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05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550—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微型薯繁育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pre-elite propagation of potatoes in daxinganling beilu 2022-04-25 发布 2022-05-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55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兴佳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畜 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农牧局、内蒙古中农高科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 市达拉特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乌兰察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呼伦贝尔劳模英才科技服务中心、 中国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鄂伦春益农作物研究所、根河市敖鲁古雅民族乡祥瑞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春梅、王晓娇、逯春杏、张立华、许飞、邢晓冬、张德健、李娟、任冬梅、 高敏、张国英、邢俊、张学峰、刘艳国、韩立明、焦巍、王娟娟、张玉林、张秀颖。 I DB15/T 2550—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微型薯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微型薯繁育的生产环境、基础设施、脱毒苗定植、定植后 管理、收获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和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GB/T 29376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GB/T 29377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 GB/T 29378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脱毒组培苗 virus free in vitro plantlet 在无菌条件下,用组织培养技术在容器内繁殖,经检测不带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 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M病毒(PVM)、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 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种苗。 微型薯 mini-tuber 在日光温室、智能温室、网室等隔离条件下,用脱毒组培苗作为播种材料生产的达到GB 18133质量 要求的用于原种生产的种薯,即原原种。 4 生产环境 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周边环境要求应符合GB/T 29376的规定。 1 DB15/T 2550—2022 5 基础设施 设施条件 选用配备遮阳网且温度、湿度可调控、通风、光照良好的网室、日光温室、智能温室为宜,且符合 GB/T 29376的规定。 隔离设施 5.2.1 缓冲隔离区 2 2 在操作人员出入的进出口设置缓冲隔离区,隔离区面积1 m ~2 m ,防止昆虫、带有病虫害的泥土 或杂物等直接传入生产区域。 5.2.2 防虫网 在所有通风部位应设置防虫网,防虫网孔径0.247 mm(60 目)。 苗床准备 5.3.1 苗床条件 苗床长度根据网棚或日光温室的结构确定,宽度1.2 m~1.5 m,四周设边框,深度15 cm。苗床用 焊接钢架支撑,承重能力应在50 kg/㎡以上。可设置成可移动苗床以充分利用棚内面积。 5.3.2 基质添加 在苗床上铺一层园艺地布,并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3 进行喷雾消毒处理。添加厚度8 cm~10 cm的消毒基质,每 1 m 基质可拌入125 g~250 g马铃薯专用复 合肥(N:P2O5:K2O=19:19:19),浇水至基质最大持水量的60 %~70 %时进行栽植。 灌溉系统 采用微喷灌,喷头安装高度离苗床面大于等于1.5 m,两个喷头之间距离为润湿直径的70 %,微喷 头相关参数按照附录A的规定。 施肥系统 安装溶肥罐或制作溶肥池,并添加搅拌设施,栽培过程中所需肥料随微喷灌施入。 消毒 脱毒苗进入温室之前7 d进行温室环境消毒。温室及内部设施、所用工具、工作人员的消毒操作应 按GB/T 29376的规定执行。 6 脱毒苗定植 炼苗 当脱毒苗长到4~5片叶时从培养室转移到温室,培养瓶平铺温室地表,培养瓶封口微启,地表洒水 保湿,气温维持在18 ℃~25 ℃,中午强光时用遮阳网遮荫,炼苗7 d~10 d。 2 DB15/T 2550—2022 定植 用清水洗掉脱毒苗上的培养基,剪去老根,移栽至苗床。栽植株距4.5 cm~5.5 cm,行距12 cm, 苗高尽量保持一致,高度3 cm~4 cm,保证脱毒苗基部与基质充分接触,及时喷水至基质最大持水量的 70 %。 7 定植后管理 缓苗期管理 缓苗期,通过覆盖塑料棚膜、遮荫、微喷等措施调节棚(室)内的温湿度,温度控制在18 ℃~25 ℃, 空气相对湿度95 %~100 %,基质湿度为基质最大持水量的70 %左右。当新根和新叶长出来后,逐渐撤 除遮阳网,根据苗情适当通风。 压苗 苗高10 cm~12 cm时,用食指轻拉压下脱毒苗仅留顶部2 cm~3 cm在基质外。 灌溉 整个生育期保持基质湿度为基质最大持水量的60 %~70 %。 施肥 随微喷灌每隔4 d~5 d施用1次0.5 %~1 %可溶性复合肥(N:P2O5:K2O=19:19:19)溶液,视植株长 2 2 势选用0.2 %磷酸二氢钾或0.2 %尿素溶液叶面追肥,喷液量为25 L/667 m ~30 L/667 m ,收获前15 d 停止施肥。 培基质 定植后苗高15 cm,及时分次培高基质,使基质厚度增加至12 cm~15 cm。 化学调控 进入结薯期,若茎叶生长偏旺,茎节间偏长,可喷施B9控制茎叶生长速度,浓度为5 mg/L~8 mg/L。 病虫害防治 按照GB/T 29378规定。 田间检验 脱毒组培苗定植完毕30 d~40 d开始进行田间检查,全部植株目测检查一次,目测不能确诊的非正 常植株或器官组织,应马上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 质量检测 微型薯需进行病毒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GB 18133的相关规定。 8 收获 适时收获 3 DB15/T 2550—2022 在植株下部2/3叶片变黄时收获。可利用工具或手工收获,收获时防止机械混杂、机械损伤。 晾晒 微型薯收获后在阴凉处晾晒5 d~7 d后,按GB/T 29377的要求分级贮藏。 9 生产档案 应当建立完善的微型薯繁育过程的生产档案,记载品种名称、脱毒苗来源、生产地点、生产设施、 田间检验、室内检测情况等。 4 DB15/T 2550—2022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微喷头相关参数 微喷头相关参数见表A.1。 表A.1 微喷头相关参数 湿润直径 流量 工作压力 L/H bar m 大射程喷头 中射程喷头 小射程喷头 70 8 7.5 6 90 8.5 8.5 6.5 9 8.5 6.5 160 9 9 6.5 200 9.5 9 7 120 2.0~3.0 5

pdf文档 DB15-T 2550—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微型薯繁育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550—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微型薯繁育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550—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微型薯繁育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550—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微型薯繁育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2:54: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