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598583.9 (22)申请日 2022.06.25 (73)专利权人 广东中科有益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 学城 科珠路201号510、 512房 (72)发明人 郑进超 郑进平 凌玉  (51)Int.Cl. C12M 1/38(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 发酵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益生菌技术领域, 尤其为一 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包括支撑架, 所 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外壳体, 所述外壳体的内 部设置有加热棒, 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壳 体, 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所述内壳 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的表面设置 有电磁阀。 当抽水管与外接水管连接时且闸阀为 开启状态, 通过水泵与导水管, 将水抽入内壳体 内部, 通过电动带动转轴转动, 使连接架与清洗 刷转动, 将内壳体内壁上的残留的益生菌清洗 掉, 通过出料口将水排出, 便于对内壳体内部进 行清洗, 防止影响下次使用。 通过加热棒, 对内壳 体的内壁进行加热, 将内壳体内部的水分快速蒸 发掉, 保持内壳体内部干燥, 便于下次使用此装 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7536019 U 2022.10.04 CN 217536019 U 1.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包括支撑架 (1) , 所述支撑架 (1) 的顶部设置有外 壳体 (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 (2) 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 (3) , 所述外壳体 (2) 的内部设置 有内壳体 (4) , 所述外壳体 (2) 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5) , 所述内壳体 (4) 的底部设置有出料 口 (6) , 所述出料口 (6) 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 (7) , 所述外壳体 (2) 的顶部设置有电机 (8) , 所 述电机 (8) 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 (9) , 所述转轴 (9) 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架 (10) , 所述连接架 (10) 的一端连接有清洗刷 (11) , 所述转轴 (9) 的表面焊接有搅拌棒 (12) , 所述支撑架 (1) 的 顶部设置有发酵液箱 (13) , 所述发酵液箱 (13) 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 (14) , 所述发酵液箱 (13) 的顶部设置有抽液泵 (15) , 所述抽液泵 (15) 的表面设置有导液管 (16) , 所述支撑架 (1) 的顶部设置有水泵 (17) , 所述水泵 (17) 的表面设置有抽水管 (18) , 所述水泵 (17) 的表面设 置有导水 管 (19)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水管 (19) 的一端贯 穿外壳体 (2) 与内 壳体 (4) 连接, 所述抽水 管 (18) 的内部安装有闸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棒 (3) 设置在外壳体 (2) 与内壳体 (4) 的中间, 所述进料口 (5) 的一端贯穿外壳体 (2) 与内壳体 (4) 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液管 (16) 的一端贯穿外壳体 (2) 与内壳体 (4) 连接, 所述导液管 (16) 的另一端与发酵液箱 (13) 连 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棒 (12) 的数量 为多个, 所述搅拌棒 (12) 呈等距离排列设置在转轴 (9) 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刷 (11) 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连接架 (10) 的数量与清洗刷 (11) 的数量一致, 所述清洗刷 (11) 通 过连接架 (10) 与转轴 (9) 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 (2) 与内 壳体 (4) 的形状均呈圆柱形, 所述发酵 液箱 (13) 的表面 安装有观察窗。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536019 U 2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 温发酵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益 生菌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益 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 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 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 性微生物。 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 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 促进营养吸收 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 从而产生有利于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 人 体、 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酵母菌、 益生芽孢菌、 丁酸梭菌、 乳杆菌、 双歧杆菌、 放线菌等。 [0003]然而, 现有的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在使用完成后, 不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 清理, 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 因此, 如何提供一种便于对内部进 行清理的益生菌生产用恒温 发酵装置成了这 一技术领域人员需要探讨与交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 酵装置, 解决了不便 于对装置内部进行清理, 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 置, 包括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外壳体, 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 所述 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 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 口, 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 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 所述外壳体的顶部 设置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 端安装有转轴, 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架, 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有清洗刷, 所述转轴 的表面焊接有搅拌棒, 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发酵液箱, 所述发酵液箱的顶部设置有进 液口, 所述 发酵液箱的顶部 设置有抽液泵, 所述抽液泵的表 面设置有导液管, 所述支撑架的 顶部设置有水泵, 所述水泵的表面设置有抽水 管, 所述水泵的表面设置有导水 管。 [0006]优选的, 所述导水管的一端贯穿外壳体与 内壳体连接, 所述抽 水管的内部安装有 闸阀。 [0007]优选的, 所述加热棒设置在外壳体与内壳体的中间, 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贯穿外壳 体与内壳体连接 。 [0008]优选的, 所述导液管的一端贯穿外壳体与 内壳体连接, 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与发 酵液箱连接 。 [0009]优选的, 所述搅拌棒的数量 为多个, 所述搅拌棒呈等距离排列设置在转轴的表面。 [0010]优选的, 所述清洗刷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连接架的数量与清洗刷的数量一致, 所述 清洗刷通过 连接架与转轴连接 。 [0011]优选的, 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的形状均呈圆柱形, 所述发酵液箱的表面安装有观 察窗。 [0012]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536019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益生菌生产用恒温发酵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11:03:4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