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16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552—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 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main potato diseases in daxinganling beilu 2022-04-25 发布 2022-05-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552—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兴佳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 品质量安全中心、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农牧局、内蒙古中农高科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达 拉特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乌兰察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呼伦贝尔劳模英才科技服务中心、中国 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鄂伦春益农作物研究所、根河市敖鲁古雅民族乡祥瑞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春梅、王晓娇、逯春杏、张立华、许飞、邢晓冬、张德健、李娟、任冬梅、高 敏、张国英、邢俊、张学峰、刘艳国、韩立明、焦巍、王娟娟、张玉林、张秀颖。 I DB15/T 2552—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疮痂病、黑胫病的主要 防治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38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马铃薯早疫病 potato early blight 主要由茄链格孢半知菌亚门真菌(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引起的马铃薯真菌性病害,在苗期 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及块茎。 3.2 马铃薯晚疫病 potato late blight 主要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引起的一种重要马铃薯病害,主要侵 害叶子、茎和块茎,可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发病更为普遍而迅速, 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3.3 马铃薯黑痣病 potato black scurf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病害,主要为害马铃薯植株的幼 芽、茎基部及块茎,造成缺苗,植株下部叶片发黄和形成气生薯等。 1 DB15/T 2552—2022 3.4 马铃薯疮痂病 potato common scab 由放线菌属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acidiscabies,S.scabies和S. turgidiscabies等)侵染引 起的马铃薯病害,主要为害马铃薯块茎,在块茎表面形成近圆形至不定形木栓化疮痂状淡褐色病斑或斑块。 3.5 马铃薯黑胫病 potato blackleg 主要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Erwiniacarotovora subsp. atroseptica(Van Hall) Dye] 侵染引起的,导致马铃薯植株茎基部及薯块变黑的一种细菌性病害。 4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预防前期,控制中后期。选用优质抗、耐病品种,综合运 用农业和生物防控措施,优先采用生物农药,适时进行化学防治。药剂使用严格执行GB/T 8321.9和NY/T 1276的规定。 5 播种前防控 5.1 合理轮作 宜与禾谷类、豆类等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重发病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 5.2 选用抗(耐)病品种 选择适宜当地的抗(耐)病害、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5.3 精选种薯 按照GB/T 18133执行。剔除病薯、烂薯、杂薯和缺陷薯,宜选用小整薯播种。 5.4 切刀消毒 切种前每人准备2~3把切刀,选用0.4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切刀6 min~8 min消毒或者75 %酒精消毒, 切刀应完全浸入到消毒液中,要求每切到一个病烂种薯,均需更换消毒液中浸泡处理过的刀具,以防止黑 胫病、晚疫病和干腐病等病害致病菌通过切刀传播。 5.5 种薯消毒 种薯播种前需进行拌种或浸种处理,可选用2.5 %咯菌腈悬浮剂或8 %氟环·咯菌腈悬浮剂拌种防治黑 痣病;可选用6 %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或3 %噻霉酮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黑胫病;可选用3 %噻霉酮可湿性 粉剂拌种或33.5 %喹啉铜悬浮剂浸种防治疮痂病。具体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中的表A.1。 6 播种期防控 播种期通过土壤消毒完成对黑痣病、黑胫病、疮痂病的防治,具体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中的表A.2。 2 DB15/T 2552—2022 7 生长期防控 7.1 苗期至现蕾期 7.1.1 黑痣病 2 2 选用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40 ml/667 m ~60 ml/667 m 叶面喷雾或灌根,或选用3亿CFU/克哈茨木 2 2 霉菌可湿性粉剂4 g/m ~6 g/m 灌根,用药2~3次,施药间隔期7 d~10 d。 7.1.2 黑胫病 拔除萎蔫、失水及发黄的植株,挖出遗留于土壤中的块茎,并施用6 %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或20 %噻 唑锌悬浮剂或20 %噻菌铜悬浮剂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加20 %叶枯唑可湿性粉剂等叶面喷雾,3 %中生 菌素可湿性粉剂灌根进行防治,具体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中的表A.3。及时销毁带病的植株和块茎。 7.1.3 疮痂病 增施绿肥或有机肥,改善土壤酸碱度,增加有益微生物,减轻发病。发现病株后,施用20 %噻菌铜悬 浮剂或3 %噻霉酮可湿性粉剂进行叶面喷雾,或施用47 %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或荧光假单胞菌灌根进行 防治,使用药剂3~5次,施药间隔期为7 d~10 d,具体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中的表A.3。 7.2 开花期至块茎膨大期 7.2.1 早疫病 马铃薯植株底部叶片开始出现早疫病病斑时进行防治,交替喷施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 %丙森 锌可湿性粉剂、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等药剂2~3次,施药间隔期为7 d~10 d,具体药剂及使用 方法见附录A中的表A.3。 7.2.2 晚疫病 根据当地降雨及田间湿度情况进行防治,遇连阴雨及田间湿度大于80 %,叶片结露时间超过2 d,气 温20 ℃~25 ℃即开始进行预防,可以选用0.3 %丁子香酚可溶液或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250 g/L双 炔酰菌胺悬浮剂进行喷药预防1~2次。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拔除病株和薯块,带出田外深埋,并对病穴 处撒石灰消毒,同时交替使用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 %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72.2 %霜霉威水剂、 100 g/L氰霜唑悬浮剂、90 %或72 %精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8.75 %霜霉威·氟吡菌胺悬浮剂等药剂 喷施3~5次,施药间隔期为5 d~7 d,具体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中的表A.3。 8 收获期防控 收获前10 d~15 d喷施20 %敌草快药物杀秧,植株干枯后进行机械杀秧,促进薯皮老化,减少收获时 机械损伤,防控干腐病、早疫病和晚疫病等病原菌的侵染。 9 贮长期防控 贮藏前应清库消毒,消毒方法参照NY/T 2383相关规定。入库前剔除病烂薯和有缺陷的薯块,阴凉通 风处堆放3 d,入库后缓慢降温至4 ℃左右,贮存量控制在贮库容量的2/3以内,贮藏期间注意通风和加湿, 湿度不高于75 %。 3 DB15/T 2552—202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控推荐使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A.1 种薯消毒推荐使用的药剂及使用方法见表 A.1。 表A.1 种薯消毒推荐使用的药剂及使用方法 病虫害 类别 安全间 农药名称 含量及剂型 使用剂量 施药方法 名称 隔期(d) 100 ml~200 ml/100 kg 咯菌腈 25 克/升悬浮种衣剂 拌种 -- 种薯 黑痣病 氟环·咯菌腈 8%悬浮剂 30ml~70ml/100kg 种薯 拌种 -- 氟唑菌苯胺 22.4%悬浮剂 8ml~12ml/100kg 种薯 拌种 -- 噻霉酮 3%可湿性粉剂 30g~45g/100kg 种薯 拌种 -- 喹啉铜 33.5%悬浮剂 200 倍液 浸种 -- 春雷霉素 6%可湿性粉剂 15g~25g/100kg 种薯 拌种 -- 噻霉酮 3%可湿性粉剂 30g~45g/100kg 种薯 拌种 -- 施药 安全间 方法 隔期(d) 病害 疮痂病 黑胫病 A.2 土壤处理推荐使用药剂及使用方法见表 A.2。 表A.2 土壤处理推荐使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类别 病虫害 名称 农药名称 枯草芽孢杆菌 黑痣病 1000 亿孢子/g 可湿 性粉剂 氟胺·嘧菌酯 60%水分散粒剂 唑醚·氟酰胺 42.4%悬浮剂 嘧菌酯 病害 含量及剂型 噻唑锌 250 g/L 悬浮剂 20%悬浮剂 疮痂病 黑胫病 4 氟啶胺 500 g/L 悬浮剂 噻唑锌 20%悬浮剂 使用剂量 600~800 倍液 -- 45 g/667 ㎡~60 g/667 ㎡ -- 30 ml/667 ㎡~40 ml/667 开沟下种 ㎡ 后,向种薯 60 ml/667 ㎡~80 ml/667 和种薯两 ㎡ 侧沟面喷 80 ml/667 ㎡~120 ml/667 ㎡ 200 ml/667 ㎡ -- -药,喷后覆 -- 土合垄。 -- 80 ml/667 ㎡~120ml/667 ㎡ -- DB15/T 2552—2022 A.3 大田防治推荐使用药剂及使用方法见表 A.3。 表A.3 大田防治推荐使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用药 类别 病虫害 名称 农药名称 含量及剂型 使用剂量 施药方法 用药间 次数 备注 隔期(d) (次) 代森锰锌 70%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叶面喷施 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

pdf文档 DB15-T 2552—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552—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552—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552—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2:54: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