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40 CCS A 039 T/NAIA 团 体 标 准 T/ NAIA 0386—2025 六盘山区中华蜜蜂人工移虫育王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queen rearing by grafting larvae in the Liupanshan Area for Apis cerana cerana 2025-06- 03发布 2025-06- 15实施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386—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规定 编写。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 固原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 李勇、谢建亮、张瑞、罗应国、李矞、杨春莲、苏萍、王龙、丁宝隆、孙 亚琼、王晓琴、李萍、张恒瑜、李毓华、王虹、李伟弘、马惠东、梁元元、赵满飞、徐国均、李江 红。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386—2025 1六盘山区中华蜜蜂人工移虫育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六盘山区中华蜜蜂人工移虫育王技术的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交尾群的组织与管 理、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六盘山区中华蜜蜂人工育王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68 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DB64/T 1938中华蜜蜂林下饲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人工育王 Artificial queen-rearing 用人工的方法诱导蜂群培育新蜂王的技术。 3.2 种用群 Breeding bee colony 为人工育王提供种用雄蜂、卵或小幼虫的蜂群。 3.3 育王群 Queen-rearing bee colony 用于哺育王台幼虫的蜂群,又称哺育群。 3.4 交尾群 Mating bee colony 放置成熟王台,供处女王生活和交尾的蜂群。 4 准备工作 4.1 种用群的选择和组织 4.1.1 父群选择和雄蜂培育 4.1.1.1 父群选择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386—2025 2通过 1周年以上对蜂群采集力和生产性能的观察和比较 ,选择具有采集力强 、高产蜂蜜 ,分蜂 性弱,群势强,抗病力强,迁飞性弱、性情温顺、护脾能力强等性状的蜂群作为雄蜂培育种用群 。 4.1.1.2 父群管理要点 父群蜂脾相称或蜂稍多于脾 ;饲料充足、 低温季节适度保温和奖励饲养 ;靠近雄蜂脾的蜂路适 当放宽距离 至12~15cm;应保持群势强盛和蜜粉充足。 4.1.1.3 种用雄蜂的培育 人工育王移虫前 20d在父群培育雄蜂, 同时割除场内非父群雄蜂封盖子 ;可用特制的雄蜂巢础 修造雄蜂脾,也可将工蜂巢础装在巢框的上部,雄蜂巢础装在下部, 修造成组合巢脾 ;培育雄蜂时 可用框式隔王栅把蜂王控制在雄蜂脾上。 4.1.2母群选择和管理 4.1.2.1 母群选择 通过 1周年以上的观察和比较 ,全面衡量其生物学特性和生产能力 ,选择具有抗病力和产卵力 强、分蜂性弱、维持强群,且蜂王表现为体宽腹大等性状的蜂群作为母群。 4.1.2.2 获取大卵的方法 在移虫前 8~10d,将母群的蜂王用框式隔王栅限制在巢箱的中部 ,迫使蜂王减少产卵 。在移虫 前4d,在此区插入 1张中间只有 200~300个空巢房的新封盖子脾或幼虫脾供蜂王产卵。 4.1.2.3 母群管理要点 母群应有充足蜜粉饲料 、较多的哺育蜂和良好的保温条件 ,且工蜂哺育力强 。母群巢内应保持 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 4.1.2.4 引进母本 同一生态环境(生境相同, 海拔高差 300m内) 100km的范围内引入引进蜂群(蜂王或卵脾) 作为母本。 4.2 移虫育王所需设备 准备所需育王框 、移虫针、熔蜡壶、台基、盛水盆。如无塑料台基 ,可人工蘸制蜂蜡台基 ,准 备中蜂移虫用台基棒。 5 人工移虫育王的操作步骤 5.1 小幼虫的准备 育王时移用 12~24h的小幼虫。 5.2 育王群的组织 移虫前 1~2d应该组织好哺育群 (群势在 6框以上) 。在育王时应该用隔王栅将哺育群分为有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386—2025 3王区和无王区两部分 ,将育王框放到无王区培育蜂王 ,育王框应该放在小幼虫脾之间 (见附录 A)。 5.2.1 蘸制蜂蜡台基 将赘脾等新蜡放入熔蜡壶内加热熔化后置于 75~90 ℃热水中, 把台基棒直立浸入蜡液 10mm 深处 2~3秒,立即取出冷却再浸入, 反复 2~3次,可使台基从上到下逐渐增厚,最后浸水冷却 , 手指轻旋脱下。 5.2.2 台基粘装 将人工台基用熔蜡 每隔 2~3cm均匀粘在育王框的台基条上,台基下垫小竹片蘸熔蜡加厚,以 免割台时损坏。 中蜂育王框上一般选留 15~20个王台。 5.2.2 台基修整 粘装好台基的育王框放入哺育群中由工蜂自行进行清理修台, 蜂蜡台基在蜂群中 2~3h,修整 加工成台口略微收口时,即可取出准备移虫; 塑料台基需要在蜂群中修整 24h。 5.3 移虫 5.3.1 移虫条件 5.3 .1.1 移虫应在气温 20~30℃,相对湿度 70~85%的室内进行。 5.3 .1.2 如果在室外移虫,应选择晴暖无风的天气,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3.2 移虫步骤 5.3.2.1 从母群中提出事先准备好的供移虫的小幼虫脾,从哺育群中提出修整好的育王框。 5.3.2.2 挑选 12~18 h以内、有光泽、底部乳浆充足的小幼虫,用移虫舌伸人台基底部中间。 5.3.2.3 移虫时,移虫舌沿巢房壁插入房底 ,使舌端插在幼虫和巢房底之间 ,待移虫舌舌尖越过虫体 后再沿房壁原路退回,即可托起小幼虫。 5.3.2.4 将其送入台基中部,然后压下推杆,移虫舌从反方向推出。 5.3.2.5 移虫过程中,应保持小幼虫浮在王浆表面上的自然状态( 见附录 B)。 5.4 移虫后管理 5.4.1 从移虫的前 2~3d开始,对育王群每天傍晚连续奖励饲喂,直到王台全部封盖。外界粉源不 足时要补充蛋白质饲料。育王框两侧的蜂路应缩小成单蜂路。 5.4.2 移虫后第 2d提出育王框检查幼虫是否接受,切忌震动育王框。 5.4.3 第6d检查王台封盖情况,淘汰小的、歪斜的和未封盖的王台。 5.4.4 第8d查看可用王台数量,计划组织交尾群的数量。 6 交尾群的组织与管理 6.1 交尾群的组织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386—2025 46.1.1 交尾群一般 2~3框,群势较强的交尾群, 应在诱入王台前 1d午后进行, 保持 18~24h的无 王期。 6.1.2 组织交尾群由 一框粉蜜脾和 1~2张带有幼蜂的封盖成熟子脾组成。 6.1.3 交尾群中群势在 1框以上。 6.2 成熟王台提取和诱入 成熟王台须在蜂王出房 前1~2d诱入交尾群。直接用小刀将王台从育王框上割下诱入交尾群 , 诱入过程中王台始终保持自然的垂直方向,将王台放置在靠近子

.pdf文档 T-NAIA 0386-2025 六盘山区中华蜜蜂人工移虫育王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NAIA 0386-2025 六盘山区中华蜜蜂人工移虫育王技术规程 第 1 页 T-NAIA 0386-2025 六盘山区中华蜜蜂人工移虫育王技术规程 第 2 页 T-NAIA 0386-2025 六盘山区中华蜜蜂人工移虫育王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32:4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