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01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589—2022 藜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华北驼绒藜 description and data collectionstandard forchenopodiaceae ceratoidesarborescens 2022-06-24 发布 2022-07-24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58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俊杰、张晓明、李造哲、花梅、云岚、李红、云锦凤、王勇。 I DB15/T 2589—2022 藜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华北驼绒藜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华北驼绒藜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及其分级标准以及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和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华北驼绒藜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与数据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930.4 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T 2930.5 牧草种子检验规 生活力的生物化学(四唑)测定 GB/T 2930.9 草种子检验规程 重量测定 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 GB/T 6433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GB/T 6434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 过滤法 GB/T 6435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GB/T 6436 饲料中钙的测定 GB/T 6437 饲料中总磷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 6438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GB/T 18246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 20806 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 NY/T 1310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豆科牧草 NY/T 1459 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 NY/T 2127-2012 牧草种质资源田间评价技术规程 NY/T 2658 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华北驼绒藜 ceratoidesarborescens 藜科(Chenopodiaceae)驼绒藜属(Ceratoides (Tourn.) Gagnebin)多年生半灌木植物,学名 Ceratoidesarborescens(Losinsk.) Tsien et C. G. Ma,染色体数2 n=2 x=18。地上全株供饲用。 1 DB15/T 2589—2022 华北驼绒藜种质资源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eratoidesarborescens 华北驼绒藜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特殊遗传材料等。 基本信息描述 basic information description 华北驼绒藜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描述信息,包括全国统一编号、学名、原产地、种质类型等。 植物学及生物学特征 botany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华北驼绒藜种质资源的植物学形态、物候期、产量性状等特征特性。 品质特征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华北驼绒藜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性状,包括营养成分含量、质地及适口性等。 其他特征特性 other characteristics 未归入3.4至3.5的其他重要基本特征和信息,包括华北驼绒藜种质的核型、指纹图谱与分子标记等。 4 描述规范和数据采集方法 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按NY/T 2127-2012的第3章执行。小区面积不小于5 m×4 m,重复3次,行50 cm,株距50 cm。直播 需穴播,移栽需一年生苗。 基本信息描述 按NY/T 2658的规定执行。 植物学及生物学特性 4.3.1 根系深度 开花期,华北驼绒藜单株根系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的深度。每试验小区随机抽样5株(丛)的根系, 测量每株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 计算单株根系的平均深度,单位cm,精确到0.1 cm。 4.3.2 根系重量 开花期,华北驼绒藜单株地下根的平均重量。每试验小区随机抽样5株(丛),将供试的植株连根 挖起。然后用细孔土壤筛在水中轻轻冲洗干净,用滤纸将多余水分吸干,测量单株地下根的平均重量。 单位g/株,精确到0.1 g。 2 DB15/T 2589—2022 4.3.3 主根粗 开花期,华北驼绒藜种质材料地下主根的直径。每试验小区随机抽样5株,测量每株主根最粗处的 直径, 计算主根的平均直径,单位为mm,精确到0.1 mm。 4.3.4 株高 按照NY/T 2658的规定执行。 4.3.5 冠幅 盛花期, 株丛中上部最宽处的直径。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株丛中上部最宽处的直径, 单位为cm,精确到0.1 cm。 4.3.6 主茎星状毛密度 盛花期,主茎表面星状毛的多少。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察主茎表面的星状 毛,确定毛的密度分级: a) 无(主茎表面无星状毛); b) 稀(主茎表面星状毛稀疏); c) 中(主茎表面星状毛数量中等); d) 密(主茎表面星状毛多而密)。 4.3.7 分枝数 主茎上一级分枝的总数。在植株的盛花期,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以分枝长度大于或等于 5 cm、两片真叶完全展开为标准,调查每株的一级侧枝的总数,单位为个,精确到整数位。 4.3.8 分枝级数 盛花期主茎上产生分枝的级次,单位为级。每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以每级分枝长度大于或等于 5 cm、两片真叶已完全展开为标准,调查每株主茎上产生分枝的最高级次,单位为级,精确到整数位。 4.3.9 叶形 盛花期,主茎中部叶片的形状。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察中部完整叶片的形 状。参照下列说明确定种质的叶形: ——披针形(长约为宽的 4~5 倍,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尖); ——矩圆状披针形(介于矩圆形与披针形之间)。 4.3.10 叶片长和宽 盛花期,主茎中部叶片基部至叶先端的长度。从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株主茎中部叶片的 基部至叶先端的长度、主茎中部叶片最宽处的宽度,单位为cm,精确到0.1 cm。 4.3.11 雄花序长 盛花期,雄花序长度。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株主茎顶端雄花序的长,单位为cm,精 确到0.1 cm。 4.3.12 雌花数/生殖枝 3 DB15/T 2589—2022 盛花期时一个生殖枝上的雌花数。每个试验小区随机统计10个生殖枝上的雌花数。单位为个。 4.3.13 胞果形状 完全成熟胞果的形状。在完熟期,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的方法观察发育正常的 胞果的形状。参照下列描述确定种质的胞果形状: ——椭圆形(长约为宽的 3~4 倍,中部最宽,而尖端及基部均圆); ——倒卵形(卵形的倒转,长约为宽的 2 倍或更少,中部以上最宽)。 4.3.14 胞果长和宽 完全成熟的胞果底部至顶端的长度。每个试验小区随机采收30个成熟度正常的胞果,测量每个胞果 底部至顶端的长度、最宽处的横径,单位为mm,精确到0.1 mm。 4.3.15 种皮颜色 成熟种子的种皮颜色。在正常一致的光照条件下,采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成熟种子的种皮颜色。根 据观测结果,确定种质的种皮颜色: ——淡棕黄; ——棕; ——黑。 4.3.16 种子形状 成熟种子的外形,种子形状分为2种。在完熟期,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的方法 观察发育正常的种子的形状。参照下列描述确定种质的胞果形状: ——椭圆形(长约为宽的 3~4 倍,中部最宽,而尖端及基部均圆); ——倒卵形(卵形的倒转,长约为宽的 2 倍或更少,中部以上最宽)。 4.3.17 形态一致性 华北驼绒藜种质群体内,单株间的形态一致性。在华北驼绒藜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观测群体内主 要形态性状,获得有关的性状值,按照群体内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单株间性状的差异显著性确定该种质的 形态一致性。根据不同生育期主要形态性状的表现分为3类: —— 一致(大多数性状基本一致); ——较一致(主要形态性状上存在差异,但差异较小,不容易清楚地区分); ——不一致(主要形态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容易清楚地区分)。 4.3.18 播种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 4.3.19 出苗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 4.3.20 返青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 4.3.21 分枝期 4 DB15/T 2589—2022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 4.3.22 现蕾期 按照NY/T 1310的规定执行。 4.3.23 开花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 4.3.24 开花期一致性 华北驼绒藜种质材料群体内,单株间的开花期一致与否。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调查对象,采用目测 法,观测10%的植株开始开花至10%的植株尚未开花之间持续时间及其同步性。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性和 同步性,分为3类: —— 一致 (所有植株开花持续时间相同并同步开花) ——较一致(大多数植株开花持续时间相同并同步开花); ——不一致(各植株开花持续时间的差异较大,且不同步)。 4.3.25 结实期 50%的植株,子房膨大,种子内充满乳汁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以试验 小区的植株为调查对象,观察记录50%的植株子房膨大,种子内充满乳汁的日期。 4.3.26 成熟期 按照NY/T 1310的规定执行。 4.3.27 生育天数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 4.3.28 熟性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 4.3.29 枯黄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 4.3.30 生长天数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 4.3.31 再生性 华北驼绒藜被刈割或放牧利用后重新恢复绿色株丛的能力。分为3级。以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对象, 测定华北驼绒藜的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和再生草产量等3个指标来测定的。根据测定结果将再生性分为 3类: ——良好(再生速度快,再生次数多,再生草产量高); ——中等(再生速度中等,再生草产量中等); ——较差(再生速度慢,再生次数少,再生草产量低)。 5 DB15/T 2589—2022 4.3.32 茎叶比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 4.3.33 鲜草产量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 4.3.34 干草产量 按照NY/T 2127

pdf文档 DB15-T 2589—2022 藜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华北驼绒藜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589—2022 藜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华北驼绒藜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589—2022 藜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华北驼绒藜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589—2022 藜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华北驼绒藜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3:00: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