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60 CCS A 47 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935—2022 代替 DB41/T 935—2014 建筑幕墙防雷技术规范 2022 - 04 - 07 发布 2022 - 07 - 05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935—2022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规定 ........................................................................... 2 5 防护措施 ........................................................................... 2 6 施工与检测 ......................................................................... 3 7 维护 ............................................................................... 5 附录 A(资料性) 建筑幕墙防雷装置示意图 ............................................... 6 参考文献 .............................................................................. 8 I DB41/T 9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替代DB41/T 935—2014《建筑幕墙防雷技术规范》,与DB41/T 935—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本文件可参照执行的范围(见第 1 章,2014 年版的第 1 章);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21431 和 JGJ/T 139,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JGJ/T 365,删除了部 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2014 年版的第 2 章); ——更改了“建筑幕墙”和“构件式建筑幕墙”的来源,增加了均压环、构件、连接件和预埋件 等术语,删除了部分术语(见第 3 章,2014 年版的第 3 章); ——删除了“防雷分类”一章(见 2014 年版的第 4 章); ——将“基本要求”更改为“一般规定” ,并将 2014 年版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见第 4 章,2014 年版的 5.1.1、5.1.2、5.1.3、5.1.4、表 1、表 2) ; ——增加了主体建筑的防雷技术要求(见 4.1,2014 年版的 5.1.1) ; ——增加了建筑幕墙防雷措施的内容(见 4.2); ——增加建筑幕墙结构框架与主体建筑外部防雷装置连接的要求(见 4.3、 表 1, 2014 年版的 5.1.3、 5.1.4、5.2.1、表 1、表 2); ——将“防雷装置设计”更改为“防护措施”,并将 2014 年版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见第 5 章, 2014 年版的 5.2.1、5.2.3、5.3.1、5.3.2、5.3.3、6.1.1、6.1.2、6.1.3、6.1.4、6.1.5、 6.2.1、6.2.2、6.2.3、6.3.1、6.3.2、7.1.2、表 5); ——更改了幕墙立柱均压措施的要求(见 5.2.3,2014 年版的 5.2.1、7.1.2); ——更改了“光伏幕墙”的防雷和接地要求(见 5.3.3,2014 年版的 5.3.3); ——将“施工检测与检验”更改为“施工与检测”,并将 2014 年版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见第 6 章,2014 年版的 5.2.2、5.2.4、5.2.5、7.1.1、7.1.2、7.1.3、7.2.2、7.2.3、7.2.4、7.3、 表 3); ——增加了检测程序的规定(见 6.2.1); ——增加了暂缓检测的要求(见 6.2.4); ——将“管理与维护”更改为“维护”,并将 2014 年版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见第 7 章,2014 年版的 8.1、8.2); ——更改了日常维护事项(见 7.4,2014 年版的 8.1.4、8.1.5); ——更改了图 A.1;删除了图 A.3(见图 A.1,2014 年版的图 A.1、图 A.3); ——删除了附录“幕墙防雷装置质量性能检测报告书”(见 2014 年版的第 7 章和附录 B)。 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河南省防雷中心)、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河 南省现代防雷有限公司、驻马店市气象局、漯河市气象局、河南益之润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鹏、李亚军、李森、张玉桦、程丽丹、贺小平、傅国庆、何巍、王文博、孙 欣、王芦、郭贺奇、李延涛、潘圣、张明明。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41/T 935—2014。 II DB41/T 935—2022 建筑幕墙防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幕墙防雷的基本要求、防护措施、施工与检测、维护与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构件式幕墙,单元式幕墙、点支承幕墙或采用金属支承结构的建筑幕墙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1348—201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JGJ/T 139—2020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365—2015 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幕墙 由面板与支承结构体系组成,具有规定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适应主体结构位移能力,不分担主 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墙体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来源:GB/T 34327—2017,2.1] 3.2 构件式幕墙 在现场依次安装立柱、横梁和面板的框支承建筑幕墙。 [来源:GB/T 34327—2017,3.3.1.1] 3.3 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 装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组成。 [来源:GB 50057—2010,2.0.5] 3.4 均压环 围绕建筑物形成一个回路的导体,它与建筑物雷电引下导体间互相连接并且使雷电流在各引下导体 间分布比较均匀。 [来源:GB/T 19663—2005,3.18] 1 DB41/T 935—2022 3.5 接闪器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来源:GB 50057—2010,2.0.8] 3.6 防雷等电位连接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 差。 [来源:GB 50057—2010,2.0.19] 3.7 构件 构成建筑幕墙结构体系的基本单元,包括面板、支承装置和支承构件等,可以是单件或组合件。 [来源:GB/T 34327—2017,2.16] 3.8 连接件 用于建筑幕墙构件之间的组装连接、构件与建筑主体结构安装连接的零件或组合件。 [来源:GB/T 34327—2017,2.17.2] 3.9 预埋件 混凝土结构浇注时预先埋设的金属组合构件,包括锚板和锚筋。 [来源:GB/T 34327—2017,5.2.4.1] 4 一般规定 4.1 建筑幕墙的防雷措施应符合主体建筑的防雷要求。主体建筑的防雷类别应按照 GB 51348—2019 中 11.2 的规定确定。 4.2 建筑幕墙的防雷措施应包括直击雷防护、侧击雷防护和相关设备的防护。 4.3 建筑幕墙的金属框架应采取电气贯通连接,形成能够传导雷电流的防雷网格,并与主体建筑的外 部防雷装置可靠连接。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的技术要求见表 1。 表1 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的技术要求 防雷类别 滚球半径 接闪网网格尺寸 引下线间距 第一类 30 m ≤5 m×5 m或≤6 m×4 m 第二类 45 m 第三类 60 m 均压环间距 冲击接地电阻 滚球半径以上 滚球半径以下 ≤12 m 每层 每2层或≤6 m ≤10 Ω ≤10 m×10 m或≤12 m×8 m ≤18 m ≤2层 每3层或≤9 m ≤10 Ω ≤20 m×20 m或≤24 m×16 m ≤25 m ≤2层 每3层或≤9 m ≤30 Ω 5 防护措施 5.1 防直击措施 5.1.1 建筑幕墙的压顶板、金属屋檐、金属采光顶和金属屋面,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宜利用其作为接 2 DB41/T 935—2022 闪器: a) b) c) d) 金属板之间具有持久的电气贯通连接,可采用卷边压接、缝接、熔焊、螺钉或螺栓连接; 当金属板需要防雷击击穿时,不锈钢、热浸镀锌钢和钛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4 mm,铜板厚度不 应小于 5 mm,铝板厚度不应小于 7 mm; 当金属板不需要防雷击击穿和金属板背面无易燃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2 mm,不锈钢、 热浸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5 mm,铝板厚度不应小于 0.65 mm,锌板厚度不应小 于 0.7 mm; 金属板应无绝缘被覆层。 注: 薄的油漆保护层、1 mm厚沥青层或0.5 mm厚聚氯乙烯层或类似保护层均不应属于绝缘被覆层。 5.1.2 建筑幕墙顶部的金属构件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主体建筑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符合 GB 51348 —2019 中 11.10.3 规定的幕墙金属构件可作为接闪

pdf文档 DB41-T 935-2022 建筑幕墙防雷技术规范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935-2022 建筑幕墙防雷技术规范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935-2022 建筑幕墙防雷技术规范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935-2022 建筑幕墙防雷技术规范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13:3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