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83􀆰080.20 G32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1828—2020     塑料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 Plastics—Polypropyleneresinforspunbondednonwovens 2020 ̄12 ̄09发布 2021 ̄04 ̄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ꎮ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1)归口ꎮ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道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 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 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山东俊富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连云港柏德实业 有限公司、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ꎮ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豫新、张日勇、于晓宁、杨春梅、赵均、郑慧琴、刘慧敏、石海龙、赵磊、 孟鸿诚、杨玉东、彭文忠、王红英、关莉、贾明亮ꎮ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ꎮ ⅠSH/T1828—2020塑料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的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 件、包装、运输和贮存ꎮ 本标准适用于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制得的、含有添加剂的颗粒状丙烯均聚物ꎬ用于纺粘法以 及纺粘/熔喷组合工艺生产的非织造布(无纺布)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ꎮ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ꎬ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ꎮ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ꎬ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ꎮ GB/T1040􀆰2—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2412—2008 塑料 聚丙烯(PP)和丙烯共聚物热塑性塑料等规指数的测定 GB/T2546􀆰1—2006 塑料 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2546􀆰2—2003 塑料 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2547—2008 塑料 取样方法 GB/T2918 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682􀆰1—2018 塑料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 的测定 第1部分:标准方法 GB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GB/T6595—1986 聚丙烯树脂“鱼眼”测试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345􀆰1—2008 塑料 灰分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17037􀆰1—2019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 样和长条形试样的制备 GB/T36214􀆰4—2018 塑料 体积排除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第4部分: 高温法 HG/T3862—2006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SH/T1541􀆰1—2019 塑料 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第1部分:目测法 3 命名 3􀆰1 总则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产品的命名按照GB/T2546􀆰1—2006的规定ꎬ并按以下方法进行: 1SH/T1828—2020命名 方式命名 特征项目组 字符组1 字符组2 字符组3 字符组1:按照GB/T2546􀆰1—2006中3􀆰1规定ꎬ丙烯均聚物材料以代号“PP-H”表示ꎻ 字符组2:按照GB/T2546􀆰1—2006中3􀆰2规定ꎬ纤维级的聚丙烯材料以代号“Y”表示ꎻ 字符组3:特征性能(见3􀆰2)ꎮ 字符组1和字符组2之间用空格隔开ꎮ 3􀆰2 特征性能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作为特征性能ꎬ并用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标称值 的两位有效数字为代号ꎮ 3􀆰3 示例 某种纺粘法非织造布用(Y)聚丙烯均聚物(PP-H)ꎬ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标称值为35􀆰0g/10min (35)ꎮ该材料命名如下: 4 要求 4􀆰1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为本色颗粒ꎬ无杂质ꎮ 4􀆰2 对于食品接触用的树脂ꎬ应符合GB4806􀆰6的要求ꎮ 4􀆰3 对于有邻苯二甲酸酯类限量要求的树脂ꎬ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ꎮ 4􀆰4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的其他技术要求见表1ꎮ 表1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的技术要求   序号 项  目 单位要  求 PP-HY35 PP-HY40 PP-HY50 1􀆰1 1􀆰2 1􀆰3 1􀆰4颗粒 外观黑粒 个/kg 0 色粒和黑斑粒 个/kg ≤5 大粒和小粒 g/kg ≤50 蛇皮粒和拖尾粒 个/kg 报告 2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 g/10min35􀆰0±3􀆰5 40􀆰0±4􀆰0 50􀆰0±5􀆰0 3等规指数 % ≥96􀆰0 ≥95􀆰0 ≥95􀆰0 2SH/T1828—2020表1(续)   序号 项  目 单位要  求 PP-HY35 PP-HY40 PP-HY50 4灰分(质量分数) % ≤0􀆰030 5􀆰1 5􀆰2 5􀆰3 5􀆰4拉伸 性能拉伸弹性模量(Et) MPa ≥1􀆰20×103≥1􀆰10×103 拉伸屈服应力(σy) MPa ≥30􀆰0 拉伸断裂应力(σB) MPa ≥13􀆰0 拉伸断裂标称应变(εtB) % ≥2􀆰0×102≥3􀆰0×102 6􀆰1 6􀆰2鱼眼≥0􀆰8mm 0􀆰4mm~0􀆰8mm个/1520cm2≤5 ≤20 7黄色指数 — ≤1􀆰0 8分子量分布(Mw/Mn) — ≤5􀆰0 9气味 级 报告 5 试验方法 5􀆰1 试样制备 5􀆰1􀆰1 注塑试样的制备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注塑试样的制备应符合GB/T2546􀆰2—2003中3􀆰2的规定ꎬ并使用表 2规定的条件进行注塑制样ꎮ 表2 试样的注塑条件   熔体温度 ℃模具温度 ℃平均注射速率 mm/s保压时间 s总循环时间 s 200 40 200±20 40 60 用GB/T17037􀆰1—2019中相应的模具注塑制备符合GB/T1040􀆰2—2006中的1A型试样ꎮ 5􀆰1􀆰2 流延薄膜试样的制备 5􀆰1􀆰2􀆰1 流延薄膜机至少具备的条件 a)冷却辊温度:26℃±2℃~40℃±2℃ꎬ可根据材料MFR的不同进行调整ꎻ b)螺杆长径比:不小于25ꎻ c)口模宽度:不小于250mmꎻ d)口模狭缝间隙:0􀆰3mm~0􀆰4mmꎮ 5􀆰1􀆰2􀆰2 流延膜制备条件 a)熔体温度:可根据材料的MFR的不同进行调整ꎻ b)牵引速度:8m/min±0􀆰5m/minꎮ 5􀆰1􀆰2􀆰3 流延膜厚度 膜厚度:0􀆰030mm±0􀆰005mmꎮ 5􀆰1􀆰2􀆰4 流延膜制备要求 3SH/T1828—2020a)每次流延膜制备前ꎬ需仔细清理口模狭缝ꎬ确保无结焦ꎻ b)用于料筒和机头置换的待检样品量不得少于1􀆰5kgꎻ c)流延膜制备过程中不使用风刀及过滤网ꎮ 5􀆰2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试样的状态调节按GB/T2918的规定进行ꎬ状态调节的条件为温度23℃±2℃ꎬ调节时间至少40hꎬ 但不超过96hꎮ 试验应在GB/T2918规定的标准环境下进行ꎬ环境的温度为23℃±2℃ꎬ相对湿度为50%±10%ꎮ 5􀆰3 颗粒外观 按SH/T1541􀆰1—2019的规定进行ꎮ 分别报告黑粒、色粒和黑斑粒、大粒和小粒、蛇皮粒和拖尾粒的值ꎮ 5􀆰4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按GB/T3682􀆰1—2018中方法A或方法B的规定进行ꎬ仲裁时采用方法Bꎮ选用B法测定熔体质 量流动速率时ꎬ熔体密度值为0􀆰7386g/cm3ꎮ试验条件为M(温度:230℃、负荷:2􀆰16kg)ꎮ试验 时ꎬ在装试样前应用氮气吹扫料筒5s~10sꎬ氮气压力为0􀆰05MPaꎮ 5􀆰5 等规指数 按GB/T2412—2008的规定进行ꎮ 5􀆰6 灰分 试验按GB/T9345􀆰1—2008的规定进行ꎬ采用直接燃烧法(A法)ꎬ煅烧温度为850℃±50℃ꎮ 5􀆰7 拉伸试验 试样为按5􀆰1􀆰1制备的1A型试样ꎮ 试样的状态调节按5􀆰2的规定进行ꎮ 试验按GB/T1040􀆰2—2006的规定进行ꎬ测定拉伸弹性模量时ꎬ试验速度为1mm/minꎻ测定其他 拉伸性能时ꎬ试验速度为50mm/minꎮ 5􀆰8 鱼眼 按5􀆰1􀆰2制备流延薄膜试验样品ꎮ 试验样品的状态调节按5􀆰2的规定进行ꎮ 从距膜端大于1m处开始裁取试样ꎬ试样尺寸符合GB/T6595—1986的规定ꎮ 试验按GB/T6595—1986的规定进行ꎮ 5􀆰9 黄色指数 试样采用颗粒料ꎮ 按HG/T3862—2006的规定进行ꎮ 5􀆰10 分子量分布 试验按GB/T36214􀆰4—2018的规定进行ꎬ溶剂使用三氯苯ꎬ流速为1mL/minꎬ柱温为150℃ꎮ 4SH/T1828—2020

.pdf文档 SH-T 1828-2020 塑料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H-T 1828-2020 塑料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 第 1 页 SH-T 1828-2020 塑料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 第 2 页 SH-T 1828-2020 塑料 纺粘法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02:49: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