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40 B40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 T1233-2016 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技术规 程 2016-12-28 发布 2017-03-28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4/ T12332016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盐池综合试验站、宁 夏回族自治区草原工作站、盐池县草原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占军、蒋齐、何建龙、张蓉、彭文栋、于钊、杨发林、张宇、王峰。 DB64/T1233—2016 宁夏干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宁夏干阜风沙区退化草原草场质量提升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退化草原改良区域的确 定、草种的选择、退化草原综合改良技术、围栏及封育管护、退化草原补播改良效果监测及评价、档案 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降雨量在250mm~350mm范围内的天然草原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30.4-2001牧草种子检验技术规程 GB6142-2008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NY/T1237-2006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 NY/T1579-2007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草原退化 因不合理利用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逆行演替、生产力下降的过程称草原退化,也称草地退化。表现为 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产量和质量下降,土壤生境恶化,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衰退。 3. 2 草原改良 在原有天然植被条件下,通过人为改良措施使退化的草地生产条件或低产劣质草地得到改善和提高 的过程。 3. 3 围栏封育 将退化、生产力下降的草原进行围栏、封闭,从利用状态变为休闲、不利用状态,以恢复植被、保 护草地环境的生态防护措施。 4退化草原改良区域的确定 1 DB64/T1233--2016 4.1退化草原的表现 4.1.1植物种类组成和结构变坏、生产性能下降 植被盖度减少,优质牧草密度和高度降低,杂草等劣质草比例增加,植物群落多样性降低,草地生 产力下降。 4.1.2草原沙化 植被稀疏,出现可见的沙化小斑块或流沙。 4.1.3草原鼠虫害增大 鼠、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增大,牧草过渡啃食、植物根系和土壤被破坏。 4.2退化草原改良适宜区域 包括植被总盖度低于20%的沙化草原以及植被群落中优良牧草盖度低于30%、生物量占总生物量45% 以下的区域。 5草种的选择 5.1草种选择要求 选择耐干旱、耐贫、营养价值与饲用价值较高的禾本科、豆科牧草以及半灌木、灌木品种,且以 当地优良的乡土草种为主。 5.2主要草种 5.2.1草本 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Keng.)、沙生冰草(Agropyrondesertorum(Fisch.)Schult.)。 5.2.2高大草本 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草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 Pall.)。 5.2.3草本状半灌木 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daurica(Laxm.)Schindl.);白沙蒿(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 5.2.4灌木和半灌木 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 Turcz.)。 5.3牧草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来源可靠,标明种子拉丁学名,质量符合GB/T2930.4-2001、GB6142-2008要求,具体种子种 类及质量要求参照表1。 2 DB64/T1233—2016 表1退化草原补播改良牧草种子质量要求 植物种 千粒重/g 净度/% 发芽率/% 种子含水率/% 蒙古冰草 1.60~1.80 ≥90 ≥80 ≤11 沙生冰草 2.30~2.50 ≥90 ≥80 ≤11 沙打旺 1. 80~2.50 ≥95 ≥85 ≤10 达乌里胡枝子 1. 90~1. 95 ≥95 ≥80 ≤12 草木状黄芪 1. 65~2. 00 ≥85 ≥80 ≤10 白沙蒿(籽蒿) 0.70~0.90 ≥95 ≥80 ≤10 杨柴 14.00~16.00 ≥85 ≥70 ≤10 退化草原综合改良技术 6.1沙化草原综合改良技术 6.1.1立地条件 草原沙化严重,地形复杂,植被盖度低于20%的连片大面积区域。 6.1.2草种的配置及播量 选用杨柴、沙蒿、沙打旺混播,配置模式、组合方式和播量参照表2。 表2沙化草原综合改良不同牧草品种、播种量参照表 配置模式 组合 播种量(kg/hm) 草本状半灌木混播 沙蒿、沙打旺 9.00~12.00(沙蒿:沙打旺=3:1的比例) 灌草混播 杨柴、沙蒿、沙打旺 9.00~12.00(杨柴:沙蒿:沙打旺=3:4:3的比例) 6.1.3适宜的播种时期 6月中下旬~7月中旬。 6.1.4草种补播方式 采用人工或机械撒播的方式。根据播种面积确定用种量,牧草种子按照配置要求和比例混合,均匀 撒播在沙化草场上。播后可采用人工、机械或羊群践踏,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撒播机技术参数参照 CDR撒播机等小型撒播机。 6.2劣质退化草原综合改良技术 6.2.1立地条件 植物群落结构单一、植被盖度低于30%、优质牧草比例低于30%、地形相对平缓、便于机械作业的大 面积退化草原区域。 6.2.2草种的配置及播量 选用蒙古冰草、沙生冰草、沙打旺、达乌里胡枝子、草木状黄芪、杨柴混播,配置模式、组合方 式和播量参照表3。 3

.pdf文档 DB64-T 1233-2016 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1233-2016 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1233-2016 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1233-2016 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6:35: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