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 010 E 10 SY 备案号:37578—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891.12012 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第1部分:半定量评价法 Oil & gas pipeline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Part 1: Semi-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method 2012一08一23发布 2012—1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891.1—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 术语和定义 评价原则 指标体系 4 管道风险评价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半定量评价法指标体系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管道属性数据格式. 18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风险值统计格式, 19 I SY/T6891.1—2012 前 言 SY/T6891《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分为两个部分: 一第1部分:半定量评价法; 第2部分:定量评价法。 本部分为SY/T689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石油工业油气储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 气与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管 道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华兵、周利剑、郑洪龙、冯庆善、曹涛、戴联双、项小强、常景龙、陈建 民、徐春燕、李安军、程万洲。 I SY/T6891.1-2012 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第1部分:半定量评价法 1范围 SY/T6891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中半定量评价法的评价原则、指标体系和评 价流程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在役油气管道线路部分的风险评价工作。 2术语和定义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风险risk 潜在损失的度量,用失效发生的概率(可能性)和后果的大小来表示。 2. 2 风险评价 riskassessment 识别设施运行的潜在危险、估计潜在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一个系统过程。 2. 3 管段segment 作为评价单元的一段管道。 2. 4 失效可能性 failureprobability 管段发生泄漏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2. 5 失效后果 failure consequence 管段发生泄漏事故后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损失等不利影响的程度大小。 2. 6 属性 attribute 管道相关特征描述,包括管道本体特征、管道运行特征、周边环境特征等。 2. 7 半定量评价法 semi-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method 根据管道属性及其对风险的贡献大小建立指标体系,对各个管段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进行评 分,利用分值表示各个管段风险相对大小的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3评价原则 3.1 管道风险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应全面和准确。 3.2管道风险评价过程中应与运营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和沟通。 3.3实施风险减缓措施后或当管道运行状况、周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再次进行管道风险评价。 1 SY/T6891.1—2012 4 指标体系 4.1 失效可能性影响因素包括: 腐蚀,如外腐蚀、内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等。 a) b) 管体制造与施工缺陷。 c) 第三方损坏,如开挖施工破坏、打孔盗油(气)等。 d) 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和水毁等。 e) 误操作。 4.2失效后果影响因素包括: a)人员伤亡影响。 b)环境污染影响。 4.3指标体系:半定量评价法的指标体系见附录A。 5管道风险评价 5.1评价流程 管道风险评价的流程见图1。 数据收集与整理 管道分段 失效可能性分析 失效后果分析 管段风险计算 结果分析 图1管道风险评价流程 5. 2 数据收集与整理 5.2.1 应根据附录A中所列指标进行风险评价属性数据收集,参照附录B格式进行整理。 5.2.2 收集数据的方式有踏勘、与管道管理人员访谈和查阅资料等。一般需要收集以下资料: a) 管道基本参数,如管道的运行年限、管径、壁厚、管材等级及执行标准、输送介质、设计压 力、防腐层类型、补口形式、管段处敷设方式、里程桩及管道里程等。 b) 管道穿跨越、阀室等设施。 c) 管道通行带的遥感或航拍影像图和线路工图。 (P 施工情况,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季节、工期等。 e) 管道内外检测报告,内容应包括内、外检测及结果情况。 2 SY/T6891.1—2012 管道泄事故历史,含打孔盗油。 g) 管道高后果区、关键段统计,管道周围人口分布。 h) 管道输量、管道运行压力报表。 i) 阴保电位报表以及每年的通/断电电位测试结果。 j) 管道更新改造工程资料,含管道改线、管体缺陷修复、防腐层大修、站场大的改造等。 k) 第三方交叉施工信息表及相关规章制度,如开挖响应制度。 1) 管道地质灾害调查/识别,以及危险性评估报告。 m) 管输介质的来源和性质、油品/气质分析报告。 n) 管道清管杂质分析报告。 0) 管道初步设计报告及峻工资料。 p) 管道安全隐患识别清单。 (b 管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r) 管道安全评价报告。 s) 管道维抢修情况及应急预案。 t) 站场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及其他危害分析报告。 u) 是否安装有泄漏监测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等情况。 v) 其他相关信息。 5.3风险分析 5.3.1管道分段 管道风险计算以管段为单元进行。可采用关键属性分段或全部属性分段两种方式。管段划分方式 应优先选用全部属性分段。 关键属性分段指考虑高后果区、管材、管径、压力、壁厚、防腐层类型、地形地貌、站场位置等 管道的关键属性数据,比较一致时划分为一个管段。以各管段为单元收集整理管道属性数据,进行风 险计算。 全部属性分段指收集所有管道属性数据后,当任何一个管道属性沿管道里程发生变化时,插人一 个分段点,将管道划分为多个管段,针对每个管段进行风险计算。 5.3.2风险计算 对每个管段计算失效可能性分值和失效后果分值,并按公式(1)进行风险值计算: 风险值=(第三方损坏分值+腐蚀分值+制造与施工缺陷分值 +误操作分值+地质灾害分值)/后果分值 (1) 评分时应注意: a)应采用最坏假设,一些未知的情况应给予较差的评分。 b)应保持评分的一致性。 c)必要时添加备注,进行情况说明,增加评分结果的可追溯性。 完成各管段评分及风险值计算后,可参照附录C进行计算结果汇总。 5.3.3结果分析 应按照各个管段的风险值进行排序,并分析高风险管段的影响因素,必要时也可按各个管段的失 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进行排序。 可按照风险计算结果对管段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应视为高风险管段,见表1。 3 SY/T6891.12012 建议对高风险管段采取风险减缓措施。 表 1 高风险管段 序号 失效可能性P 失效后果C 1 P<381 且 C>66 2 P<409 且 C>134

.pdf文档 SY-T 6891.1-2012 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第1部分 半定量评价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891.1-2012 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第1部分 半定量评价法 第 1 页 SY-T 6891.1-2012 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第1部分 半定量评价法 第 2 页 SY-T 6891.1-2012 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第1部分 半定量评价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13:58: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