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B16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1202—2016 沟眶象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ling 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Olivier) 2016-12 -28 发布 2017-03-28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4/T1202—2016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北京林业大学、中卫市林木检疫站、灵武市林木检 疫站、贺兰县林木检疫站、大武口区林木检疫站、平罗县林木检疫站、海原县林木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川健、宝山、温俊宝、潘玲、田树军、鄂海霞、雷银山、梁香丽、石建宁、 杨开朗、何洪学、张国芳、白杨、温晓健、代新义、马国林、周珲、张欢、任媛、李倩、唐杰、王红。 DB64/T1202—2016 沟眶象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沟眶象 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Olivier)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监测调查、发 生程度、防治原则、防治措施及效果检查。 本标准适用于宁夏沟眶象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452—200156%磷化铝片剂 GB/T8321.9—200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2475--2006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LY/T2648一2016林用药剂安全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沟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 (Olivier) 别名:椿大象。 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Olivier)属鞘翅目,象甲科,隐喙象亚科,沟眶象属。危害臭 椿、千头椿等臭椿属植物。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见附录A。 3. 2 植物源引诱剂plantattractant 利用植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或植物活体产生释放出的物质,作为诱集调控昆虫的物质。 3.3 捕虫网insecttrapnet 捕捉昆虫的一种工具。分为树干基部捕虫网、树干干部捕虫网2种类型。 3. 4 1 DB64/T1202-2016 标准地 sample plot 为调查沟眶象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林分总体的典型地块,分为临时标 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两种。 3.5 有虫株率 Percentage of insect-infected trees 有虫株数占实际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 3. 6 虫口密度populationdensity 平均每株寄主树有沟眶象成虫、幼虫的数量。 3.7 虫口减退率decresaerate 防治后虫口密度或有虫株率下降的值,用百分数表示。 3.8 无公害防治environmentfriendlycontrol 应用无公害药剂和无公害技术开展的对靶标生物有效、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 环境影响较小的防治行为。包括保护和利用天敌,人工释放信息素,喷施生物制剂、仿生制剂、植物源 杀虫剂、物理防治、阻隔网诱捕等。 3. 9 物理防治physical prevention and cure 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4监测调查 4.1踏查 4.1.1时间 每年2次,春季(4月~5月)、秋季(9月~10月)成虫活动期。 4.1.2路线 根据森林资源分布图,选定踏查路线。对道路、沟渠、林网、村庄周边的臭椿林分进行踏查。按每 100株株树选3株样株的比例,进行调查。确定发生地段和范围后,设置监测点进行详细调查。 4.1.3调查内容 成虫、幼虫数量。 2 DB64/T1202—2016 4.2标准地调查 4.2.1时间 每年2次,春季(4月~5月)和秋季(10月~11月)。 4.2.2标准地设置 在沟眶象发生的县(区、市)级行政区,设置监测样点,监测点数量应覆盖到该行政区内沟眶象林分 面积的20%以上。在已发生区,设立适当数量的固定标准地或临时标准地,每3hm林或6hm²林网控制 面积设1块标准地。每个固定标准地内的树木不少于100株。每标准地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标准株不少于 30株,进行发生为害程度调查。 4.2.3调查内容 成虫、蛹、幼虫数量。 4.2.4调查方法 春季调查树干50cm半径范围地面、干部和根部分布的成虫、蛹、幼虫的数量计算。秋季挖标准株 1/4树盘,调查根部分布的成虫、幼虫的数量。 4.2.5记录统计 记录、汇总统计监测区的成虫、幼虫数量,结合进行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调查,填写《沟眶象监测调 查统计表》,见附录B。汇总监测结果形成监测报告,各项原始记录资料及时存档。 5发生程度 5.1 发生面积统计起点 有虫株率,虫口密度(成虫或幼虫)达到能造成轻度危害以上,见附录C。 5.2发生(危害)程度 见附录C。 6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原则,分类施策,分区治理,以人工物理防治 措施为主。综合运用监测预报、检疫除治、营林防控、人工物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协调 防治。 7防治措施 7.1检疫措施 7.1.1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有关规定执行。 3

.pdf文档 DB64-T 1202-2016 沟眶象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1202-2016 沟眶象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1202-2016 沟眶象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1202-2016 沟眶象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6:19: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