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16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 T 1070—2015 枣瘘蚊防治技术规程 2015-07-13发布 2015-0713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4/ T 1070—2015 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瑞清、张华普、康萍芝、郭成瑾、张丽荣、刘浩、王喜刚、李占文、张萍。 I DB64/T1070--2015 枣瘘蚊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枣瘘蚊的发生规律、防治原则、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枣蚊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8321.3-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8321.4-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8321.5-200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 8321.6-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8321.7-200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GB/T8321.8-200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GB/T8321.9-200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4代~5代。以老熟幼虫在浅土层内做茧或化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蛹开始羽化,产卵 于刚萌发的枣芽上,卵孵化高峰期出现在4月底~5月初,第1代幼虫危害高峰期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随 枝叶落地化蛹。5月中旬~7月中旬发生第2代,6月中旬~8月中旬发生第3代,7月下旬开始发生第4代卵, 8月下旬第4代幼虫老熟越冬。个别年份有第5代幼虫于8月下旬~9月上旬入土作茧越冬。各虫态发生不 整齐,世代重叠,其中,以5月~6月大量发生,危害最重。枣瘦蚊形态特征见附录A。 4防治原则 要突出“防”字,抓住“早”字,以预防为主,早防早治,对症下药,综合防治。其中,重点防治 越冬代成虫和第1、2代幼虫。 5防治措施 5.1苗木消毒 苗木定植前用5度石硫合剂对苗木进行全面喷洒,清除苗木上残存的害虫。 DB64/T1070-2015 5.2农业防治 5.2.1清园 秋季枣树落叶后,及时彻底清理枣林枯枝落叶及杂草,拾净落果,并集中销毁。 5.2.2耕翻 冬季土壤封冻前将树盘浅翻耕,深度3cm~5cm,破坏入土越冬虫蛹越冬环境,减少次年虫口基数。 5.2.3灌水 5月下旬枣园灌水破坏幼虫生存和蛹羽化环境。 5.2.4树盘堆土 5月下旬~6月上旬幼虫出土化蛹盛期,在树盘1m范围内,培起10cm~15cm厚的土堆,拍打结实,防 止成虫羽化出土。 5.3物理防治 5.3.1树盘覆膜 3月下旬~4月上旬,在树盘下覆盖薄膜,阻止越冬蛹羽化出士;或者8月上中旬,在树盘下覆盖薄 膜,阻止老熟幼虫入土做茧或化越冬。 5.3.2黄板诱杀 4月下旬~8月下旬,在树冠中上部悬挂黄板诱杀成虫,15/667m挂150张左右,每月更换1次。 5.4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在枣园周围种植花期长的植物,招引飘虫、蛛类、寄生蜂、寄生蝇和草等天敌。 5.5化学防治 各药剂使用中应按GB4285和GB/T8321.1-2000、GB/T8321.2-2000、GB/T8321.3-2000、GB/T 8321.4-2006、GB/T 8321.5-2006、GB/T 8321.6-2000、GB/T 8321.7-2002、GB/T 8321.8-2007、GB/T 8321.9-2009的规定执行。药剂使用方法见表1。 表1药剂使用方法 农药 有效用量 每年最多 剂型 浓度 安全间隔期 施药方法 使用时期 通用名 g/667m 使用次数 d 灭幼脲 悬浮剂 25% 62. 5~93. 8 树体喷雾 4月下旬~5月上旬 2 21 吡虫嘛 微乳剂 30% 5. 0~~6. 6 树体喷雾 5月上旬 2 20 噻虫嗪 散粒剂 25% 3. 0~~4. 0 树体喷雾 6月上旬 2 28 烯啶虫胺 水剂 10% 20~30 树体喷雾 6月上旬 2 14 辛硫磷 乳油 50% 250~375 树盘周围1米 1 7 地面喷酒,浅 4月中旬 毒死蜱 乳油 48% 125~187.5 粑混匀 28 2 DB64/ T 1070.--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枣瘘蚊形态特征 A.1枣蚊形态特征 枣瘘蚊形态特征见表A.1。 表A.1枣瘘蚊形态特征 虫态 形态特征 卵 白色微带黄,半透明,细长近圆锥形,长约0.3mm,一端削尖,外被一层胶质,有光泽。 状,长0.6~2mm,乳白色,无足。1龄、2龄幼虫体黄色,腊状有光泽;3龄,4龄幼 幼虫 虫体白色,头很小,胸部具琥珀“”形剑骨片;老熟幼虫体长1.5~2.9mm,乳白至淡 黄色,体节明显,头小褐色,胸部具琥珀色胸叉1个。 长椭圆形,长约2mm,以灰白色丝或灰黄色丝做成薄茧,质软,茧外缀结小土粒,形成 如小米粒大的土茧。 呈纺锤形,尾端略粗,长1.0~2.0mm。初化蛹乳白色,后渐变黄褐色。头顶具一对明显 的刺。触角、足、翅芽均清晰。腹部8节。雌蛹足短,伸达第6节;雄足长,达腹末。 虫体似小蚊,橙红或灰褐色。雌虫体长1.4~2.0mm,头、胸灰黄色,胸背隆起,黑褐色; 成虫 复眼黑色,触角灰黑色,雌虫腹部大,共8节;雄虫略小,体长1.1~1.3mm,灰黄色, 触角发达,长过体半,腹部细长。 3

.pdf文档 DB64-T 1070-2015 枣瘿蚊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1070-2015 枣瘿蚊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1070-2015 枣瘿蚊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1070-2015 枣瘿蚊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5:23:5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