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CCS B 50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519—2022 稻(藕)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Rearing procambarus clarkii in rice (lotus root)fields 2022 - 06 - 20 发布 2022 - 07 - 2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51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I DB37/T 4519—2022 稻(藕)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克氏原螯虾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克氏原螯虾养殖的环境条件、稻田和藕田改造、虾种 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捕捞收获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克氏原螯虾稻虾共作或藕虾共作模式下的养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SC/T 1132 渔药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藕虾共作 lotus-lobster culture 通过对藕田实施工程化改造,在藕田中养殖克氏原螯虾并种植莲藕,在莲藕种植期间,克氏原螯虾 与莲藕同生共长的种养结合的综合养殖模式。 4 稻田、藕田环境条件 4.1 地理环境 养虾稻田、藕田应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底质自然结构,保水性能好,不受洪水淹没,有毒有害 物质限量应符合NY/T 5361的要求。 4.2 水源及水质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要求。 4.3 面积 2 可利用稻田、藕田分散养殖,种养单元面积不宜小于6 670 m ;集中连片养殖的种养单元宜在 2 2 20 000 m ~30 000 m 之间。 1 DB37/T 4519—2022 5 稻田、藕田改造 5.1 挖沟 5.1.1 沿稻田或藕田田埂堤脚向田地内 1 m 处开挖环形沟,沟宽 4 m~6 m,沟深 1.2 m~1.5 m,坡比在 1:1.2 到 1:1.5 之间。稻田中沟坑占比不超过稻田面积的 10 %。 2 5.1.2 稻田面积达到 33 350 m 以上的,宜在田中间开挖“一”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 1.5 m~ 2 m,沟深 0.8 m。 5.2 防逃设施 稻田、藕田排水口应设20目的防逃网。田埂上的防逃设施可用塑料板、防逃塑料膜制作,总高度为 60 cm,其中埋入田埂内20 cm。 5.3 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或藕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或藕田一端的田埂上,并设置20目的袋状 过滤网。排水口建在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 6 虾种放养 6.1 放养模式 放养包括投放亲虾和投放幼虾两种模式,其中,投放亲虾养殖模式经亲虾繁殖、幼虾培育、成虾养 殖三个阶段养成商品虾;投放幼虾养殖模式,经幼虾培育和成虾养殖两个阶段养成商品虾。可根据实际 情况自行选择放养模式。 6.2 投放亲虾养殖模式 6.2.1 亲虾的选择 应选择符合以下要求的亲虾: ——来自天然水域; ——雌雄亲本不宜来自同一群体; ——体表光滑有光泽; ——雌雄性个体重应在 35 g 以上,雄性个体宜大于雌性个体; ——附肢齐全、无损伤,无病害、体格健壮、活动能力强。 6.2.2 亲虾运输 挑选好的亲虾按雌雄分装,每筐上面放一层水草,保持潮湿,不宜阳光直晒。运输时间不应超过10 h, 且越短越好。运输车辆宜为箱式冷藏车,车内保持恒温。 6.2.3 亲虾投放时间 稻虾共作模式在9月中下旬投放亲虾,藕虾共作模式在7月至9月投放亲虾。 6.2.4 亲虾投放前准备 亲虾投放前,应不低于15 d在环形沟内移植40 %~60 %面积的水生植物,如菹草、伊乐藻、轮叶黑 藻、水葫芦、水花生等。 2 DB37/T 4519—2022 6.2.5 亲虾投放 2 6.2.5.1 稻虾共作模式下,将亲虾投放到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中,每 667 m 投放 20 kg~30 kg;藕 2 虾共作模式下,应根据克氏原螯虾的存塘量选择性投放,每 667 m 补充投放 10 kg~20 kg。 6.2.5.2 亲虾按雌、雄性比 2:1 至 3:1 投放。投放时将虾筐浸入水中 2 次~3 次,每次 1 min~2 min。 6.2.6 亲虾饲喂 6.2.6.1 每周宜在田埂边的平台浅水处投喂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 30 %~32 %), 投喂量一般为虾总重量的 2 %~5 %,可根据气候和虾的摄食情况调整。当水温低于 12 ℃时,可不投喂。 2 2 6.2.6.2 翌年 3 月份, 当水温上升到 16 ℃以上, 每月投两次水草,用量为 100 kg/667 m ~150 kg/667 m 。 2 2 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包括螺等),用量为 0.5 kg/667 m ~1.0 kg/667 m 。 6.2.6.3 投喂的饲料应符合 GB 13078 和 NY 5072 的要求。 6.2.7 水位管理 11月至12月应保持田面水深30 cm~50 cm。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加深水位至40 cm~60 cm。翌年3 月份水温回升时,降低水位,控制水温。 6.3 投放幼虾养殖模式 6.3.1 幼虾的选择 幼虾规格整齐,活泼健壮,无病害。 6.3.2 幼虾运输 幼虾采用密眼虾苗筐带草运输。根据距离远近,每筐装幼虾1 000尾~1 500尾。每筐上面放一层水 草,保持潮湿,不宜阳光直射。运输时间不应超过5 h,且越短越好。运输车辆以箱式冷藏车为宜,车 内保持恒温。 6.3.3 幼虾投放时间 每年3月至4月投放。应选择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投放,不宜阳光直射。 6.3.4 幼虾投放前准备 6.3.4.1 注水 向养殖单元内注水,其中: ——稻虾共作区田面水深应为 0.3 m~0.5 m; ——藕虾共作区虾沟水深 1.0 m~1.5 m。 6.3.4.2 肥水 2 幼虾投放前10 d~15 d,应在培育区施腐熟后的有机肥,每667 m 用量为100 kg~150 kg。 6.3.4.3 水草种植 环沟内水生植物种植面积为环沟面积40 %~60 %。 6.3.5 幼虾投放 6.3.5.1 用养殖池水配成的 10 %碘溶液药浴幼虾 2 min~3 min 后,投放至虾沟上坡处。 3 DB37/T 4519—2022 2 6.3.5.2 每 667 m 投放规格为 160 尾/kg~200 尾/kg 的幼虾 25 kg~40 kg。 6.3.6 幼虾饲喂 6.3.6.1 幼虾放养后即投喂豆粕或幼虾颗粒饲料。饲料应符合 GB 13078 和 NY 5072 的要求。 6.3.6.2 每日投喂 2~3 次,除早上和傍晚各投喂一次外,有条件的宜在午夜增投一次。 6.3.6.3 日投喂量宜为幼虾总重的 3 %~5 %,具体投喂量可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其中,日投喂量的分配为: a) 每日投喂两次: 1) 早上 5:00~6:00 投喂 30 %; 2) 傍晚 18:00~20:00 投喂 70 %; b) 每日投喂两次,午夜增投一次: 1) 早上 5:00~6:00 投喂 20 %; 2) 傍晚 18:00~20:00 投喂 60 %; 3) 午夜 0:00~1:00 投喂 20 %。 6.3.7 巡池调控 早晚巡池,观察水质等变化。在幼虾培育期间水体透明度保持30 cm左右为宜。水体透明度用加注 新水或施微生态制剂的方法调控。 7 饲养管理 7.1 投喂饲料 当克氏原螯虾长到20 g/尾以上时,每日傍晚应投喂1次人工饲料,投喂量为存虾重量的5 %~8 %。 可用饲料包括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28 %~32 %)、饼粕、麸皮、豆粕、玉米、米 糠、豆渣等。 7.2 水质调控 7.2.1 早晚巡池,观察水质,测量水温等变化。 7.2.2 水体透明度用加注新水或施微生态制剂的方法调控。 7.2.3 水温回升时用调节水深的办法来控制水温,促使水温更适合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晴天有太阳时, 降低水深;阴雨天或寒冷天气,增加水深。 7.3 水草管理 7.3.1 春季水温上升至 5 ℃以上时,从附近天然湖区收割伊乐藻等,整把移栽于田面和虾沟中,每 5 m~ 8 m 一丛,或将伊乐藻等切成小段,撒播于浅水底泥中。 7.3.2 4 月中下旬水温升至 20 ℃时,从天然湖泊或沟渠内移栽水花生于环形沟中,每 8 m~10 m 移栽 一丛;或者用竹竿围成封闭框架放置在虾沟中,将水葫芦放置在框架内。应防止水葫芦过度繁殖。 7.3.3 水草覆盖率应控制在 40 %~50 %,不宜超过 60 %。 7.4 田间作物管理 7.4.1 水稻栽培与管理 7.4.1.1 水稻栽培 4 DB37/T 4519—2022 7.4.1.1.1 水稻品种选择 养虾稻田只种一季水稻。应选择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粳稻品种。 7.4.1.1.2 施肥 2 坚持“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可以在插秧前的7 d~10 d,每667 m 施稻虾专用肥100 kg作为 基肥,均匀撒在田面并用机器翻耕耙匀,后补氮肥 10 kg~15 kg。不应使用对克氏原螯虾有害的化肥。 7.4.1.1.3 秧苗移栽 秧苗在6月上中旬开始移栽,采取浅水栽插,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的方法。宜推迟10 d左右。应 充分发挥宽行稀植和边坡优势技术,移植密度以30 cm×15 cm为宜,确保克氏原螯虾生活环境通风透气 性能好。 7.4.1.2 稻田管理 7.4.1.2.1 水位控制 养殖单元水位控制应根据不同时间进行调整,其中: ——3 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 30 cm 左右; ——4 月中旬以后,稻田水位应逐渐提高至 40 cm~50 cm;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水稻整田插秧期,田间维持浅薄水层,水稻插秧后,前期做到薄水返青、 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晒田复水后湿润管理,孕穗期保持一

pdf文档 DB37-T 4519—2022 稻(藕)田克氏原鳌虾养殖技术规程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4519—2022 稻(藕)田克氏原鳌虾养殖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4519—2022 稻(藕)田克氏原鳌虾养殖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4519—2022 稻(藕)田克氏原鳌虾养殖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1:51:4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