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05 黑 龙 DB23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3217—2022 红松刺五加混交栽培技术规程 2022-05-25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06-24 实施 发 布 I DB23/T 3217-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嫩江市林草资源保护中心、黑 龙江省应急救援保障中心、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玲、张东来、马盈、李树森、张奇、张文达、陈雪、张顺捷。 I DB23/T 3217-2022 红松刺五加混交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Maxim.) Harms)混交栽培的栽培环境、栽植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红松刺五加混交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栽培环境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 合 GB 5084 的规定。 5 5.1 栽植技术 苗木选择 应选择种子园或其他林分中经过审定或评价的优良无性系材料。 5.2 苗木规格 红松苗木规格应采用 2 a~3 a 的 I 级嫁接苗木;刺五加苗木应选择>2 a 生的木质化良好、无病虫 害和无机械损伤的 I 级苗。二者苗木均应:苗高≥20 cm、地径≥6 cm、主根长度≥18 cm、侧根数≥3 个。 5.3 栽植 1 DB23/T 3217-2022 5.3.1 选地 应选择半阳坡或阴坡的中下腹地块,坡度≤15º,土层厚度≥30 cm,土壤肥沃、排水良好,pH 5.5~ 6.5 的退耕还林地或采伐迹地。 5.3.2 整地 前一年的秋季,按照红松和刺五加行间混合造林技术要求,沿等高线方向清除地上杂草、垃圾,平 整土地,定点,穴状整地。红松穴面直径 50 cm~60 cm,穴深 35 cm~45 cm;刺五加穴面直径 30 cm~40 cm,深 25 cm~35 cm。 5.3.3 栽植时间 应春季顶浆造林。当土壤解冻深度≥20 cm 时进行,随起随栽。 5.3.4 栽植密度 红松的株行距为 4 m×5 m,刺五加的株距为 0.8 m~1.2 m。 5.3.5 栽培技术 2 行红松中间栽植 1 行刺五加。 5.3.6 栽植方法 栽植时应将苗木置于穴中央,栽正、扶直,深浅适中,根系舒展。覆土应分层,先填表土、湿土, 后填新土、干土,踩实,培土应超过原根际 1 cm~2 cm,浇透水后覆一层厚度为 2 cm~3 cm 的虚土。 6 抚育管理 6.1 树体管理 红松:应及时清除砧木萌生枝;当高度 2 m~3 m 时,应及时在树木上部轮生枝 2 层~4 层间去顶; 刺五加:在生长季节及时清除树体基部萌孽。 6.2 割灌除草 应连续 5 年在生长期进行全面割灌除草,前 3 年 2 次/年,后 2 年 1 次/年。留茬高度≤5 cm。 6.3 防寒培土 在栽植后的秋末冬初,苗木基部应培土 5 cm~10 cm。 6.4 补植 苗木栽植成活率<90%时,于翌年春季补植相同系号的苗木。 6.5 灌溉 应根据天气情况采取喷灌或侧灌。 6.6 施肥 6.6.1 施肥原则 通过土壤测试,确定两个树种相应的施肥种类。 6.6.2 施肥量与施肥方法 2 DB23/T 3217-2022 4 2 4 2 优质有机肥用量 5.0×10 kg/hm ~6.0×10 kg/hm ,其中氮肥总用量 30%~50%。磷、钾肥应做基 肥,结合扩穴整地混拌均应环状施入,应距离树体 1.0 m~1.5 m,肥料使用应符合 NT/T 496 的规定;喷 洒追肥时,应及时用清水冲洗苗木;刺五加叶面喷施的浓度应<0.1%~0.3%,肥料使用应符合 GB/T17420 的规定。 6.7 刺五加平茬复壮 栽植的第二年秋末冬初,在刺五加近地表 10 cm~20 cm 处短截,或近地表 2 cm 处平茬。 6.8 刺五加修剪疏枝 结实前,每年春季新芽未萌发时对上年新枝进行短截;结实后轻剪,去除细弱枝、病虫枝。 7 7.1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必须进行化学 防治时药剂使用应符合 GB/T 8321、GB18406.1、GB/T18407.1、NY/T1276 的规定。 7.2 红松病虫害防治 7.2.1 红松病害防治 疱锈病:可将患部表面刮破后涂不脱酚洗油等药剂防治;红松腐烂病:对发病较轻的植株患部涂抹 10%的碱水;对病区周围树木可喷施 100~160 倍波尔多液预防;红松溃疡病:患部涂抹琥珀酸铜胶悬剂 100 倍液、或 70%代森锰 800 倍液等药剂防治;红松烂皮病:在 5 月初,用 2%石硫合剂或 50%蒽油乳膏 1:5 的乳剂等药剂进行喷干和涂刷患部防治。 7.2.2 红松虫害防治 红松梢螟虫:采用 40%乐果乳液 400 倍液或 50%螟松乳剂 500 倍液,每隔 7 天喷撒一次防治;红松 球蚜:可喷洒 10%氯氰区酯乳油 2000 倍液或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等药剂防治;落叶松毛虫: 采用释放赤眼蜂或成虫期进行灯光锈杀,春季越冬幼虫上树之前,用拟除虫菊酯制成的毒绳施于树干上 进行阻杀。 7.3 刺五加病虫害防治 7.3.1 刺五加病害防治 立枯病:采用 40%的立枯灵 1000 倍液或 42%福甲可湿粉剂 500 倍液或 75%敌克松 800 倍液,15 天喷 1 次防治;黑斑病:采用波尔多液(1:1:100)预防;发病初期 65%代森锌 600 倍液,15 天喷 1 次;发 病期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防治。 7.3.2 刺五加虫害防治 黄刺蛾:可用灭幼脲 25%悬浮剂,1500 倍液或虫酰肼 20%悬浮剂 2000 倍液等药剂防治,连续喷 2 次~3 次;蚜虫:可用抗蚜威 50%湿性粉剂 1500~2000 倍液等药剂防治,喷雾 2 次~3 次;蝼蛄、蛴螬、 地老虎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于成虫盛发期可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8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栽培环境、栽植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3

pdf文档 DB23-T 3217—2022 红松刺五加混交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3217—2022 红松刺五加混交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3217—2022 红松刺五加混交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3217—2022 红松刺五加混交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3:39: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