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43.040.50 OC T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258—2013 代替QC/T258—1998 汽车车轮 螺母座强度试验 Vehicle wheelsNut seat strength tests (ISO 15172:2005(E), Road vehicles—Wheels—Nut seat strength tests, M0D)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刮涂质辣数码查真伤 QC/T2582013 目 次 前言 IⅡI 范围· 1 试验程序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对于承压面的建议 QC/T258—2013 前言 本标准依照C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15172(E):2005《道路车辆一车轮一螺母座强度试验》。为了便于使用,本 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 一增加了本标准前言。 本标准代替QC/T258—1998《轿车钢制车轮螺母座刚度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QC/T258一1998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改变了标准名称,由《轿车钢制车轮螺母座刚度要求及试验方法》改为《汽车车轮 螺母座 强度试验》; 扩大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螺母座呈凸起形状的汽车车轮; 删除了原标准中2“引用标准”; -删除了原标准中3“螺母座刚度试验要求”; -增加了2.3“试验设备”; -删除了原标准中5“试验方法”,增加了2.4“强度试验程序”; 删除了原标准中6“试验条件”; 删除了原标准中7“重复试验”;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 本标准与IS015172:2005(E)的主要差异如下: -改变了标准名称,由《道路车辆一车轮一螺母座强度试验》改为《汽车车轮螺母座强度试验》; 重新划分了2.4.1“变形试验的标准结构”,将2.4.1划分为2.4.1.1"变形试验程序”、2.4. 1.2“性能要求”和2.4.1.3“推荐的变形试验载荷”; 增加了2.4.1.3“推荐的变形试验载荷”; 重新划分了2.4.2“屈服强度试验的标准结构”,将2.4.2划分为2.4.2.1“屈服强度试验程 序”与2.4.2.2“性能要求”; 增加2.4.2.2“性能要求”。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世江、莫斌清 I QC/T258—2013 汽车车轮 螺母座强度试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轮螺母座强度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螺母座呈凸起形状的汽车车轮 2试验程序 2.1概述 本试验的原理是施加一个轴向载荷到螺母座上,并确定螺母座的永久变形。此外,还规定了一 种测试屈服强度的试验。 2.2试验用车轮 只能使用经过完整加工工序(包括所有涂层工序)并还未经过使用的新车轮。 2.3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具有一个与车辆轮毂尺寸相同(见图1)的刚性平面,该平面能够支承整个车轮的安 装区。该设备应提供一个坚硬的(HRC最小值为45)压头,或设计形状与螺母座外形相匹配的加载 装置,且其接触面积不小于车轮规定的螺母座接触面积。压头或加载装置应提供一个经过测量的, 非旋转的轴向力F。该轴向力F垂直于支撑平面。F应取决于将车轮安装到轮毂上时所使用的紧 固件的类型。一次只能对一个车轮螺母座进行加载。除加载设备外,还要求有测量螺母座变形或压 头行程的装置。 F一试验载荷;H一螺母座测量高度;1一压头;2一螺母座;3一支撑面 图1加载装置示意图 2.4强度试验程序 2.4.1变形试验。 2.4.1.1 变形试验程序: QC/T258—2013 将试验车轮放在加载设备上,使压头轴线与螺母座轴线重合; a) b) 将螺母座施加载荷F。(0.6×F),并测出螺母座的测量高度H。; c) 施加一个载荷F并保持15s; (P 降低载荷至F。,测出螺母座的测量高度H; e) 重复步骤c)和d)5次,测出每次在载荷为F。时螺母座的测量高度H,; (J 对车轮的每个螺母座重复进行步骤a)到e)。 2.4.1.2 性能要求: a) 螺母座不应出现新的裂纹; b) 高度差(H,-H。)不应超过0.6mm; ) 高度差(H,-H。)不应超过0.8mm。 2.4.1.3 推荐的变形试验载荷: 推荐的变形试验载荷见表1。 表1# 推荐的变形试验载荷 紧固件尺寸 Fo,kN F,kN M10 ×1.25 9.8 16. 4 M12 ×1.25 M12 ×1.5 18.7 31.1 1/2 20 M14 ×1.5 18.7 31.1 9/16 -18 2.4.2屈服强度试验。 2.4.2.1屈服强度试验程序:将一个新的试验车轮放在加载设备上,使加载设备的轴线与螺母座轴 线重合。施加载荷到单个螺母座上,直到螺母座破坏或开裂。记录破坏或开裂前的最大载荷。对每 个螺母座进行试验,但是不要在每两个相邻的螺母座上进行试验。因此,需要2个或更多的车轮才 能完成对车轮的评估。 2.4.2.2性能要求:破坏或开裂前的最大载荷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值。 表2屈服载荷 紧固件尺寸 屈服载荷,kN M12 ×1.25 M12 ×1.5 35 1/2 20 M14 ×1.5 44 9/16-18 QC/T258—201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对于承压面的建议 当下列要求被满足或超过时,屈服强度试验和变形试验的可重复性最好。建议使用外加作用力 来预测由最大切应力(Tresca)标准给出的临界值下的屈服。在临界值状态下,双头螺栓张力和螺母 扭矩所产生的外加作用力的总和等于螺母座材料的屈服点。外加作用力是主应力的一个保守估计 值。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双头螺栓张力会在螺母座上产生一种压应力。螺母座平均半径和承压面积 的术语见图A.1。 a一承压面;b一螺母座平均半径 图A.1平均半径和承压面积的术语 表A.1和表A.2给出了典型假定特性的B,值。利用下列公式计算用其他特性材料产生的车轮 承压面面积: B, = [T, + (T,/R)]/Y 式中: B—承压面面积; T——双头螺栓张力; T.——施加的扭矩; R一螺母座的平均半径; 一材料的抗屈强度。 QC/T258—2013 表A.1利用应力差计算的钢轮最小承压面面积 mm 施加的扭矩,N·m 双头螺栓张力,N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2000 92.7 97.5 102.3 107.0 111.8 116.6 121.3 126.1 16000 109.3 114. 1 118.9 123.6 128.4 133.2 137.9 142.7 20000 125.9 130.7 135.5 140.2 145.0 149.8 154.5 159.3 24000 142.5 147.3 152.0 156.8 161.6 166.4 171.1 175.9 28000 159.1 163.9 168.6 173.4 178.2 183.0 187.7 192.5 该计算假设一个典型的低碳钢车轮材料最小屈服为241MPa,螺母座平均直径是17.4mm。 表A.2 利用应力差计算的铝轮最小承压面面积 mm2 施加的扭矩,N·m 双头螺栓张力,N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2000 185.0 194.1 203.2 212.3 221.4 230.5 239.6 248.7 16000 219.3 228.4 237.5 246.6 255.7 264.8 273.9 283.1 20000 253.6 262.7 271.9 281.0 290.1 299.2 308.3 317.4 24000 288.0 297. 1 306.2 315.3 324.4 333.5 342.6 351.7 28000 322.3 331.4 340.5 349.6 358.7 367.8 377.0 386.1 该计算假设一个典型铝车轮材料最小屈服为116.5MPa,螺母座平均直径是18.85mm。

.pdf文档 QC-T 258-2013 汽车车轮 螺母座强度试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C-T 258-2013 汽车车轮 螺母座强度试验 第 1 页 QC-T 258-2013 汽车车轮 螺母座强度试验 第 2 页 QC-T 258-2013 汽车车轮 螺母座强度试验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17:38: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