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1032—2014 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ultivating Seedlings and Aritificial afforestation for Black Locust 2014-12-08发布 2014-12-08实施 发布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DB64/ T 1032—2014 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灵武市林业局、灵武市北沙窝林场、中宁县林场、青铜 峡市树新林场、六盘山林业局、贺兰县金山林场、隆德县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建宁、唐春慧、杨斌、李英武、刘英、纪丽萍、周全良、孔祥、朱海燕、胡 永强、徐秀琴、石仲选、陈卫宁、陈保福、田国江、李北草。 DB64/T1032---2014 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及造林区划、苗木培育、植苗造林。 本标准适用于刺槐露地苗木培育和造林,不适用于设施与容器苗本的生产和造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10016林木种子贮藏 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CJ/T24--1999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DB64/T423-—2013宁夏主要造林树种苗本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刺槐Black Locust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Linn.又名洋槐,属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刺槐属(Robinia)的落 叶乔木,是宁夏地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荒山造林先锋树种,也是“四旁”绿化优良树种。 3. 2 立木采种法 Picking method of Standing tree 使用高枝剪剪断结实的小枝,或者使用采种钩将种实钩落,使之掉落在采种袋中,然后将掉落在地 上和采种袋中的种实进行收集。 3. 3 播种苗 seedling plant 以人工播种的方法,在苗圃用种子培育的苗木,也称人工实生苗。 3.4 移植苗transplant seedling DB64/T1032—2014 将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苗圃中起出后,经过移栽继续培育的苗木。 3.5 留床苗 reserved bed seediing 在上年的育苗地继续培育的苗木。 3. 6 裸根苗 bare-rooted seedling 不带有生长基质和保护物质的、根系裸露的苗木。 3.7 植苗造林afforestation by seedlings 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 育苗及造林区划 按照DB64/T423一2013中第6章的规定进行划分,其中A、B、C区为主要育苗及造林区,D区中海拔 在1800m以下、年平均气温在5.0℃以上,降雨量在450mm以下的地方可以适当育苗及造林。 5苗木培育 可用播种、插条、插根、分和嫁接等方法育苗,本标准主要以播种为主。 5.1播种苗培育 5.1.1 种源选择 宜选择本地区种子园、母树林生产的良种为种源。 5.1.2采种、调制、贮藏 5.1.2.1种实采集 10月下旬~11月上旬,选择15a~30a生长健壮、树干通直、圆满、速生、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当 荚果由绿色变为赤褐色,皮变硬呈干枯状种子发硬成熟时,采用立木采种法采集种实。 5.1.2.2种子调制 采下的荚果摊开晾晒,至荚皮失水开裂,碾压脱粒,风选净种;经过净种的种子在露天下晾晒,当 种子含水率降至7%~8%时,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精选分级,按照颗粒大小分为大、中、小、不合格四 级;合格种子按大、中、小分别装袋,每个包装袋内外挂附标签。 5.1.2.3种子贮藏 普通干藏法贮藏,按GB10016的规定执行,通常干藏不超过3a。 5.1.3播种地选择 2 DB64/ T 1032—2014 宜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的圃地,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含盐量在0.2%以下、pH值在8.5 以下、地下水位在1.5m以上的沙壤士。菜地、地下水位过高的低注洼地、盐碱地和土质粘重的粘土地均 不宜做圃地。C类和D类地区宜选择洪漫地。不宜连作,推荐与新疆杨、白蜡、臭椿、樟子松等育苗地 轮作。 5.1.4整地 A类地区宜在育苗前一年秋季进行深耕,耕地深度25cm~30cm,灌足冬水;B类地区风沙大,宜 在春季育苗前灌水后进行整地;C类地区和D类地区多靠春,宜在秋季整地施肥,并耙糖镇压保。 结合整地施腐熟农家肥3000kg/667m~5000kg/667m、过磷酸钙20kg/667m²~25kg/667m作基 肥。 5.1.5土壤处理及作床 春季土壤解冻后,对播种地进行浅耕,耕地深度15cm~20cm,并施入碳酸氢铵50kg/667m作种 肥。结合浅耕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地下害虫和立枯病,具体施用药剂见附录B。耕后细耙,楼平筑床。A、 B、C类地区宜采用平床,苗床规格依当地具体条件而定,D类地区宜采用高床或垄,面宽60cm~65cm 间距40cm~50cm,高10cm15cm。 5.1.6种子处理 5.1.6.1种子选择 宜选用精选分级后的大、中粒种子,种子质量应达到GB7908规定的I、II级种子的标准。 5.1.6.2消毒 将种子浸泡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h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待浸种。 5.1.6.3浸种 播种前5d~7d,将80℃~90℃热水盛入容器内,注水量约为容器的1/2,倒入种子,一边倒一边 用木棒搅动,使种子在开水中均匀受热,搅动5min后,迅速加入冷水降温;水温降至不烫手,捞出漂 浮在水面上的秕粒种子、坏种子和杂质。浸种24h后,用细眼筛子把膨大的种子筛出待催芽。 5.1.6.4催芽 5.1.6.4.1混沙催芽 将浸种处理后吸水膨胀的种子与细沙按1:3均匀掺混,在背风向阳地方堆放,或者放在背风向阳的 沙坑中、容器中、草袋内催芽,外盖湿草帘或塑料薄膜,未露白时每日翻动1次~2次,适当喷水,保 持湿润,经5d左右,有1/3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5.1.6.4.2水洗催芽 将浸种处理后吸水膨胀的种子及时放入容器内或摊在湿席上,表面覆盖1层湿草帘或湿麻袋,置于 温暖、通风状况良好的地方进行催芽,催芽的温度≤25℃。催芽期间每天用不烫手的温水淘洗种子1次~ 2次,防止种子发粘变质,经4d~5d种子有1/3露白时即可播种。 5.1.7播种 5.1.7.1播种时间 3 DB64/ T 1032—2014 A类地区4月下旬至5月初;B、C、D类地区有灌溉条件的宜在5月上旬,没有灌溉条件的根据土壤摘 情或在雨后进行抢播种,时间可推迟到6月中下旬。 5.1.7.2播种量 哇(垒)床条播用种2kg/667m²~3kg/667m;大田式楼播用种3kg/667m²~4kg/667m²。亦可根 据种子质量及计划产苗量按照GB6001第6章给出的公式计算出播种量。 5..1.7.3播种方法 5.1.7.3.1大田直播 播种前浇透水一次。哇床或垄采用条播,播幅3cm~5cm,行距30cm~40 cm,沟深3cm~4 cm, 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沟内,覆土厚度2cm~3.cm,覆土后用脚轻踏实,并用耙轻耙一遍,使土壤上轻 下实。大面积育苗可用楼播,.行距25cm~30cm。 5.1.7.3.2覆膜穴播 垄作,垄宽60cm~80cm、长依地块而定,穴行间距40cm~60cm,穴距10cm,穴深2cm~2.5 cm,每穴下种3粒~5粒,播后覆土,厚度以将播种穴填平即可,轻轻压实,覆白色地膜。 5.1.8出苗期管理 大田播种幼苗出土前,不灌水,遇雨水过多要注意排除田中积水,以免土壤板结,土壤板结时及时 用钉耙抓地破板结。 5.1.9播种苗当年生长期管理 5.1.9.1间苗、定苗 苗高3cm~4cm时遇雨后或灌溉后间苗,间去过密和病弱小苗,同时把拔出来的幼苗及时补栽在缺 苗的空隙(空穴);留苗密度14株/m20株/m。苗高10cm~15cm时定苗,留苗密度8株/m~11株 /m。穴播每穴定苗1株,缺苗穴可在阴雨天或傍晚用带土小苗移栽补齐。宁夏各类地区适宜育苗密度, 见附录A。 5.1.9.2灌水 苗出齐后,有灌溉条件的在5月中下旬灌水1次,随后根据土壤情进行灌溉。通常,A区引黄灌区 灌水3次~4次,扬黄灌区灌水5次~6次;B区有灌溉条件的10d~~15d灌水1次;C区和D区多不进行灌水。 8月上旬停止灌水,雨季要注意排水。 5.1.9.3'追肥 定苗后,追施1次,7月上旬再追施1次。每次追施尿素5kg/667m²~10kg/667m或硫酸铵7.5kg /667m。追肥结合中耕进行,宜沟施,追肥后灌水。 5.1.9.4松土除草 苗木生长前期,.每隔15d进行1次松土除草,苗木生长后期,每隔30d进行1次松土除草。第一次除 草结合间苗进行,以拔草为主;第二次除草结合定苗进行,余后松士除草一般在浇水后和雨后进行,松 土要浅,不伤苗根。 4 DB64/T 1032—2014 5.1.9.5摘心 8月下旬对生长100cm以上高度的苗木进行摘心,之后每10d将新发侧枝控制在5cm以下摘心,连 续摘2次~3次。 5.2大苗培育 大苗培育

.pdf文档 DB64-T 1032-2014 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1032-2014 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1032-2014 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1032-2014 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5:04:3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