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60.50 JB B 91 备案号:40489—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9700—2013 代替JB/T9700-1999 牧草收获机械试验方法通则 Rules of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of hay harvesting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9700—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般要求.. 3 4试验条件.. 4.1气象条件 4.2地表条件. 4.3土壤条件. 4.4植物状况 5性能试验.. 5.1 割草作业. 楼草作业.. 5.2 5.3动力指标测定.. 5.4滑行率和滑转率 6生产试验 JB/T970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9700-1999《牧草收获机械 试验方法通则》,与JB/T9700—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一适用范围中增加了农作物秸秆; 将牧草密度改为牧草植株密度: 修改了折合含水率指标,由原来16%增加为17%。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铁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J417—1986; JB/T9700—1999。 II JB/T9700--2013 牧草收获机械试验方法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牧草收获机械通用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牧草(包括农作物秸秆)收获机械的草场(田间)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667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 3一般要求 3.1按被试验机具的要求选择相应精度的测试仪器,试验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 3.2配套动力应与被试验机具的要求一致,试验机组应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试验过程中不得改变工作 状况。 3.3在试验区内无特殊要求时取样均按对角线选测五点。 3.4测区长度不应少于20m。对于打捆、压垛机具,测区长度要满足形成一个草捆或草垛的用草量。 4试验条件 4.1气象条件 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风向等天气情况应从试验地附近的气象台、站获取。 气象条件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时,应在试验地进行观测。 4.2地表条件 4.2.1试验地和植物的生长状态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2.2试验地应满足试验要求,按试验项目选择大小适当的地块,测量并计算其面积。 4.2.3用文字叙述地表的起伏状况,有无垒沟、土墩(土堆)、草墩(草堆)、石块等,并说明其大小、 密度及垄沟的方向。 4.2.4地形坡度用水准仪测定,并说明坡度与机组前进方向的关系。 4.3土壤条件 4.3.1用文字说明试验地的土壤类型。 4.3.2土壤坚实度:每点按0cm~5cm、5cm~10cm、10cm~15cm分层,用土壤坚实度仪测定。 4.3.3土壤绝对含水率:按4.3.2分层测定,每层取样不少于30g(去掉石块和植物残体等杂物)立即 称量,然后在105℃恒温下烘干至其质量不变为止,再称其质量。按式(1)计算土壤绝对含水率: 1 JB/T9700-2013 H, = (1) mg 式中: H——土壤绝对含水率,%; 取样土壤质量,单位为克(g); mts 烘干后土壤质量,单位为克(g)。 4.4植物状况 4.4.1用文字说明草原类型、植被情况和主要牧草的生长发育期,对于种植牧草应说明其种植的行距。 4.4.2植物(牧草)自然高度和茎秆直径:牧草自然高度是牧草在自然状况下,从地面到牧草最高部 位(芒除外)的垂直距离。茎秆直径是指规定割茬高度处的直径。对于天然草场每点取30株,对于种 植草场每点取10株,求其平均值。 4.4.3倒伏程度: a)用文字说明倒伏面积占试验面积的多少,并在倒伏区内选有代表性的牧草测量其倒伏角。 角;对于自然高度在30cm以下的牧草,测量主茎秆顶部和基部连线与地面垂线的夹角。 c)倒伏角小于20°为不倒伏,20°~50°为中等倒伏,50°以上为严重倒伏。 4.4.4牧草含水率:每点取样不得少于100g,称其质量,然后在105℃恒温下烘干到质量不变为止, 再称其质量。按式(2)计算牧草含水率: H。= (2) mes 式中: H 牧草含水率,%; mes—取样牧草质量,单位为克(g); 烘干后牧草质量,单位为克(g)。 mcg 4.4.5鲜草产量、牧草植株密度、主要牧草所占比例、叶草比和产草量。每点取1m²,剪取规定割茬 高度以上部分,求出下列数据: a)鲜草产量:称出鲜草质量,求每平方米鲜草产量。 b)牧草植株密度:数出牧草根数,求每平方米牧草密度。 c)主要牧草所占比例:分别称出各类主要牧草的质量,求各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d)叶草比:取不少于100g的样品,将茎与花叶分开,禾本科牧草的叶鞘包括于茎内,穗包括于 叶内。豆科牧草的叶应包括小叶、小叶梗及叶托。烘干后分别称出茎与花叶的质量,按式(3) 计算叶草比: my B = ×100 (3) m; +my 式中: 一叶草比,%; 烘干后花叶部分质量,单位为克(g); my 烘干后茎秆部分质量,单位为克(g)。 mj e)产草量:折合成含水率为17%的每公项干草产量,按式(4)计算产草量: 2 JB/T9700—2013 Gsx =1 (4) 0.83 式中: Gsx一每公干草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²); -平均每平方米鲜草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kg/m²)。 gst 51 性能试验 5.1割草作业 5.1.1 试验时,往返行程各不少于两次,每次测两点。 5.1.2 实际割幅:测定相邻两次切割边缘的距离。 5.1.3割茬高度:在平放于地面上的1mX1m方框内,按对角线法选五点,以方框下平面为基准向上 测取割茬高度,每点测五根,求其平均值。 5.1.4草趟断面形状及每米草趟质量:在草趟横断面上,每隔10cm测一点高度,确定断面形状,并 取每米长的草趟称其质量。 5.1.5割后株长:对于天然草场每测点取30株以上,对于种植草场每测点取10株以上,测植株全长 (芒除外),求平均值。 5.2楼草作业 5.2.1试验时往返行程各不少于两次,横向楼草机应不少于三个草条。每次测三点。作业时应测定风 速、风向与机组前进方向的关系。 5.2.2实际楼幅:测定相邻两个楼幅边缘的距离。 5.2.3草条断面形状、每米草条重量:按5.1.4的方法测定,并求出平均高度,平均断面积。 5.2.4用文字说明草条的铺放质量。用式(5)式(8)计算草条密度、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5) 式中: P 各测点的草条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²); 各点的每米草条质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g/m); mt F- 各测点的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ZP P (6) n 式中: P——草条植株平均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²); 测定点数,单位为次。 n (P -P)2 (7) n-1 式中: S 一草条植株密度标准差,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²)。 JB/T9700—2013 S (8) P 式中: V- 一草条植株密度变异系数,%。 5.3动力指标测定 5.3.1测定要求 测定时,往返行程各不少于两次。圆捆打捆机,捡拾压垛机等在工作过程中功率变化较大的机具, 应在接近满载时测定。 5.3.2牵引式机具 5.3.2.1 牵引式机具总功率按式(9)计算: N, = N。 + N。+ N (9) 式中: N总功率,单位为千瓦(kW); N——牵引功率,单位为千瓦(kW); N一机械传动功率,单位为千瓦(kW); Ny" 液压传动功率,单位为千瓦(kW)。 5.3.2.2 牵引功率按式(10)计算: Pqv N. (10) 1000 式中: Pq 牵引力,单位为牛(N); 机组前进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5.3.2.3机械传动功率按式(11)计算; Mn. N. (11) 9549.3 式中: W 总传动轴转矩,单位为牛米(N·m); 总传动轴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ne 5.3.2.4 液压传动功率按式(12)计算: po Ny (12) 6×107 式中: p——液压工作压力,单位为帕(Pa); 液压工作流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 5.3.3悬挂式或自走式机具 悬挂式或自走式机具总功率按式(13)计算: N, = N。+ N, + Ns (13) 4

.pdf文档 JB-T 9700-2013 牧草收获机械 试验方法通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9700-2013 牧草收获机械 试验方法通则 第 1 页 JB-T 9700-2013 牧草收获机械 试验方法通则 第 2 页 JB-T 9700-2013 牧草收获机械 试验方法通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1 23:08: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