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05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543—2022 鸡腿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Regulation of strain manufacture for coprinus comatus 2022-04-25 发布 2022-05-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54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亚娇、孙国琴、王海燕、慕宗杰、付崇毅、薛国萍、王永、于传宗、庞杰、 康立茹、田文龙、菅智强。 I DB15/T 2543—2022 鸡腿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鸡腿菇栽培相关的品种选择、生产环境要求、栽培管理、采收等技术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日光温室、大棚、菇房等鸡腿菇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鸡腿菇 coprinus comatus 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伞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菌盖初期呈圆柱状,逐渐脱离菌柄,呈钟状, 颜色洁白,表面有反卷鱗片。菌肉白色,菌褶早期为白色,与菌柄离生逐渐变为褐色,老熟后呈黑色并 潮解成墨汁状。菌柄圆柱状,白色,菌环白色,生于菌柄中上部,易脱落。因外形酷似鸡腿,肉质似鸡 丝而得名。 菌种 spawn 菌丝体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 (三级种)。 固体菌种 solid spawn 以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的谷物籽粒等天然有机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有机氮源和无机 盐类,具一定水分含量的培养基培养的纯菌丝体。 液体菌种 liquid spawn 1 DB15/T 2543—2022 在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摇瓶震荡培养或深层发酵技术快速获得的大量的纯双核菌丝体。 发菌 spawn running 菌丝体在培养基质内生长、扩散的过程,又称“走菌”。 出菇 fruiting 子实体逐渐长大并长出覆盖物的过程。 4 品种选择 根据生产条件选择抗病性强、温型适宜、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 5 生产环境要求 生产选择交通运输便利,地势较高,电源稳定,有充足的洁净水源,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 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300 m之内无酿造厂、食用菌栽培场、集贸市场、规模养殖的畜禽舍、垃圾和粪便堆积场,无污水、 废气、废渣、烟尘和粉尘等污染源。 6 栽培管理 培养基 柠条粉 41 %、米糠或麦麸 8 %、玉米芯 45 %、玉米粉 5 %、石膏 1 %,水分含量(60±2)%,白灰 调节 pH 值至 6~7; 豆秸粉 90 %、米糠或麦麸 8 %、过磷酸钙 1 %、石膏 1 %,水分含量(60±2)%,白灰调节 pH 值至 6~7; 木屑40 %、玉米芯49 %、米糠或麦麸8 %、豆饼粉2 %、石膏1 %,水分含量(60±2)%,白灰调节 pH值至6~7。 装袋 栽培袋选用(17~22)cm×(35~55)cm 的聚乙烯塑料袋。装袋机或手工装袋,手工装袋需在出 菇袋的一端中间打孔,直径1 cm~1.5 cm,孔深度18 cm。采用专用食用菌套环封口,放入灭菌筐。 灭菌 常压灭菌时,加温在3 h内使灭菌仓内温度达到100 ℃,保持10 h~12 h;高压灭菌时,121 ℃~ 122 ℃(0.11 MPa~0.12 MPa)保持1.5 h~2 h。 冷却 2 DB15/T 2543—2022 灭菌仓内温度降低到80 ℃时,把出菇袋迅速转移到无菌的冷却室冷却。 接种 待袋温降至30 ℃ 时,将出菇袋移至接种室,采用食用菌专用蒸熏药剂对接种室、接种工具、衣帽 及菌种表面进行消毒,6 h后接入固体菌种或液体菌种。液体菌种每袋接入15 ml~20 ml,固体菌种每 袋接入20 g~25 g 。 发菌管理 堆垛式发菌菌袋摆放5~6 层,行距30 cm~50 cm。 层架式发菌培养架高2 m~2.5 m,层架间距50 cm~60 cm,每层架摆放4~5层菌袋。 在避光、通风22 ℃~26 ℃条件下进行发菌。接种7 d后检查,发现有杂菌污染及时清理。接种10 d后加强通风控温。 覆土及出菇管理 6.7.1 覆土准备 选择土质疏松、持水能力强、通气性能好、腐殖质含量高的草炭土或田园耕层以下土,在太阳下晒 3 d~5 d,选用符合NY/T 393 和 GB/T 8321(所有部分)使用准则的农药(恶霉灵或甲基硫菌灵、高 效氯氰菊酯或阿维菌素),彻底杀死覆土内病原菌和害虫。药剂处理后闷5 d,用白灰水调整覆土湿度 65 %、pH值调至7.5~8.0。 6.7.2 覆土发菌管理 将发好菌的菌袋表面消毒,去掉塑料袋平放在60 cm~130 cm长不限的地畦或床架上,菌袋间留2 cm~3 cm的间隙,在表面一次性覆盖好3 cm~5 cm厚消过毒的土壤,进行四周及表面覆土。 出菇房温度控制在22 ℃~26 ℃ 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65 %~70 %,空气新鲜,适当通风。 出菇管理 6.8.1 环境 清理掉出菇房周边的杂草、垃圾等病虫害污染源,保持出菇场所环境洁净,通风口和门提前安装纱 窗纱门,运输通道加1 m的消毒池,保持运输工具和工作人员鞋底洁净。 6.8.2 出菇房 出菇房内挂粘虫版和食用菌专用诱虫灯,离子净化器,通风排水好,安装水雾化设施或加湿器。 6.8.3 管理 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低温刺激,当温度降到9 ℃~20 ℃时,菇蕾就会陆续破土而出。 子实体原基发生时,加大通风、增加散射光、温度保持在到16 ℃~24 ℃、空气湿度保持80 %~ 90 %。 7 采收 3 DB15/T 2543—2022 子实体要在七分熟即菌环没有破裂、菌盖和菌柄没有分离时采收。采收时用刀从柄基部切下,防止 把周围小菇土层带松,采下后及时压实土层。 4

pdf文档 DB15-T 2543—2022 鸡腿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543—2022 鸡腿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543—2022 鸡腿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543—2022 鸡腿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2:53:3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