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地方标准 DB 64/T 931--2013 日光温室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2013 12- 17发布 2013-12-17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4/ T 931-2013 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i.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所、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冬艳、冯海萍、曲继松、张丽娟、杨常新、杨子强。 DB64/ T 931---2013 日光温室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秸秆还田方式、还田时期、秸秆种类和还田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日光温室秸秆还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3还田方式 :3.1直接还田 将秸秆粉碎后翻压到土壤中,充分翻拌,使秸秆均匀分布在5cm~25cm士层中。 3.2堆腐还田 将秸秆粉碎后,添加尿素或鸡粪、微生物发酵剂混匀,酒水拌湿后覆盖薄膜堆肥,腐熟后翻压还田。 还由时期 在日光温室两茬作物之间的休闲期进行。 5秸秆种类 就近选择当地丰富的可以利用的作物秸秆,如:小麦秸秆、麦壳、水稻秸秆、稻壳、玉米秸秆、玉 米芯、黄豆杆。 6 还田技术 6.1清洁温室 前茬蔬菜拉后,及时清除所有植株、地膜等残体,彻底清洁温室。 6.2秸秆粉碎 DB64/ T 931-2013 利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麦秆、稻秆、玉米杆、黄豆杆)粉碎成2cm5cm丝状碎段备用,麦壳、稻 壳直接使用。 6.3还田数量 粉碎后的麦秆、稻秆、玉米杆、黄豆杆还田适宜数量为:1500kg~2000kg/667m;稻壳和麦壳还田 适宜数量为:2500kg~3500kg/667m。 6.4秸秆翻压 6.4.1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后,每100kg秸秆添加2kg尿素和秸杆专用发酵剂,秸秆发酵剂宜选择不 需要激活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如果是液体微生物菌剂,每1000kg秸秆使用250g发酵剂,如果是粉末状 微生物菌剂,每1000kg秸秆施用2kg发酵剂,发酵剂在使用之前均按1:100的比例溶水稀释,均匀喷 洒在秸秆上。微生物菌剂应符合GB20287的规定。 6.4.2利用旋耕机将秸秆均匀翻压到5cm~25cm的土层中,然后灌水,使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20%左 右。日光温室15d后起垄种植下茬作物。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6.5堆腐还田技术 6.5.1秸秆堆腐 根据田间情况,在温室附近将粉碎后的秸秆或稻壳、麦壳堆成1m高,2m4m宽、长度依据地方大小, 一般4m~10m即可,添加尿素水溶液和有机肥(消毒鸡粪、猪粪、牛粪、羊粪等)调节至C/N比在25:1~ 30:1范围。上述备好的秸秆物料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70%,适宜的判断标准为:用手紧 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不滴水,松手成团为宜。堆体中心插上温度计开始堆腐。堆腐期间当温度升至55 。~60°后翻1次物料,依据物料干燥情况添加水分。堆腐30d左右即可使用。 6.5.2秸秆堆腐后还田 在下茬作物种植整地前,每667m将200kg~250kg腐熟的秸秆和2000kg~3000kg农家肥施到土壤中, 宜量的化肥。 DB64/ T 931-2013 利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麦秆、稻秆、玉米杆、黄豆杆)粉碎成2cm5cm丝状碎段备用,麦壳、稻 壳直接使用。 6.3还田数量 粉碎后的麦秆、稻秆、玉米杆、黄豆杆还田适宜数量为:1500kg~2000kg/667m;稻壳和麦壳还田 适宜数量为:2500kg~3500kg/667m。 6.4秸秆翻压 6.4.1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后,每100kg秸秆添加2kg尿素和秸杆专用发酵剂,秸秆发酵剂宜选择不 需要激活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如果是液体微生物菌剂,每1000kg秸秆使用250g发酵剂,如果是粉末状 微生物菌剂,每1000kg秸秆施用2kg发酵剂,发酵剂在使用之前均按1:100的比例溶水稀释,均匀喷 洒在秸秆上。微生物菌剂应符合GB20287的规定。 6.4.2利用旋耕机将秸秆均匀翻压到5cm~25cm的土层中,然后灌水,使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20%左 右。日光温室15d后起垄种植下茬作物。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6.5堆腐还田技术 6.5.1秸秆堆腐 根据田间情况,在温室附近将粉碎后的秸秆或稻壳、麦壳堆成1m高,2m4m宽、长度依据地方大小, 一般4m~10m即可,添加尿素水溶液和有机肥(消毒鸡粪、猪粪、牛粪、羊粪等)调节至C/N比在25:1~ 30:1范围。上述备好的秸秆物料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70%,适宜的判断标准为:用手紧 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不滴水,松手成团为宜。堆体中心插上温度计开始堆腐。堆腐期间当温度升至55 。~60°后翻1次物料,依据物料干燥情况添加水分。堆腐30d左右即可使用。 6.5.2秸秆堆腐后还田 在下茬作物种植整地前,每667m将200kg~250kg腐熟的秸秆和2000kg~3000kg农家肥施到土壤中, 宜量的化肥。 DB64/ T 931-2013 利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麦秆、稻秆、玉米杆、黄豆杆)粉碎成2cm5cm丝状碎段备用,麦壳、稻 壳直接使用。 6.3还田数量 粉碎后的麦秆、稻秆、玉米杆、黄豆杆还田适宜数量为:1500kg~2000kg/667m;稻壳和麦壳还田 适宜数量为:2500kg~3500kg/667m。 6.4秸秆翻压 6.4.1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后,每100kg秸秆添加2kg尿素和秸杆专用发酵剂,秸秆发酵剂宜选择不 需要激活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如果是液体微生物菌剂,每1000kg秸秆使用250g发酵剂,如果是粉末状 微生物菌剂,每1000kg秸秆施用2kg发酵剂,发酵剂在使用之前均按1:100的比例溶水稀释,均匀喷 洒在秸秆上。微生物菌剂应符合GB20287的规定。 6.4.2利用旋耕机将秸秆均匀翻压到5cm~25cm的土层中,然后灌水,使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20%左 右。日光温室15d后起垄种植下茬作物。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6.5堆腐还田技术 6.5.1秸秆堆腐 根据田间情况,在温室附近将粉碎后的秸秆或稻壳、麦壳堆成1m高,2m4m宽、长度依据地方大小, 一般4m~10m即可,添加尿素水溶液和有机肥(消毒鸡粪、猪粪、牛粪、羊粪等)调节至C/N比在25:1~ 30:1范围。上述备好的秸秆物料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70%,适宜的判断标准为:用手紧 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不滴水,松手成团为宜。堆体中心插上温度计开始堆腐。堆腐期间当温度升至55 。~60°后翻1次物料,依据物料干燥情况添加水分。堆腐30d左右即可使用。 6.5.2秸秆堆腐后还田 在下茬作物种植整地前,每667m将200kg~250kg腐熟的秸秆和2000kg~3000kg农家肥施到土壤中, 宜量的化肥。 DB64/ T 931-2013 利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麦秆、稻秆、玉米杆、黄豆杆)粉碎成2cm5cm丝状碎段备用,麦壳、稻 壳直接使用。 6.3还田数量 粉碎后的麦秆、稻秆、玉米杆、黄豆杆还田适宜数量为:1500kg~2000kg/667m;稻壳和麦壳还田 适宜数量为:2500kg~3500kg/667m。 6.4秸秆翻压 6.4.1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后,每100kg秸秆添加2kg尿素和秸杆专用发酵剂,秸秆发酵剂宜选择不 需要激活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如果是液体微生物菌剂,每1000kg秸秆使用250g发酵剂,如果是粉末状 微生物菌剂,每1000kg秸秆施用2kg发酵剂,发酵剂在使用之前均按1:100的比例溶水稀释,均匀喷 洒在秸秆上。微生物菌剂应符合GB20287的规定。 6.4.2利用旋耕机将秸秆均匀翻压到5cm~25cm的土层中,然后灌水,使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20%左 右。日光温室15d后起垄种植下茬作物。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6.5堆腐还田技术 6.5.1秸秆堆腐 根据田间情况,在温室附近将粉碎后的秸秆或稻壳、麦壳堆成1m高,2m4m宽、长度依据地方大小, 一般4m~10m即可,添加尿素水溶液和有机肥(消毒鸡粪、猪粪、牛粪、羊粪等)调节至C/N比在25:1~ 30:1范围。上述备好的秸秆物料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70%,适宜的判断标准为:用手紧 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不滴水,松手成团为宜。堆体中心插上温度计开始堆腐。堆腐期间当温度升至55 。~60°后翻1次物料,依据物料干燥情况添加水分。堆腐30d左右即可使用。 6.5.2秸秆堆腐后还田 在下茬作物种植整地前,每667m将200kg~250kg腐熟的秸秆和2000kg~3000kg农家肥施到土壤中, 宜量的化肥。

.pdf文档 DB64-T 931-2013 日光温室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931-2013 日光温室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931-2013 日光温室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931-2013 日光温室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11:20: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