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590825.X (22)申请日 2022.06.23 (73)专利权人 广东蓝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3846 广东省东莞 市长安镇乌沙江 贝步步高大道 206号 (72)发明人 周红成 兰建波 刘志龙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余梅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 合伙) 44519 专利代理师 张岩 (51)Int.Cl. C12M 1/02(2006.01) C12M 1/24(2006.01) C12M 1/28(2006.01) C12M 1/04(2006.01) C12M 1/34(2006.01)C12M 1/38(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一次性 微型生物发酵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微型生物发 酵罐, 其包括有罐体和罐盖, 罐盖盖合于罐体的 顶部开口处, 罐体的顶部中心处固定有向上延伸 的电机支撑架, 电机支撑架内穿设有涡轮杆, 涡 轮杆的下端穿过罐盖并向罐体内部延伸, 涡轮杆 上固定有涡 轮, 电机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用于驱 使涡轮杆转动的电机, 罐体内设有进气管和取样 管, 进气管的上端和取样管的上端均与罐盖的底 部固定连接, 罐盖的顶部设有进气口、 取样口、 加 样口、 出气口、 PH电极插口、 温控探头插口、 D0电 极插口和多个补料口, 进气口与进气管的上端相 连通, 取样口与取样管的上端相连通。 本实用新 型不仅体积小巧, 而且结构简单、 能满足一次性 使用需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0页 CN 218089533 U 2022.12.20 CN 218089533 U 1.一种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罐体(1)和罐盖(2), 所述罐盖(2) 盖合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开口处, 所述罐体(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有向上延伸的电机支撑 架(3), 所述电机支撑架(3)内穿设有涡轮杆(4), 所述涡轮杆(4)的下端穿过所述罐盖(2)并 向所述罐体(1)内部延伸, 所述涡轮杆(4)上固定有涡轮(40), 所述电机支撑架(3)的上端安 装有用于驱使所述涡轮杆(4)转动的电机, 所述罐体(1)内设有进气管(5)和取样管(6), 所 述进气管(5)的上端和所述取样管(6)的上端均与所述罐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罐盖 (2)的顶部设有进气口(20)、 取样口(21)、 加样口(22)、 出气口(23)、 PH电极插口(24)、 温控 探头插口(25)、 D0电极插口(26)和多个补料口(27), 所述进气口(20)与所述进气管(5)的上 端相连通, 所述取样口(21)与所述取样管(6)的上端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内设有金属 感温管(7), 所述金属感温管(7)的下端封闭, 所述金属感温管(7)的上端与所述罐盖(2)的 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温控探 头插口(25)与所述金属感 温管(7)的上端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盖(2)罩设于所述 罐体(1)的顶部, 所述罐盖(2)的内侧嵌设有密封圈(10), 所述密封圈(10)夹紧于所述罐盖 (2)与所述罐体(1)的上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盖(2)的内侧形成 有多个勾扣(200), 所述罐体(1)的开口边缘形成有外沿(100), 所述外沿(100)与多个勾扣 (200)相互卡 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的内壁形成 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挡板(1 1), 多个挡板(1 1)沿所述罐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盖(2)的底部中心 处嵌设有第一轴承(41), 所述涡轮杆(4)穿过 所述第一轴承(4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轮杆(4)上套设有 第一硅胶密封套(42), 所述第一硅胶密封套(42)的上端形成有第一碗状部(43), 所述第一 碗状部(43)覆盖 于所述第一轴承(41)的底部 。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轮杆(4)的外侧壁 开设有台阶凹槽(4 4), 所述第一硅胶 密封套(42)卡设于所述台阶凹槽(4 4)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支撑架(3)内嵌 设有第二轴承(3 0), 所述涡轮杆(4)的上端穿过 所述第二轴承(3 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 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轮杆(4)上套设有 第二硅胶密封套(45), 所述第二硅胶密封套(45)的下端形成有第二碗状部(46), 所述第二 碗状部(46)覆盖 于所述第二轴承(3 0)的顶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89533 U 2一种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发酵 罐,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 微型生物发酵 罐。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一次性产品技术的发展, 一次性生物发酵罐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领域, 在合成 生物学领域: 一次性 发酵罐正广泛应用于适合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降解 塑料的菌株选 育中, 因其可以大规模的投入只用, 一次性可以筛选几十甚至乃至上千种菌株的筛选, 大大 降低了菌株选育时间, 为选育高产且稳定的菌株提供了优良的反应实验室, 同时免去传统 金属及玻璃管 带来的场地 不足, 灭菌检验负责且可能重复染菌等问题。 [0003]在细胞培养领域: 微型一次性发酵罐可以很好的至于绝大部分实验室内进行培养 实验, 减少摇床、 培养皿等繁琐的操作手续, 大大提高发酵效率。 同时, 也能够 多种细胞平行 培养, 配合补料系统, 能够精细化的对细胞进行高质量培 养, 助力细胞 学科研发展。 [0004]在生物制药领域: 生物制药尤其是单抗和疫苗的研发、 中试以及生产中。 使用一次 性生物反应器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它们占地面积小, 免去清洗、 灭菌和相关的验证, 使 厂房设计变得更加灵活, 节约固定投资的成本和对能源的消 耗, 同时也更容易生产不同的 产品。 [0005]现有的生物发酵罐请参见公开号为: CN  108350405  A、 CN 104379722  A、 CN  101977673A、 112585256A、 US2008/0131957和WO  2010055143的现有专利公开文献, 此类设 施中, 微生物培养过程开始于冷冻保藏的工作细胞库, 然后划平板培养, 在一系列的摇瓶培 养中生长增容, 最后的摇瓶移植到1 ‑2升的反应器, 当生长良好后, 再作为种子接种到20 ‑30 升的发酵反应罐。 常规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清洗、 灭菌和相 关验证工作, 从而增大了 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体积小巧、 结 构简单、 能满足一次性使用需求的微型生物发酵 罐。 [0007]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08]一种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其包括有罐体和罐盖, 所述罐盖盖合于所述罐体的 顶部开口处, 所述罐体的顶部中心处固定有向上延伸的电机支撑架, 所述电机支撑架内穿 设有涡轮杆, 所述涡轮杆 的下端穿过所述罐盖并向所述罐体内部延伸, 所述涡轮杆上固定 有涡轮, 所述电机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用于驱使所述涡轮杆转动的电机, 所述罐体内设有 进气管和取样管, 所述进气管 的上端和所述取样管 的上端均与所述罐盖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罐盖的顶部设有进气口、 取样口、 加样口、 出气口、 PH电极插口、 温控探头插口、 D0电极 插口和多个补料 口, 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管 的上端相连通, 所述取样口与所述取样管 的 上端相连通。 [0009]优选地, 所述罐体内设有金属感温管, 所述金属感温管的下端封闭, 所述金属感温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089533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第 1 页 专利 一种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第 2 页 专利 一种一次性微型生物发酵罐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11:03:0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