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20 B 05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1052--2014 设施辣椒疫病防治技术规程 2014- 12 -29 发布 2014-12-29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4/ T 1052—2014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归口。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沈瑞清、康萍芝、张丽荣、白小军、张华普、刘娟、何建国、吴秀红、郭成瑾、刘 浩。 DB64/T 1052—2014 设施辣椒疫病防治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辣椒疫病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发生规律及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设施辣椒疫病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2-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8321.3-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8321.5-200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8321.8-200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厚垣孢子 各类真菌均可形成的无性孢子,由断裂方式产生,壁厚、寿命长,能抗御不良外界环境。 3. 2 卵孢子 卵菌的有性孢子。是由藏卵器或其中的卵子与藏精器或精子相接合,发育所形成的结构。 3. 3 孢子囊 一般生于营养菌丝或孢囊梗的顶端,由菌丝顶端膨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梨型的囊状结构。 3. 4 中心病株 由病原菌初侵染引起的田间最早出现的发病植株。 DB64/ T 1052--2014 3.5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必须间隔的天数。 4发生规律 4.1症状 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暗褐色 缢缩,造成幼苗折倒和湿腐,而后枯萎死亡。成株病叶上有淡绿色近圆形斑点,扩大后边缘呈黄绿色, 中间暗褐色,叶片软腐脱落;病果果蒂部有水浸状暗绿斑,病部呈褐色,腐烂脱落,干燥后成为褐色僵 果;茎染病多在近茎基部和枝权处,初产生水浸状暗绿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且病部皮层 腐烂、缢缩,致使上端枝叶枯萎;根系被侵染后变褐色,皮层腐烂导致植株青枯死亡。上述各染病部位 的病斑在天气潮湿时,表面均可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层,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4.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内越冬,成为次年发生的初侵染源。翌年病菌借灌溉 危害。该病发生周期短,流行迅速,常为毁灭性病害。当棚内气温为25℃~30℃,相对湿度高于85%时 发病严重,尤其是大水浇灌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急剧上升,易造成病害流行。若土壤湿度95%以上 持续经4h~6h,病菌即完成侵染,2d~3d就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平哇栽植,土质粘重,种植过密,湿 度大,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病重;与茄科或瓜类蔬菜连作发病亦较重。 5防治 5.1农业防治 5.1.1 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亨椒龙亢、长剑、陇椒2号、陇椒3号、中椒5号、中椒6号、湘研1号、湘研5号、早丰1号、京 椒3号、茄门、同丰37等品种。 5.1.2种子处理 将辣椒种子放于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至温度降至30℃,再继续浸种6~8h;或用10%福尔马 林液浸种30min,药液以浸没种子5cm~10cm为宜,捞出水洗后催芽,即可播种。 5.1.3土壤消毒 辣椒苗移栽前,撒施含有丛枝泡囊菌根的冲配肥(根施型,2kg/667m)后翻地、起垒;或用石灰 氮进行土壤消毒,具体为先清理温棚杂草,然后将石灰氮以用量53kg/667m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再翻 耕土壤、作眭灌水,最后密闭闷棚10d晾晒,起覆膜。 5.1.4轮作倒茬 与甘蓝、大白菜、梅豆等十字花科和豆科作物轮作,忌与茄科及葫芦科作物连作或轮作。也可与大 蒜、大葱套种。 2 DB64/ T 1052-2014 5.1.5清除病残体 生长期及时拔除田间病株,收获后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5.1.6高温闷棚 暑天收获后歇棚期间深耕土壤20cm以上,作,密闭棚室于闷10d~~12d,使室内温度达70℃~80 ℃。干闷后,将棚室灌足水,地面用棚膜盖严,湿闷12~15d,可有效杀灭病菌。 5.1.7栽培管理 5.1.7.1地膜作栽培 采用高垄、地膜栽培,垒高20cm~30cm。 5.1.7.2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为行距50cm~60cm,株距30cm~40cm,随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 5.1.7.3适量灌水 采用早晚小水勤灌,水量以水位线不超过垄高的1/3为宜。 5.1.7.4施足底肥适时追肥 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定植缓苗后追施磷酸钾7kg~10kg/667m,盛果期重施全元复合 肥20kg/667m,每采收1次,追施1次,随浇水冲施。生长期还可用含枯草芽孢杆菌的阿姆斯金液肥 稀释200倍叶面喷施2次~4次,间隔期7d~10d。 5.2生物防治 辣椒苗定植后,利用多粘类芽孢杆菌1500倍液+含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500倍液+生化黄腐 酸(BFA)400倍液灌根,药液量100g~~200g/株,间隔20d~30d进行二次灌根;开花坐果期根据病情 轻重可增加灌根次数,药液量200g~400g/株。也可配合使用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10CFU/克)3000 倍液灌根,不同生物药剂交替使用。 5.3化学防治 5.3.1苗床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g/667m,或30%甲霜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2g/667m²与10kg~~15kg/667m细 土混匀配成药土,播种时用1/3药土垫种,用1/3的药土盖种。 5.3.2.熏蒸 利用烟熏法或粉尘法,于病害发生初期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g/667m²,晚密闭棚室进行多点烟 熏,次日开棚放风;或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1kg/667m,.每隔7d~10d使用1次,视病情轻重防治2次~4 次。 5.3.3喷雾 3 DB64/ T 1052—2014 化学防治用药应符合GB4285、GB/T8321.2-2000、GB/T8321.3-2000、GB/T8321.5-2006、GB/T 8321.8-2007、NY/T393-2000的规定,不同药剂交替用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不同药剂种类、 安全使用方法见表1 表1 设施辣椒疫病化学药剂种类和安全使用方法 农药 有效成分 施药 每季最多 安全间隔 剂型 使用药量 使用时期 通用名 含量/% 方法 使用次数 期 (d) 5 ml/m~ 灌根 霜霉威 水剂 72. 2 7. 5ml/m 苗期至坐果期 3 7~10 600倍~800倍 喷雾 3000倍~~5000 灌根 嗯霉灵 可溶性粉剂 99 苗期至坐果期 3 倍 7 喷雾 乙磷铝锰 灌根 可湿性粉剂 70 500倍 苗期至坐果期 3 5~7 锌 喷雾 5.3.4 注意事项 在辣椒疫病始发期或出现中心病株时,采用灌根和喷洒相结合的方法防治。喷雾应选择上午10点之 前或下午4点之后,药液重点喷洒于地表及植株基部,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DB64/ T 1052—2014 化学防治用药应符合GB4285、GB/T8321.2-2000、GB/T8321.3-2000、GB/T8321.5-2006、GB/T 8321.8-2007、NY/T393-2000的规定,不同药剂交替用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不同药剂种类、 安全使用方法见表1 表1 设施辣椒疫病化学药剂种类和安全使用方法 农药 有效成分 施药 每季最多 安全间隔 剂型 使用药量 使用时期 通用名 含量/% 方法 使用次数 期 (d) 5 ml/m~ 灌根 霜霉威 水剂 72. 2 7. 5ml/m 苗期至坐果期 3 7~10 600倍~800倍 喷雾 3000倍~~5000 灌根 嗯霉灵 可溶性粉剂 99 苗期至坐果期 3 倍 7 喷雾 乙磷铝锰 灌根 可湿性粉剂 70 500倍 苗期至坐果期 3 5~7 锌 喷雾 5.3.4 注意事项 在辣椒疫病始发期或出现中心病株时,采用灌根和喷洒相结合的方法防治。喷雾应选择上午10点之 前或下午4点之后,药液重点喷洒于地表及植株基部,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pdf文档 DB64-T 1052-2014 设施辣椒疫病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1052-2014 设施辣椒疫病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1052-2014 设施辣椒疫病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1052-2014 设施辣椒疫病防治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5:13: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