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310 CCS A92 SF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司 法 行 政 行 业 标 准 SF/T 0123—2021 部分代替 SF/Z JD0304001 —2010 录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ensic video authentication 2021 - 11 - 17发布 2021 - 11 - 17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发布 SF/T 0123 —2021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设备和工具 ................................ ................................ ......... 1 5 鉴定步骤和方法 ................................ ................................ ..... 2 6 记录要求 ................................ ................................ ........... 5 7 鉴定意见 ................................ ................................ ........... 5 SF/T 0123 —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SF/Z JD0304001 —2010《录像资料鉴定规范》的第 1部分“录像资料真实性(完整性) 鉴定规范”,与所 代替部分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术语和 定义”(见第 3章); b) 更改了“准备” 中的表述 (见5.1,2010年版的4.1); c) 更改了“录像 采集”的规定(见 5.3,2010年版的4.2); d) 将“基本 检验方法 ”与“检验 和分析”合并(见5.5,2010年版的第 3章和第4章); e) 将“综合 评断”更改为“综合分析”(见5.7,2010年版的4.8); f) 将“鉴定 意见”更改为“录像原始性 鉴定意见 ”和“录像完整性 鉴定意见 ”,并更改了表述(见 第7章,2010年版的第 5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司法部信息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中国刑警学院、 公安部第三 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施少培、杨旭、曾锦华、卢启萌、孙维龙、卞新伟、陈晓红、奚建华、 徐彻、 钱煌贵、李岩、郭弘、 耿浦洋、刘勇、杨洪臣、 孙鹏、吴松洋 、沙晶。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0年首次发布为 SF/Z JD0304001 —2010;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SF/T 0123 —2021 1 录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声像资料鉴定中录像真实性鉴定的设备和工具、鉴定步骤和方法、记录要求以及鉴定 意见。 本文件适用于司法鉴定 /法庭科学领域声像资料鉴定中的录像真实性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9360 电子物证数据恢复检验规程 GB/T 29362 电子物证数据搜索检验规程 SF/T 0119 声像资料鉴定通用规范 SF/T 0120 录音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SF/T 0121 录音内容辨听技术规范 SF/T 0122 语音同一性鉴定技术规范 SF/T 0124 录像过程分析技术规范 SF/T 0125 人像鉴定技术规范 SF/T 0126 物像鉴定技术规范 SF/Z JD0301003 录音资料处理技术规范 SF/Z JD0302001 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SF/Z JD0302002 图像资料处理技术规范 SF/Z JD0304002 录像设备鉴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SF/T 01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录像真实性鉴定 forensic video authentication 通过视觉辨识、成 像分析、数据分析和信号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录像 是否原始形成、 是否经过 剪辑 处理等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专门技术 。 注: 录像真实性鉴定 通常包括录像的原始性鉴定和完整性鉴定。 原始录像 original video 事件发生时用特定设备和介质记录生成的录像。 4 设备和工具 录像真实性鉴定的 设备和工具主要有: a) 录像采集和备份设备:包含 录像播放设备 、录像采集设备、 写保护工具、完整备份工具、 完整 性校验值 计算工具 及格式转换工具 等; SF/T 0123 —2021 2 b) 录像分析设备 :包含图像分析工具、 声谱分析工具、信号分析工具、录像处理 工具及录音处理 工具等; c) 数据分析设备 :包含文件 属性/元数据分析工具 及数据恢复提取分析工具等 ; d) 录像真实性鉴定 系统。 5 鉴定步骤和方法 准备 了解案件情况 并审查送检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 a) 了解案情及检材录像形成过程; b) 要求委托人提供最初始的检材录像; c) 要求委托人提供录制检材录像的设备及载体; d) 如适用,开启检材录像载体的写保护状态; e) 检查检材录像及录制设备是否能够正常播放和使用。 固定与记录 固定与记录内容包括: a) 对检材录像载体进行唯一性编号; b) 对检材录像载体进行拍照,记录其特征; c) 对于无实物载体的检材录像,记录其来源; d) 记录检材录像的保存位置及状态等信息。 录像采集 5.3.1 模拟录像的采集 使用模拟录像的录制设备或高质量的录像播放及采集设备,在适当的分辨率、帧率、精度及采集时 间等参数条件下, 进行高质量数字化 采集。 5.3.2 数字录像的采集 数字录像的采集方式有: a) 对于具备镜像条件的,可对 数字录像载体中的数据进行镜像后提取 数字录像及相关数据; b) 对于具备写保护条件的,可通过只读方式对 数字录像及相关数据进行文件拷贝; c) 直接对数字 录像及相关数据进行文件拷贝; d) 对于无法按 a)、b)或c)的方法直接提取的,可参照 5.3.1进行采集。 注: 检材录像 存在原始载体的情况下, 如适用,宜采用 a)或b)的方法进行采集。 5.3.3 唯一性标识 通过文件名或文件夹命名方式对采集的录像进行唯一性标识。 5.3.4 数据校验 对直接提取或完整备份的录像进行完整性校验,保证采集与送检录像的一致性。 分帧处理 需要进行单帧画面分析的,对检材录像关键帧进行高质量截取并保存。 检验及分析 5.5.1 总则 SF/T 0123 —2021 3 根据检材录像具体情况进行检验和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 :物理检验 、存储介质检验、 录像系统检验 、 文件属性 /元数据检验、单帧画面检验、音频检验 、视频检验、录制设备检 验、其他信号分析 和数字水 印分析。 5.5.2 物理检验 对于检材录像为模拟录像的,对磁带进行检验。主 要内容有: a) 检材录像磁带是否有机械拆卸和更换痕迹; b) 检材录像磁带是否有卷带、撕裂、拉伸和掉磁等现象; c) 检材录像磁带是否有剪接痕迹; d) 检材录像磁带的带长(走时)与磁带标称的带长(走时)是否相符; e) 检材录像磁带的规格、特性、导带长度和连接方式等是否与标称的磁带品牌相符; f) 检材录像磁带的磁迹分布是否正常。 5.5.3 存储介质检验 存储介质检验 的主要内容有: a) 对存储介质进行数据恢复,查看被删除文件和残留数据的情况 ,可按照 GB/T 29360和GB/T 29362的相关规定进行 ; b) 分析被删除录像或数据与检材录像或数据的关联性; c) 分析存

.pdf文档 SF-T 0123-2021 录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F-T 0123-2021 录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 1 页 SF-T 0123-2021 录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 2 页 SF-T 0123-2021 录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02:48: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