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00.01 B 17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153.2—2013 代替NY/T1153.2—2006 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 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第2部分:农药对白蚁毒效传递的室内测定 Efficacy test method and evaluation of insecticides for termite control for pesticide registration Part 2 : Method of laboratory efficacy test for pesticide toxicity transmission between termites 2013-05-20发布 2013-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1153.2—2013 前言 NY/T1153《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为系列标准。 第1部分:农药对白蚁的毒力与实验室药效; 第2部分:农药对白蚁毒效传递的室内测定; —第3部分:农药土壤处理预防白蚁; ——第4部分:农药木材处理预防白蚁; ——第5部分:饵剂防治白蚁; 一第6部分:农药滞留喷洒防治白蚁; 第7部分:农药喷粉处理防治白蚁。 本部分是《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NY/T1153.2--2006《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第2部分:农药 对白蚁毒效传递的室内测定》。 本部分与NY/T1153.2—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订了标题,由毒力传递改为毒效传递的室内测定; 修订了术语和定义,删除原术语,增加接触传递和胃毒传递定义; 修订了供试白蚁种类,删除了散白蚁属; -增加了供试药剂条款,为粉剂或饵剂; 一修订了测试条件,湿度由(70士5)%改为(80士5)%; 修订了测定方法,分为接触传递测定和胃毒传递测定; -删除了现场试验内容; 修订了药效评价指标,由传递次数调整为二次中毒白蚁死亡数。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全国白蚁防治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宋晓刚、朱春雨、张文君、王晓军、吴新平、李贤宾、曹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T1153.2--2006。 I NY/T1153.2—2013 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第2部分:农药对白蚁毒效传递的室内测定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白蚁防治剂对白蚁毒效传递的室内药效测定的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农药登记白蚁防治剂对白蚁毒效传递的室内药效的测定和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接触传递 contacttransmission 白蚁个体接触到药剂后,通过身体接触将药剂传递给同一巢群其他个体的毒性传递方式。 2. 2 胃毒传递stomachtransmission 白蚁工蚁取食饵剂后,通过交哺行为和食户行为将药剂传递给同一巢群其他个体的毒性传递方 式。 3试验方法 3.1供试白蚁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formosanusShiraki健康、个体均匀一致的工蚁和兵蚁 试验用白蚁应在室内用马尾松木块饲养1周以上,试验时应称重,记录每克白蚁的个体数。 3.2供试药剂 粉剂或饵剂。 3.3测试条件 温度:(27±1)℃;湿度:(80±5)%。 3.4仪器设备 3.4.1烧杯。 3.4.2培养皿。 3.4.3移液管。 3.4.4指形管。 3.4.5分析天平(精确到0.1mg)。 3.5试验步骤 3.5.1试验装置及准备 试验装置采用2个内径50mm、高50mm的玻璃或PVC圆杯,在离底部5mm的部位用内径6mm、 长50mm的玻璃管或软管连接(图1)。 试验前,在试验装置的2个圆筒内,分别铺放过250μm筛厚5mm的细沙或蛭石,并加水湿润。 1 NY/T1153.2—2013 单位为毫米 图1白蚁药效传递室内试验装置 3.5.2白蚁染色处理 将直径为90mm的滤纸浸人0.5%中性红水溶液(需现配现用)中,10s后取出,置于直径为90mm 的培养血内,供白蚁取食48h。 3.5.3测试方法 3.5.3.1接触传递的测定 在试验装置的A圆杯内放人100头工蚁、兵蚁10头和一片1cm²滤纸。24h后,用分析天平准确 人指形管内,轻轻转动指形管,让所有白蚁个体体表粘上药粉。选择10头粘有药粉的白蚁引人试验装 置的B圆杯内。对照组则引入10头未经处理的工蚁。 用细纱网或有针孔的铝箔将试验装置的圆杯盖住,然后将试验装置移人测试条件下的恒温恒湿培 养箱内。每隔24h,观察、记录未染色白蚁工蚁的死亡数,白蚁兵蚁的死亡数不进行统计。试验处理组 白蚁工蚁死亡数连续3d不再变化时,试验结束。 每处理设3个重复。当对照组的工蚁死亡率超过10%时,测试应重新进行。 3.5.3.2胃毒传递的测定 在Φ90mm的培养Ⅲ底部,铺放处理过的10g细沙或5g蛭石,并加水湿润。中央放一块直径为30 mm、厚度为2mm的玻璃片,在玻璃片中央放置0.5g饵剂。在培养皿内放人100头健康的白蚁工蚁, 让白蚁自由取食饵剂。24h后,将活动正常的50头白蚁,移至另一清洁、垫有湿润滤纸且放有50头工 蚁、5头兵蚁的培养皿(90mm)内,将培养皿盖上盖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内饲养。每隔24h,观察、记录 白蚁工蚁的死亡数,白蚁兵蚁的死亡数不进行统计。试验处理组白蚁工蚁死亡数连续3d不再变化时试 验结束(根据药剂特性,可延长观察时间)。 设3个重复,以马尾松木块为空白对照。当空白对照组工蚁死亡率超过10%时,测试应重新进行。 4结果计算 4.1死亡率计算公式 按式(1)计算死亡率,以百分率(%)表示。 M、 X100 (1) N 式中: P一一死亡率,单位为百分率(%); M-—死亡工蚁个体数; N——供试工蚁总虫数。 2 NY/T1153.2—2013 P,-Po X = X100 (2) 1Po 式中: X-—校正死亡率,单位为百分率(%); P,——处理组供试工蚁死亡率; P。-—对照组供试工蚁死亡率。 4.2平均死亡率的计算公式 用式(3)计算平均死亡率,以百分率(%)表示。 ZP. Pa = X100... (3) N. 式中: P。——平均死亡率,单位为百分率(%); N。—处理组数。 5 药效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见表1。 表1评价指标 传递方式 合格 不合格 接触传递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胃毒传递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6 试验结果与报告编写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写出正式试验报告,并列出原始数据。 3 NY/T1153.2—2013 P,-Po X = X100 (2) 1Po 式中: X-—校正死亡率,单位为百分率(%); P,——处理组供试工蚁死亡率; P。-—对照组供试工蚁死亡率。 4.2平均死亡率的计算公式 用式(3)计算平均死亡率,以百分率(%)表示。 ZP. Pa = X100... (3) N. 式中: P。——平均死亡率,单位为百分率(%); N。—处理组数。 5 药效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见表1。 表1评价指标 传递方式 合格 不合格 接触传递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胃毒传递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6 试验结果与报告编写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写出正式试验报告,并列出原始数据。 3 NY/T1153.2—2013 P,-Po X = X100 (2) 1Po 式中: X-—校正死亡率,单位为百分率(%); P,——处理组供试工蚁死亡率; P。-—对照组供试工蚁死亡率。 4.2平均死亡率的计算公式 用式(3)计算平均死亡率,以百分率(%)表示。 ZP. Pa = X100... (3) N. 式中: P。——平均死亡率,单位为百分率(%); N。—处理组数。 5 药效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见表1。 表1评价指标 传递方式 合格 不合格 接触传递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胃毒传递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处理组白蚁工蚁的平均死亡率<95% 6 试验结果与报告编写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写出正式试验报告,并列出原始数据。 3

.pdf文档 NY-T 1153.2-2013 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第2部分 农药对白蚁毒效传递的室内测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1153.2-2013 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第2部分 农药对白蚁毒效传递的室内测定 第 1 页 NY-T 1153.2-2013 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第2部分 农药对白蚁毒效传递的室内测定 第 2 页 NY-T 1153.2-2013 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第2部分 农药对白蚁毒效传递的室内测定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12:08: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