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SAASS B 05 团体 标准 T/SAASS 222—2025 黄色金针菇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simplified cultivation of Yellow Flammulina velutipes 2025 - 08 - 06发布 2025 - 08 - 06实施 山东农学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AASS 222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山东泰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农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山东泰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济宁利马菌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鸿鑫农业科技有 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发智 慧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山东职业学院、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台儿 庄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江苏安惠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合和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小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城口县松坤菌草科 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彬 、姚强、陈晶瑜、钱雯婕、张广龙、司洪宇、黄千军、刘树云、韩晴、黄 春燕、杜炎、王帅帅、王志方、韩晓荷、赵宇斌、汤帅、刘超、李青峰、刘青、安邦、段淑萍、陶保振。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AASS 222 —2025 1 黄色金针菇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色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 var. flavida )轻简化栽培的菇房建设、接种 前准备、接种培菌、出菇管理、采收与立袋转潮、分选与贮运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黄色金针菇的工厂化栽培和季节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37671 金针菇菌种 NY/T 749 绿色食品食用菌 NY/T 1934 双孢蘑菇、金针菇贮运技术规范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 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菇房建设 场地选择 菇房选址应远离畜禽场、垃圾堆、化工厂和人流密集区域(距离 1 km以上),优先选择交通便利、 水电供应稳定、水源洁净、地势高且排水良好、周边无污染源的场所。 建筑规格 菇房单间栽培面积控制在 15 m×7 m以内。外部采用钢结构,高度 8.5 m,屋面坡度小于 10°;内部 墙体使用聚苯乙烯泡沫板,高度 6.5 m;地面采用水泥硬化处理。采用达标厚度与性能的保温材料,做 好缝隙处理,配温度监测与调温设备,确保温度波动 不高于±2℃。 内部设施 菌架宽度 15 cm~20 cm,层距30 cm~50 cm,可卧放 3层~4层菌袋。菇房内设置多层床架,床架间留 80 cm~120 cm宽操作道,床架四周与墙间隔 60 cm~80 cm宽走道。屋面设合理 比例透光板,不足时配可 调LED灯,按生长阶段控光照时长与强度防直射。通过密封连接部位、设双重门与防鼠板、装防虫网及 密闭阀门,实现菇房全方位封闭防侵入。清洁周边环境、灭菌基质,定期用多种方式消毒,规范人员物 品管理并安装诱虫灯。 5 接种前准备 菌种准备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AASS 222 —2025 2 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优先选择具备良好生长性能、抗病性和环境适应性的黄色金针菇主栽品 种。该品种形态特征为:菌盖淡黄色、圆形,直径 10 mm~18 mm,厚3 mm~6 mm;菌柄长 14 cm~20 cm, 上端黄白色,基部浅黄色。菌种质量 应符合GB/T 37671 的要求。 培养基要求 培养基原料选择具有充足的营养成分 ,简单易获取的原料,要求原料新鲜、干燥、无霉变、无虫蛀。 自行配置培养基时,栽培基质和水源 应符合NY 5099、NY/T 1935 和GB 5084的要求。主料采用棉籽壳、 木屑,辅料包含麸皮、玉米粉、白糖、石膏、蔗糖、碳酸钙等。拌料时将含水量控制在 63%左右,pH值 调节至6.0~6.5。具体配方如下 (以下比例均为质量百分比, w/w): a) 配方一:棉籽壳 60%,杂木屑 10%,麸皮10%,糠10%,玉米粉 7%,石膏粉 1.5%,石灰粉 1.5%。 此配方含氮量低,适合提早制作栽培袋,可降低高温期料袋酸化风险和制袋污染率,利于菌 袋提早开袋形成菇蕾。 b) 配方二:棉籽壳 47%,杂木屑 12%,麸皮10%,糠10%,玉米粉 10%,棉籽饼 8%,石膏粉 1.5%, 石灰粉1.5%。该配方通过增加氮素营养,可实现高产 。 装袋要求 装袋需选用厚度 不低于0.04 mm的耐高温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袋长 40 cm~45 cm、直径15 cm~20 cm,装料时松紧度均匀(以手按袋面略有弹性为宜),装料高度距袋口 8 cm~10 cm,袋口折叠密封后用 专用塑料绳扎紧,扎口处预留 1 cm~2 cm空隙,装袋过程中避免塑料袋破损,破损袋需立即更换。装袋 后,根据原料及设备具体情况选择灭菌方式。 灭菌 灭菌方式可选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常压灭菌遵循“攻头、保尾、控中间”原则,当料温达到 100℃ 时,保持 10 h~12 h。灭菌结束后,待袋温降至 80℃以下出锅,迅速移至已消毒的冷却室。高压灭菌在 121℃、0.14 MPa~0.15 MPa条件下,保持 2 h~2.5 h。灭菌完成后进入冷却室冷却,待料袋内温度冷却 至27℃以下,方可移入接种室(无菌室)进行接种。 6 接种培菌 接种操作 灭菌后的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时确保菌种成块接入,打孔深度 1.5 cm~ 2 cm,原种露出 1/3在菌袋外。 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菌袋移入培养室,约 24 h菌丝开始萌发。在 20℃~25℃室温下培养, 40 d~50 d菌丝可长 满菌袋。培养期间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 60%左右,保持黑暗环境,每天通风 30 min;当环境温度高于 25℃ 时,加强通风降温,维持培养室良好通风,防止杂菌污染。 7 出菇管理 开袋搔菌 将接种后的菌袋移至弱光培养室,温度控制在 18℃~25℃,实时监测料温并保持适宜范围(金针菇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 23℃~25℃)。接种培养 25 d~30 d,当菌丝生长至基质 2/3处时开袋。拉直筒袋后 下折,用搔菌匙去除老菌种,轻划表面菌皮(避免过度操作),去除袋口封纸和塑料膜,用搔菌钩清理 菌袋表面菌膜和残存老菌种。随后喷水保湿,封住袋口,将环境湿度保持在 85%~95%,增加通风和散射 光刺激,约 7 d可形成菇蕾。 卧袋催蕾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AASS 222 —2025 3 搔菌后将菌袋横放,卧式堆垛 3层~5层 (袋口同向) ,行间距 10 cm。在20℃~23℃环境下培养, 3 d~ 5 d后,待表面菌丝形成白色棉状物时进行催蕾。将空气相对湿度提升至 85%~90%,早晚打开通气窗, 利用自然温差促进菇蕾形成。 立袋出菇 7.3.1 子实体初期:子实体长出后,温度控制在 8℃~1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90%~95%,缓慢通风 换气促进菌柄生长(出菇适宜温度为 10℃~12℃)。当菇蕾长至 0.5 cm~1 cm时,进行光照抑制,调 控温湿度促进金针菇生长。 7.3.2 子实体中期:幼菇长到 4 cm~5 cm时,将菌袋立起单层平面摆放(每行 10袋~12袋),四周 预留50 cm过道。保持温度 13℃~16℃,密切观察子实体湿度,及时喷水保湿。 7.3.3 子实体后期:经过 5 d~7 d抑制期管理,子实体长到 8 cm~10 cm时,拉直菌袋并盖膜,提高二 氧化碳浓度,遮光培养,促进菌柄伸长,抑制菌盖增大。 倒袋养菌 在菌丝培养阶段,每 7 d~10 d进行一次倒袋操作。倒袋时轻拿轻放,避免菌袋破损,将菌袋上下、 内外位置互换,确保各菌袋受光、温度均匀。同时检查菌袋外观,剔除污染、破损的菌袋,对袋内菌丝 生长情况进行记录,若发现菌丝生长缓慢或不均匀,及时调整培养室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养菌期间 保持弱光环境,温度稳定在 23℃~25℃,促进菌丝均匀健壮生长。 病虫害防治 每周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0.1%高锰酸钾喷洒场地,同时保持通风降湿以防病害滋生;日常要每日 检查菌袋和子实体,发现杂菌污染或虫害迹象需立即隔离染病袋;安装 40目防虫网,每 10 ㎡设置1块粘 虫板诱杀成虫,少量杂菌污染可用 75%酒精擦拭处理;病害严重可喷施 50%异菌脲1000倍液

.pdf文档 T-SAASS 222-2025 黄色金针菇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SAASS 222-2025 黄色金针菇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T-SAASS 222-2025 黄色金针菇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T-SAASS 222-2025 黄色金针菇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35: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