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1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583—2022 羊草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ervation of leymus chinensis germplasm resources 2022-06-24 发布 2022-07-24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58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种苗总站、锡林浩特市林 业和草原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自念、李志勇、李国军、曼丽、赵逸雯、田春育、闫伟红、刘倩。 I DB15/T 2583—2022 羊草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羊草种质资源的采集的基本原则,采收程序、保存技术等的方法与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羊草种质资源的采集及保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2126 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羊草种质资源 leymus chinensis germplasm resources 包括野生资源、品种、品系及遗传材料等。 网格法采样 grid sampling 采用比例为1∶10000(较大区域为1∶50000)全国地图为底图,在查阅地方植物志和相关资料的基 础上,将羊草分布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网格大小一般为100 km×l00 km,按网格为基本单 元逐个进行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搜集。 4 基本原则 采集野生羊草遗传资源时,除特殊情况,应首先使用非破坏性采样的方法。控制采集范围,尽量减 少对原生长地羊草的灭绝性挖取及采种,挖取后回填挖坑。不应因为采集活动破坏草地、羊草种群及其 生长小环境。 5 采收程序 采集前准备 5.1.1 制定采集方案 1 DB15/T 2583—2022 每100 km×l00 km网格作为羊草资源调查与搜集的基本样地单元,每单元可分别采集显域生境中 轻度放牧、重度放牧、围封,隐域性生境及人工种植等羊草类型,采集活体样本或者种子,隐域性草地 可按分布量适时采集,特殊情况需注明。 5.1.2 采集人员培训 采集人员必须进行过专门羊草分类培训,必须掌握羊草的分类学、形态学知识以及生活习性、栖息 环境和采集技巧等专业知识。 5.1.3 物资用品准备 5.1.3.1 许可准备 草原牧区及边境地区等进行采集时,应提前向相关主管部门申批,获得允许后方可实施。若需在自 然保护区采集羊草种质资源,应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采集。 5.1.3.2 方案准备 采集前各组应制定完备合理的采集方案,必须充分了解野生羊草的分布区域。采集前应根据当地自 然、地理实际情况制定各自详细采集路线,避免漫无目的的采集活动,以免延误时间,造成不必要损失。 5.1.3.3 技术准备 野生羊草采集路线应采用从种群的分布边缘向中心地带推进的方式,优先采集种群边缘分布的个 体,确保每个样点在克隆株范围内进行采集。 5.1.3.4 物资准备 参见附录A。 羊草活体样本采集 5.2.1 选择健壮、生长正常的植株。 5.2.2 挖取根茎长度约 8 cm~10 cm,根茎 2~3 个,每根茎带 2~3 节的活体羊草;挖取后稍加抖落、 保留一部分土壤。每样点随机采集的植株数 20~30 株。 5.2.3 用无纺布袋包装挖取的单株,袋底部可带少许土壤。 5.2.4 挂牌,标明采集地点、统一编号,然后移至转运箱或遮阴处,最后回填挖坑。 5.2.5 随时检查无纺布袋的土壤湿度、温度,适当浇水,不宜太干也不宜太湿。 羊草种子材料收集 5.3.1 选取正常发育且种子充分成熟的植株。 5.3.2 采集的羊草种质资源应来自群体植株,每样点随机采集的植株数不少于 50 株。 5.3.3 用牛皮纸袋装袋,包装外贴标签,标明采集地点、统一编号等,种子袋内也有对应标签。 基本信息填写 将采集的羊草资源和《羊草种质资源搜集材料登记表》(附录B)准确对号。活体采集的野生资源 应先移栽,保证存活率。 6 保存技术 2 DB15/T 2583—2022 活体保存 6.1.1 移栽地准备 不同材料之间用60 cm深的PVC板(或者铁皮、水泥预制板等,视情况定)做成大小一致的隔离小区。 6.1.2 野外活体材料移栽 对隔离小区进行编号,每个样点种植一个隔离小区。生长期内适时施肥、灌水,拔除杂草,记录植 株形态数据,及时剔除采集到的其他杂类草,并进行同一类型的分株补栽。 6.1.3 控制结实 抽穗期进行刈割,防止结实。 6.1.4 实时扩繁 需要收获种子时,将材料再移栽至另外的隔离区,扩繁收种。 种子保存 按照NY/T 2126的规定执行。 3 DB15/T 2583—202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物资准备 A.1 羊草采集工具 军用铲、采集杖等,根据实际土壤情况可灵活选择。 A.2 处理器材 整理框、大编织袋、无纺布袋、自封袋、布袋、纸袋、塑料袋、手套、剪刀、橡皮筋、存水水壶、 小喷壶、卷尺、种子袋等。 A.3 测量及记录工具 GPS、数码相机、《羊草种质资源搜集材料调查表》、记录本、塑料标签、记号笔、中性笔、铅笔 等。 A.4 生活类用品 包括急救包、雨披、雨伞等个人防护用品;工作衣物、水杯、手套等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4 DB15/T 2583—2022 B B 附 录 B (规范性) 羊草种质资源搜集材料登记表 羊草种质资源搜集材料登记表见表B.1。 表B.1 羊草种质资源搜集材料登记表 采集地点: 组别: 材 采 料 集 采集人: 生活 利 土 用 壤 记录人: 群落优势 海拔 序号 纬度 类 时 型 间 环境 方 类 式 型 种 高度 经度 采集 照片 移栽 株数 编号 时间 生态型 注: 填表说明: ——序号:采集人代表的大写字母+采集月及日期+流水号;例如 A0510001,代表 XXX 5 月 10 日采集的第一个 样; ——材料类型:A 种子材料 B 根茎材料; ——采集地点:具体到乡镇; ——采集、移栽时间:xx 年 xx 月 xx 日 xx 时(具体到时); ——生活环境:A 山顶 B 山麓 C 山坡 D 平原 E 低洼地、河湖滨滩地 F 向阳 G 背阳(可多选); ——利用方式:A 轻度放牧、中度放牧 B 重度放牧 C 围封 D 打草 E 人工草地; ——土壤类型:A 黑钙土、黑土 B 暗栗钙土 C 典型栗钙土 D 砂质栗钙土、盐化栗钙土、碱土 E 其他; ——群落优势种:A 羊草 B 针茅 C 糙隐子草 D 线叶菊 E 冷蒿 F 无芒隐子草 G 其他(可多选); ——海拔高度、经纬度:GPS 测量; ——生态型:A 灰绿型 B 黄绿型 C 其他(可描述); ——采集株数:野生根茎一般要求 20~30 株,种子材料要求 50 株以上,特殊情况可记录。 5

pdf文档 DB15-T 2583—2022 羊草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583—2022 羊草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583—2022 羊草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583—2022 羊草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2:59: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