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 020 B65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 T 1124-2015 林地草兔防治技术规程 2015-11-27发布 2015-11-27实施 局 发布 宁夏回族自治 DB64/ T11242015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泾源县林木检疫站、平罗县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原县林木检疫站、隆德县林木检疫站。 本标准起草人:曹川健、宝山、赫广林、吴建宁、田树军、石建宁、何宏学、王锦林、许明怡、唐 杰、白杨、王亚妮、张国芳、柳叶。 DB64/T11242015 林地草兔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地草兔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兔情监测、发生程度和成灾标准、防治策略、防治 时间、防治技术和检查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宁夏地区林地草兔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草兔 草兔(Lepus capensis)又叫山跳子、草原兔、蒙古兔等,属哺乳类兔形目兔科,兔属,是近年来林 业建设的主要灾害因子之一。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 3. 2 标准地 为调查草兔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林分总体的典型地块。分临时标准地 和永久标准地两种,前者是调查时临时设置非固定性标准地,后者用于长期、定期监测用的固定性标准 地,面积一般为1 hm²。 3. 3 草兔密度 1 DB64/ T11242015 实地调查时,计算的平均每1hm²林地草兔的数量。 3. 4 生物防治 运用天敌(哺乳类动物黄鼬、青鼬、银鼬、艾虎、狐狸、豹猫等;猛禽类鹰、鸢、隼、雕等)控制 草兔种群数量的增长,以自然因子控制兔害。 3.5 无公害防治 应用无公害药剂和无公害技术开展的对靶标生物有效、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 环境影响较小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人工繁殖或释放天敌,使用生物制剂、植物源不育剂,人工 捕杀,物理机械防治,阻隔防治等。 3. 6 阻隔防治 在树木主干部位用胶带、塑料膜缠或铁丝网绕树干成裙状环,宽度20cm~30cm,设置阻隔或阻截 障碍,阻止草兔啃食树木。 3.7 趋避剂 对草兔有驱逐效果的物质。 4兔情监测 4.1.监测范围及内容 4.1.1监测范围 根据调查区域地理地貌,设定具有代表性的线路进行线路踏查和目测调查。以乡镇(林场)为单位, 对苗圃地、新造林地、未成林地、中幼龄林地,以及退耕还林地、荒漠林地等易遭受草兔危害的林地进 行调查,确定发生范围和危害情况,设立标准地,建立林地草兔监测档案。 4.1.2监测内容 2 DB64/T11242015 以林木被害程度(含被啃食株率、死亡株率)及草兔的种群密度为监测指标。新造林地要在造林前 进行害兔的种群密度调查;中幼龄林和其他易遭受兔害的林分,应进行害兔种群密度和林木被害程度调 查。 4.2线路踏查 4.2.1踏查时间 每年踏查2次,春季初春融雪后(3月~4月)树木已露出被害状,秋季(10月~11月)或其他 适宜时间分别调查。兔害发生区在造林前和造林后对兔害发生情况进行及时调查,为适时防治提供依据。 4.2.2踏查路线 根据调查地块的形状选择一条最长的对角线(较大地块也可多选择几条踏查线路),沿对角线随机选 取100株样树,统计林木的被害(被啃食株数、死亡株树)株数。 4.2.3踏查内容 林木被害程度同4.1.2。 4.3标准地调查 4.3.1标准地设置 根据线路踏查情况,按不同的立地条件、林型设置面积为1hm²的标准地。将标准地林木组成、受 害树种、树龄、平均树高、坡向、立地类型、海拔因子填入附录B。 4.3.2标准地数量 标准地小于1hm²应全部调查,1hm²~5hm²的设置1个标准地,5hm²~10hm²的设置2个标准 地,10hm²以上,每增加20hm²,增设1个标准地。标准地面积应不少于总调查面积的5%。 4.3.3标准地调查 在标准地内沿对角线随机选取100株样树,调查被啃食株数和死亡株数,计算林木的被啃食株率和 死亡株率。调查结果填入附录C。 4.4种群密度调查 4.4.1目测法调查 调查地内行走1km时目视单侧视野30m内所发现的野兔数量;降雪地区记录降雪后发现的新鲜 野兔足迹链数,1条足迹链代表1只野兔。 4.4.2丝套法调查 3 DB64/T11242015 在标准地内人工安放100个丝套,统计捕捉到的野兔数量。使用方法见附录E。调查结果填入资料 性附录表D。 5发生程度和成灾标准 5.1发生(危害)程度 草兔发生程度分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划分标准见附录F。 5.2成灾标准 苗圃地受害株率15%以上;未成林造林地寄主死亡率15%以上;成林死亡率5%以上或成林受害 株率25%以上。 6防治策略 6.1总体思路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的方针,分区治理,分类施策。加强监测,以营造林、生物、物理防治措施为主,协调运用生物药剂 严格化学药剂使用,防止生态环境污染。有效降低草兔种群密度,减少发生面积,实现有兔不成灾。 6.2防治措施 林地草兔不同危害程度发生区对应的防治措施见表1。 表1林地草兔防治措施 危害程度 轻度发生区 中度发生区 重度发生区 突发灾情区 营造林措施 营造林措施 天敌招引与保护 营造林措施 天敌招引与保护 无公害化学药剂灭杀 生物制剂控制 生物制剂控制 天敌招引与保护 器械捕杀 防治措施 器械捕杀 树干防护 器械捕杀 树干防护 树干防护 驱避忌食保护 树干防护 驱避忌食保护 驱避忌食保护 驱避忌食保护 无公害化学药剂灭杀 防治时间 以深秋至初春为主。为保证防治效果,对发生面积较大或独立区域应进行全面治理。 8防治技术 8.1营造林技术 8.1.1造林树种选择 营造针阔混交林和速生丰产林,增植草兔厌食树种,优化林分及树种结构。按GB/T15776的规定进 行造林树种选择。 8.1.2造林整地技术 4 DB64/T11242015 8.1.3森林抚育技术 搞好林内环境卫生,控制抚育伐及修枝强度,及时清除林内灌木、藤蔓植物和枝、梢头、倒木等 物,按GB/T15781的规定进行森林抚育。在草免危害高峰期通过提供诱饵食物防止危害树木。 8.2生物防治技术 8.2.1保护天敌 实施封育、禁猎和保护等措施,提高林地内草兔天敌的种群数量,通过食物链作用,降低草免密度, 达到长期、有效控制林地免害。 8.2.2人工招引天敌 灌木林或荒漠林区垒砌土堆、石头堆或制作水泥架,养木林区放置栖息架、招引杆或在林缘及林中 空地保留较大的阔叶树,每km²布设1个,为天敌营造栖息地。可定期挂放动物内脏等诱饵,招引猛禽、 猫科及犬科动物,增加种群天敌数量。见附录G。 8.2.3繁殖释放天敌 人工饲养繁殖鹰、狐狸、猎兔狗等动物,进行捕食和野化训练,在草兔危害的地区进行捕猎;或人 为迁移释放天敌控制草兔种群密度。 8.2.4不育剂防治 草兔繁殖期投放不育剂饵料,饵料投放为条形施药,每行间距10m,每堆间距10m,每堆投药20g, 共投施100堆/hm²,间隔4d~5d投放1次,连续投放3次。 8.3阻隔防治技术 8.3.1培土埋苗 8.3.2捆绑保护物 距树干基部50cm以下捆绑枝节杆、塑料布、金属网等类保护物,或用带刺植物覆盖树木主干。 8.3.3套置防护套 在树苗或树干上套置柳条筐、笼或塑料套管等类防护套具,防止草兔啃食树干。 8.4驱避防治技术 造林时或越冬前用林木防啃剂进行树干及主茎涂刷,或在苗木附近放置动物尸骨和肉血等物,驱避 草兔。 8.5物理杀灭技术 地方政府和林业行政部门根据草兔暴发成灾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组建临时猎兔队,进行捕打。 8.5.1套捕 5

.pdf文档 DB64-T 1124-2015 林地草兔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1124-2015 林地草兔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1124-2015 林地草兔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1124-2015 林地草兔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5:44: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