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ICS 13.040.20 CCS N 772 团 体 标 准 T/NAIA 0385-2025 环境空气 甲醇的测定 溶液吸收-氢火焰气相色谱法 Ambient air—Determination of methanol —Solution absorption-hydrogen flame gas chromatography 2025-05-26发布 2025-05-30实施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发 布 发布T/NAI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385-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张瑞、李娜、姚建华、马小龙、李科伟、王英超、张小飞、孔德峰、宋雯、 周文瑞、张冰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385-2025 1环境空气 甲醇的测定 溶液吸收 -氢火焰气相色谱法 警告:实验中使用的甲醇标准样品具有毒性, 试剂配制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操作时应按要 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吸入呼吸道或接触皮肤和衣物。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甲醇的溶液吸收 -氢火焰气相色谱法。 本文件适用于 环境空气 和无组织废气 中甲醇的测定。当使用 5 mL 吸收液, 采样体积为 20 L 时,测定空气中甲醇 的检出限为 0.05 mg/m3 ,测定下限为 0.20 mg/m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 664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方法原理 空气中甲醇被纯水吸收后 ,样品通过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 ,流出色谱柱的甲醇由氢火焰离子化 检测器( FID)测定。以色谱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峰面积)定量。 5 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5.1实验用水 二次蒸馏水或纯水设备制备的水 。实验用水中目标化合物浓度须低于方法检出限 ,否则应进行 预处理,可通过加热煮沸 15 min 后加盖冷却 ,或者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的方式去除实验用水中的 甲醇干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385-2025 25.2 甲醇标准溶液( 1000 μg/mL):购买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溶液物质。 5.3 甲醇标准使用液( 10 μg/mL):准确吸取 1.0 mL甲醇标准溶液( 5.2)于100 mL容量瓶中,用 实验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 。 5.4 载气:高纯氮气 (≥99. 99 %)。 5.5 燃烧气:氢气( ≥99. 99 %)。 5.6 助燃气:空气,用净化管净化。 6 仪器与设备 6.1 气相色谱仪: 配有 FID检测器。 6.2 色谱柱: 30 m×250 um×0.25 um,柱内填充涂附 15% PEG-6000 的101白色担体( 80~100目) 或具有同等性能柱子。 6.3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 0.1~1L/min,应具有保温装置。 6.4 气泡吸收管: 10 mL气泡吸收管,用于短时间采样。 6.5 微量注射器: 10-1000 μL。 6.6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 7 样品 7.1 样品采集与保存 7.1.1 点位布设及现场监测要求参照 HJ 194、HJ 664及HJ/T 55相关规定执行。 7.1.2 短时间采样: 采用串联 2只各装5 mL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以 0.4 L/min的流量采气 45~60 min。气泡吸收管的纯水若有挥发, 采样后应补充至 5 mL。 7.1.3 现场空白:将装有吸收液的采样管带到采样现场,除了不采气之外,其他环境条件与样品相 同。每次采集样品,都应采集至少一个现场空白样品。 7.1.4 甲醇是挥发性有机物,天热时吸收管应浸在冰盐水浴中。采集样品后应尽快分析,如不能及 时分析, 可于冰箱中 4℃冷藏, 7d内分析完毕。 8 分析步骤 8.1 参考色谱条件 进样口温度: 200 ℃ 柱温: 60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385-2025 3检测器温度: 250 ℃ 载气:氮气流量 25 mL/min 燃气:氢气流量 40 mL/min 助燃气: 空气流量 400 mL/min 进样量: 10 μL 8.2 校准 8.2.1 校准曲线的绘制 取7支 10 mL 具塞比色管 ,按表 1配制校准系列 。 表 1 甲醇校准系列 序号 0 1 2 3 4 5 6 甲醇标准溶液 mL 0 0.5 1.0 2.0 3.0 4.0 5.0 吸收液 / mL 10.0 9.5 9.0 8.0 7.0 6.0 5.0 甲醇含量 / μg 0 5 10 20 30 40 50 用微量注射器各取 10 μL标样,进行色谱分析,以峰面积对甲醇含量( μg),绘制标准曲线 。 8.2.2 标准色谱图 在本文件给出的色 谱分析参 考条件( 8.1)下,毛细管柱上标准色谱图见图 1。 图1 参考标准色谱图 8.3 样品测定 8.3.1 短时间采集的样品( 1 h以内): 将吸收管中的样品溶液移 入10 mL比色管中 ,用少量吸收液 洗涤吸收管 ,洗液并入比色管中并稀释至标线 ,以下步骤同校准曲线的绘制 。 8.3.2 定性分析 根据保留时间定性。 8.3.3 定量分析 根据校准曲线计算目标组分的含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385-2025 48.3.4 空白试验 现场空白和实验室空白样品与已采样的样品同批测定,分析步骤同测定( 8.3)。 9 结果计算和表示 气体中目标化合物 的质量浓度 ,按式(1)计算: ndVW WW0 2 1 2ρ  ...................... ........................................... (1) 式中: ρ——气体中被测组分浓度 ,mg/m3 ; W1——由校准曲线计算的 第一支气泡吸收管中 被测组分 的含量,μg; W2——由校准曲线计算的 第二支气泡吸收管中 被测组分的 含量,μg; W0——由校准曲线计算的空白管中被测组分的 含量,μg; Vnd——标准状态下 (101.325 kPa,273.15K)的采样体积 ,L。 测定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数平均值 的20%。 平行样品相对偏差≤ 20 %。 11 质量控制 11.1采样前应检查采样系统的气密性 ,用皂膜流量计进行流量校准 。采样流量的相对误差应小于± 5%。 11.2 实验室空白测定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现场空白测定结果应低于测定下限 。否则,应查找原 因或重新采集样品。 11.3 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应 ≥ 0.995。 11.4 每批样品分析时应带一个中间浓度校核点 ,中间校核准点测定值与校准曲线相应点浓度的相对 误差应不超过 20%。若超出允许范围 ,应重新配制中间浓度点标准溶液 ,若还不能满足要求 ,应重 新绘制校准曲线。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NAIA 0385-2025 环境空气 甲醇的测定 溶液吸收-氢火焰气相色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NAIA 0385-2025 环境空气  甲醇的测定 溶液吸收-氢火焰气相色谱法 第 1 页 T-NAIA 0385-2025 环境空气  甲醇的测定 溶液吸收-氢火焰气相色谱法 第 2 页 T-NAIA 0385-2025 环境空气  甲醇的测定 溶液吸收-氢火焰气相色谱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32: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