 农家肥 2000~2500 或商品有机肥 400~500 或 9 月~11 月 油枯饼肥 100~150;配施磷酸铵 45~55 或过 磷酸钙 100~200 幼龄 基肥 复合肥 15~20 (1-2 年生) 追肥 商品有机肥 15~20 或复合肥 5~8 9 月~11 月 1 月~2 月、4 月~5 月、7 月~8 月 初投产期 基肥 (3-4 年生) 盛产期 农家肥 500~750 或商品有机肥 150~200 或油 9 月~11 月 枯饼肥 50~75;配施复合肥 15~20 追肥 商品有机肥 15~20 或复合肥 5~8 1 月~2 月、4 月~5 月 基肥 农家肥 500~750 或商品有机肥 150~200 或油 9 月~11 月 (5-20 年生) 枯饼肥 100~150;配施复合肥 15~20 追肥 商品有机肥 20~25 或复合肥 8~10 1 月~2 月、4 月~5 月 注:表中复合肥氮磷钾配比=2:0.5~1:0.5~1;表中所列各类肥料用量均为实物量。 6 修剪 6.1 幼龄茶园定型修剪 应符合 DB51/T 2481-2018 中 5.3.2.1 的规定。 6.2 成龄茶园修剪 6.2.1 轻修剪 每年轻修剪 1 次。修剪时间 5 月下旬~6 月下旬,修剪高度在上次剪口处提高 5 cm~10 cm。 6.2.2 深修剪 每 2~3 年深修剪 1 次。当年采摘结束后进行,剪口距地面 30cm~50 cm。 6.2.3 重修剪和台刈 应符合 DB51/T 2481-2018 中 5.3.2.4 和 5.3.2.5 的规定。 7 病虫害防治 3 DB5117/T 50—2022 7.1 农业防治 应符合 DB51/T 2481-2018 中 7.1 的规定 7.2 生态调控 茶园应构建生物多样性。科学合理地在茶园四周及道路水沟两旁种植防护林和行道树。树种的选 择应符合与茶树共生互惠、主干分枝部位高,枝叶繁茂,病虫害较少,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或经济价值 的原则。 7.3 物理防治 应符合 DB51/T 2481-2018 中 7.2 的规定 7.4 生物防治 7.4.1 防护原则 以病虫害预测预报为依据,结合病虫害种群及发生规律,科学合理进行防治。 根据茶园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实施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 治技术。 7.4.2 茶园主要虫害防治 参见附录 A。 7.4.3 茶园主要病害防治 参见附录 B。 8 草防控 8.1 应在草种成熟前,结合耕锄措施,人工除草。 8.2 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草剂。 9 自然灾害防控 9.1 旱害防控 高温干旱期间应减少茶园作业,采取早晚灌溉、行间覆盖、茶蓬遮阴、间作绿肥等措施抗旱。旱 情发生后,应根据受灾程度进行修剪培养树冠。修剪时,应遵循宜轻不宜重的原则,并加强肥培管 护。 9.2 涝害防控 完善排水系统。灾害发生时应及时排除积水,灾害过后应及时将茶苗扶正、培直,剪除失活部分 4 DB5117/T 50—2022 树冠,并采取中耕松土、合理肥培、合理采摘、防治病虫、补植改植等措施。 9.3 冻害防控 采取生态建设、合理施肥、深耕培土、行间覆盖、茶园间作、茶园灌溉、合理采剪等措施增强茶 树抗寒能力。冻害后待气温回暖,应剪除受损枝叶,浅耕施肥,合理采摘。 10 鲜叶采摘与盛放运输 10.1 鲜叶采摘 10.1.1 标签和记载 大竹白茶以加工名优茶为主,采摘鲜叶应有标签和记载。 10.1.2 采摘标准 芽叶转白时,以采摘一芽一叶为主。 10.1.3 采摘时间 每年 3 月下旬至 4 月初。 10.1.4 采摘方法及要求 人工采收,不应掐采、捋采、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采老叶烂叶、雨水叶、虫 伤叶和空心芽叶。 10.2 鲜叶盛放运输 应符合 DB51/T 2482-2018 中 6.1.1、6.1.2 和 6.1.3 的规定。 11 可追溯体系建立 应符合 DB51/T 1857-2014 中 11.3 的规定。 5 DB5117/T 50—2022 附 录 A (资料性) 茶园主要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药剂 茶园主要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药剂见表 A.1。 表 A.1 虫害名称 小贯小绿叶蝉 茶园主要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药剂 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 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 6 头或 15 头 2 /m ;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 12 头或 27 头/m 2 推荐药剂 施药适期在入峰后(高峰前 苦参碱、白僵菌、印楝素 期),且若虫占总量的 80% 等 以上 2 2 螨 (茶 橙 瘿螨 、 跗线 叶片有螨 3 头/cm ~4 头/cm ,或指 发生高峰期以前,一般为 5 螨、始叶螨) 数值 6 头~8 头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8 月下 苦参碱、矿物乳油等 旬至 9 月上旬 黑刺粉虱 2 头/叶~3 头/叶 一、二龄幼虫期 苦参碱、粉虱真菌制剂 (10 亿孢子/g)、天敌韦 伯虫座孢菌(2 亿~3 亿 孢子/g) 茶蚜 有蚜芽梢率 4%~5%,芽下二叶有 发生高峰期以前,3 月下 蚜叶上平均虫口 20 头 旬~4 月下旬和 9 月下旬~ 印楝素、苦参碱等 10 月中旬 灰茶尺蠖 成龄茶园:每平方米幼虫量 7 头以 上 1 龄~2 龄幼虫期 茶尺蠖病毒制剂(0.2 亿 PIB/ML ) 、 苦 参 碱 、 印 楝素等 6 DB5117/T 50—2022 附 录 B (资料性) 茶园主要病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药剂 茶园主要病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药剂见表 B.1。 表 B.1 病害名称 炭疽病 茶饼病 茶园主要病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药剂 防治指标 茶园嫩叶初见病斑 芽梢罹病率 35% 防治适期

pdf文档 DB5117-T 50-2022 大竹白茶栽培技术规程 达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17-T 50-2022 大竹白茶栽培技术规程 达州市 第 1 页 DB5117-T 50-2022 大竹白茶栽培技术规程 达州市 第 2 页 DB5117-T 50-2022 大竹白茶栽培技术规程 达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22:03: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