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020 E 12 SY 备案号:33536—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546—2011 代替SY/T6546—2003 复杂岩性地层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规范 Specification of well-logging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for complicated lithological formation 2011-07-28发布 2011-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546—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4 测井项目 资料收集 5 5.1 区域资料 5.2邻井资料 5.3本井资料 测井资料检查 校正与编辑 7. 1 深度校正 7. 2 测井数据编辑 7.3 测井环境影响校正 7. 4 测井数据校正 7. 5 测井曲线的垂直深度校正 7. 6 资料回放 8 测井地质分层 测井数据处理 6 9.1 岩性判断 9.2 解释模型选取 9.3 主要解释参数的选取 9.4 测井数据处理要求 10处理结果检验· 10.1 岩性检验 10.2 物性检验… 10.3含油性检验 11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11.1 储层流体性质判定· 11.2储层评价 12测井地质与工程解释 13 测井解释结论级别划分 14 测井解释成果审核及提交 SY/T6546-20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复杂岩性地层探井测井项目 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复杂岩性地层开发井测井项目 11 Ⅱ SY/T6546—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546一2003《复杂岩性地层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规范》。本标准与SY/T6546- 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复杂岩性地层的定义(见第3章,2003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测井项目的规定及引用的附录(见第4章、附录A和附录B,2003年版的第4章、 附录A和附录B); 修改了资料收集的规定(见第5章,2003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测井资料检查的规定(见第6章,2003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校正与编辑的规定(见第7章,2003年版的第7章); 增加了“测井地质分层”(见第8章); 增加了“岩性判断”(见9.1); 增加了骨架参数选取的规定(见9.3.1); 将储层划分及储层参数计算分成两部分(见9.4.2和9.4.3,2003年版的8.3.2); 修改了对“气层识别”的规定(见11.1.1.10,2003年版的10.2.11); 删除了“多井分析”(见2003年版的第15章)。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CPSC/TC1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传之、李淑荣、冷洪涛、惠伟、姚珊、范英峰、候庆功、徐金武、胡秀 妮、谢云。 SY/T6546—2011 复杂岩性地层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杂岩性地层测井数据处理解释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复杂岩性地层测井资料的检查、校正与编辑、测井数据处理及综合解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60裸眼井单井测井数据处理流程 SY/T5945 测井解释报告编写规范 SY/T6451 探井测井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complicatedlithologicalformation 复杂岩性地层 火成岩、变质岩及砾岩、页岩和其他复杂碎屑岩地层。 4测井项目 4.1 复杂岩性地层探井测井项目见附录A。 4.2复 复杂岩性地层开发井测井项目见附录B。 5资料收集 5.1 区域资料 5.1.1井位部署图、构造井位图、地质设计任务书。 5.1.2主要目的层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沉积环境及油气藏类型。 5.1.3各含油气层系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测井响应特征。 5.1.4各层段地层水矿化度变化情况。 5.1.5地质研究报告。 5.1.6区域老井测井复查报告。 5.1.7 测井解释模型及相应解释参数。 SY/T6546--2011 5.2 邻井资料 5.2.1 岩屑、岩心录井及岩心分析资料。 5.2.2 试油、试气情况及油气、水分析资料。 5.2.3 生产、注水情况。 5.2.4 测井资料。 5.2.5 地质分层数据。 5.3 本井资料 5.3.1岩心录井 5.3.1.1录井数据:取心井段、收获率、岩性、颜色、胶结物成分及含量、胶结程度,孔隙、溶孔 及裂缝发育程度、充填情况,含油级别及滴水渗透情况。 5.3.1.2岩心分析资料:岩心试验分析报告,内容包括:试验的条件、岩样的尺寸,孔隙度、渗透 率、含油(气)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粒度中值、矿物及胶结物成分及含量、孔隙结构、核磁分析数 据等。 5.3.2岩屑录井 5.3.2.1录井数据、岩性、颜色、成分及含量,胶结程度、胶结物成分及含量,含油(气)情况。 5.3.2.2岩屑薄片、核磁分析数据。 5.3.3 气测录井 5.3.3.1录井数据。 5.3.3.2油气显示情况。 5.3.3.3 气测综合解释成果 5.3.4 钻井液录井 5.3.4.1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性能变化。 5.3.4.2压井材料使用情况。 5.3.4.3 槽面油气显示及钻井液样品含油气情况分析。 5.3.5钻井工程数据 5.3.5.1井身结构:钻头、套管、尾管尺寸及下深,开窗侧钻情况。 5.3.5.2,目的层浸泡时间,钻时、井喷、井涌、井漏情况 5.3.5.3落物、卡钻、泡油情况。 5.3.6中途测试 5.3.6.1中途测试、电缆地层测试的深度、层位、测试方式和测试井段、卡封位置。 5.3.6.2日产液量、累计产液量,油、气、水性质。 5.3.6.3温度、压力等资料。 5.3.6.4并壁取心。 5.3.6.5 实物样本。 5.3.6.6 岩性及含油级别描述。 2 SY/T6546—2011 5.3.6.7 跟踪曲线图。 6 测井资料检查 6.1 对比检查编辑回放测井资料与原始测井资料的一致性。 6.2检查油、气层顶、底界数据。 6.3选择井径规则、岩性单一致密、不含或少含泥质的井段,检查岩性密度(或补偿密度)、补偿中 子和声波时差测井质量。 6.4与区域内邻井测井响应稳定,且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层段进行对比,检验电阻率、自然伽马测井 质量。 校正与编辑 7.1深度校正 7.1.1 利用测井资料与钻井工程深度数据(如表层套管、技术套管、短套管深度和测时井深等)对 应检查测井与工程深度。 7.1.2以自然伽马曲线深度为准,确定不同测井项目之间及不同次测井之间的深度校正量。 7.2测井数据编辑 7.2.1根据其他测井曲线和地区规律对遇卡曲线进行修正, 7.2.2对于小段怀疑失真的测井曲线,应在测井原图和测井曲线图上明确标注。 7.2.3对于大段失真或整条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测井曲线,不准出图或在图头标注栏明确标注“参 考使用”字样。 7.2.4通过对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编辑连接同次或不同次测并同名测并资料。 7.3测井环境影响校正 根据仪器类型及相应校正软件(解释图版),对测并数据进行围岩、层厚、并眼几何尺寸、并内 流体类型、温度、压力、仪器偏心和储层浸人影响等校正。 7.4测井数据校正 7.4.1根据测量井段内已知致密纯岩性段的测并骨架值确定测井数据的校正量。 7.4.2将目的层段所作频率交会图与理论图版重叠,确定出对应于X轴和Y轴测井数据的校正量。 7.4.3根据测井曲线间的测井数值,确定测井数据的校正量。 7.4.4根据井间标准层同名测井曲线数值或直方图对比,确定单项测井数据的校正量。 7.4.5对电阻率测井数据应进行钻并液浸入校正。 7.4.6运行相应校正程序进行测井数据校正。 7.5测井曲线的垂直深度校正 应用经过磁偏角校正的井眼方位角与井斜角测井数据或钻井工程提供的点测井斜数据对测井资料 进行垂直深度校正。 7.6资料回放 7.6.1 回放校正编辑好的测井曲线,标准图曲线的布局和刻度要有利于地层对比,其他测并图曲线 3

.pdf文档 SY-T 6546-2011 复杂岩性地层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546-2011 复杂岩性地层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规范 第 1 页 SY-T 6546-2011 复杂岩性地层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规范 第 2 页 SY-T 6546-2011 复杂岩性地层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12:29: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