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310 CCS A92 SF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司 法 行 政 行 业 标 准 SF/T 0107—2021 塑料物证鉴定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forensic examination of plastic evidence 2021 - 11 - 17发布 2021 - 11 - 17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发布 SF/T 0107 —2021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仪器、工具和材料 ................................ ................................ ... 2 5 检验步骤和方法 ................................ ................................ ..... 2 6 鉴定意见的种类和判断依据 ................................ ........................... 4 参考文献 ................................ ................................ .............. 6 SF/T 0107 —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 司法部信息中心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罗仪文、孙其然、王雅晨、张清华、施少培、杨旭、奚建华 。 SF/T 0107 —2021 1 塑料物证鉴定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微量物证鉴定中 塑料物证 的比对检验和种类鉴定的 仪器、工具和材料、检验步骤和方 法、鉴定意见的种类和判断依据 。 本文件适用于司法鉴定领域中塑料物证的鉴定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035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 19466 (所有部分)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GA/T 242 法庭科学 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术语 GA/T 1423 法庭科学塑料物证检验 红外光谱法 GA/T 1521 法庭科学 塑料元素成分检验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能谱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35 、GB/T 19466 (所有部分)、 GA/T 24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塑料 plastic 以高聚物为主要成分,并在加工成为成品的某阶段可流动成型的材料 。 注: 弹性材料也可流动成型,但不认为是塑料。 [来源:GB/T 2035 —2008,2.689] 检材塑料 questioned p lastic 未知来源、需要鉴定的塑料( 3.1)。 样本塑料 known plastic 已知来源、用于比较和对照的塑料( 3.1)。 塑料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塑料(3.1)的理化特性。 注1:塑料特性 主要包括塑料的颜色、形态、 高聚物(结构单体) 、填料、添加剂、光谱特性、热力学特性、质谱特 性和核磁共振特性 等。 注2:塑料特性是塑料物证鉴定的具体内容,是塑料比对检验和种类鉴定的依据。 塑料比对检验 forensic comparative examination of plastic 运用物理 和化学的方法,分析鉴别检材 塑料(3.2)与样本塑料(3.3)的特性是否相同 的过程。 SF/T 0107 —2021 2 塑料种类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plastic 运用物理 和化学的方法,定性分析检材 塑料和样本塑料的成分及其种类 的过程。 注: 塑料按其高聚物的类别可分为聚乙烯类、聚丙烯和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类、聚苯乙烯类、丙烯腈 -丁二烯-苯 乙烯(ABS)树脂类、聚酰胺类、聚酯和聚醚类、聚丙烯酸酯类、乙酸纤维素类、聚乙烯醇类、聚丙酰胺类、酚 醛树脂类、氨基树脂类、环氧树脂类、不饱和聚酯树脂类、聚醚多元醇类、聚酯多元醇类、异氰酸酯类、氟塑 料类、有机硅类及离子交换树脂类等。根据塑料红外光谱图上的特征官能团信息,可鉴定塑料种类。 4 仪器、工具和材料 根据指定的检验方案选择相应的仪器,常用的检验仪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a) 体视显微镜; b)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配 置有衰减全反射( ATR)等附件; c) 显微红外光谱仪,配置有金刚石压池等附件; d) 热压膜仪; e)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能谱 仪; f) X射线荧光光谱仪; g)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 h)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 差示扫描量热仪; j) 激光拉曼光谱仪; k) 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仪; l) 核磁共振仪。 检验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a) 放大镜; b) 手术刀; c) 分离针; d) 镊子; e) 载玻片; f) 无水乙醇(分析纯); g) 脱脂棉球。 5 检验步骤和方法 总则 对检材塑料和样本塑料进行初步检验,应根据塑料的样品量和样品状态等具体情况制定检验方案。 当样品量有限时,按照先无损方法、后有损方法的检验顺序。一般情况下,对检材塑料和样本塑料的检 验顺序为外观特征和显微形态检验、红外光谱法检验、主要元素成分检验及其他检验方法。 外观特征和显微形态检验 5.2.1 在自然光或照明光源下,通过目视或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观察检材塑料和样本塑料的颜色、光 泽、宏观形态、质地及附着物等特征。 5.2.2 在显微镜下观察检材塑料和样本塑料,确认是否有污染等情况。 5.2.3 在显微镜下观察检材塑料和样本塑料的颜色、质地及微观形态 。 5.2.4 对检材塑料和样本塑料的 5.2.1~5.2.3中涉及的特征进行比较,初步判断检材塑料和样本塑 料是否有差异。 仪器检验 SF/T 0107 —2021 3 5.3.1 红外光谱法 5.3.1.1 总则 按照GA/T 1423 的规定,使用红外光谱仪检验塑料物证, 并对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 。也可按照 5.3.1.2~5.3.1.4的要求检验检材塑料和样本塑料。 5.3.1.2 样品处理以及制样 5.3.1.2.1 当样品的量较少时: a) 清洁手术刀和镊子等提取工具,保持其洁净无污染; b) 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检材塑料或样本塑料, 用手术刀和镊子等工具提取样品, 当检材塑料或样 本塑料受到污染时,可用无水乙醇清洗; c) 使用显微红外光 谱仪的金刚石压池附件制作样品,待测。 5.3.1.2.2 当样品的量较多时: a) 衰减全反射法: 切取适量检材塑料或样本塑料, 覆盖在衰减全反射附件上, 将衰减全反射 ( ATR) 晶体表面覆盖完全; b) 热压膜法 : 1) 通过衰减全反射法检测检材塑料或样本塑料并根据红外光谱图分析其可能的主要成分; 2) 选择合适的压膜厚度,切取适量的塑料; 3) 根据检材塑料和样本塑料可能的主要成分设置热压膜仪的加热温度; 4) 将检材塑料或样本塑料碎片放入样品槽,待热压膜仪的温度到达后使用压片机压片; 5) 压片完成后打开样品槽降温,取出压制完成的塑料膜; 6) 将塑料膜固定 在红外光谱仪的透射光路中待测。 5.3.1.2.3 当通过显微红外光谱法或衰减全反射法检测检材塑料或样本塑料后,根据其红外光谱图发 现样品中含有较多无机填料时,可选用适合的有机溶剂将检材塑料或样本塑料中的高分子聚合物溶解 后过滤,待滤液挥干后再进行红外光谱检验。 5.3.1.3 红外光谱检验的操作步骤 5.3.1.3.1 仪器准备 红外光谱检验前应对以下事项进行确认: a) 仪器室温度和湿度符合仪器对环境的要求; b) 红外光谱仪主机及配置的附件和显微红外光谱仪连接正常,光

.pdf文档 SF-T 0107-2021 塑料物证鉴定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F-T 0107-2021 塑料物证鉴定规范 第 1 页 SF-T 0107-2021 塑料物证鉴定规范 第 2 页 SF-T 0107-2021 塑料物证鉴定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02:48: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