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B05 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509—2025 油菜小菜蛾防治技术规程 2025-08-18发布 2025-09-18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4/T0509—2025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虫害发生............................................................................1 5虫情调查............................................................................2 6分级标准............................................................................2 7防治措施............................................................................3 附录A(资料性)调查记录表............................................................5 附录B(资料性)油菜小菜蛾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6DB54/T0509—2025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藏自 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米超、王晋雄、李施蒙、赵艳宁、赵彩霞、杨广环、白玛央珍、李维、李芳。DB54/T0509—2025 1油菜小菜蛾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菜小菜蛾防治的发生规律、虫情调查、分级标准、防控措施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油菜小菜蛾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2360十字花科小菜蛾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小菜蛾 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菜蛾科,是专门嗜食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重要害虫。 4虫害发生 形态特征 4.1.1发育特征 4.1.1.1卵 椭圆形,略扁平,长0.5mm,宽0.3mm。呈现淡黄色,带有光泽,表面则光滑细腻。 4.1.1.2幼虫 初孵幼虫深褐色,后变为绿色。成熟幼虫体长10mm~12mm。幼虫体节明显,两头尖细,虫体呈纺锤 形。幼虫活跃,遇惊扰即扭动、倒退或吐丝翻滚落下。体色有通常为淡绿色,渐呈淡黄绿色,最后变灰 褐色。 4.1.1.3蛹 长5mm~8mm,蛹初为绿色,后变为淡黄绿色,最后为灰褐色。茧呈纺锤形,灰白色,纱网状,可透 见蛹体。DB54/T0509—2025 24.1.1.4成虫 体长6mm~7mm,前翅有浅褐色斑点,翅中间从翅基至外缘有弯曲的黑色波状纹,后翅灰白色。两翅 覆盖于体背成屋脊状,两翅合拢时呈菱形斑纹。 发生规律 高海拔地区小菜蛾越冬蛹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0d~20d,产卵期持续10d 左右,卵期3d~9d。幼虫期15d~25d,蛹期7d~10d。一年发生约4代~5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主要 集中在5月~6月和8月~10月。低海拔地区因气候温暖,全年均可发生,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下 旬及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发育适温为20℃~30℃,夜间低温可延缓发育进程。夏季高温30℃以上会缩 短幼虫期至10d~15d。 为害症状 幼虫取食表皮和叶肉,在叶片上表面形成针眼大小的疤痕,幼虫在叶背面啃食叶肉,留下上表皮, 也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 5虫情调查 幼虫调查 出苗定株后开始,收获为止,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田调查5点,每点5株,共25株,调查卵、 幼虫、蛹及有虫株数,折算百株卵、幼虫、蛹量和虫株率,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1。 成虫调查 幼虫调查区,每田放置5个诱蛾器,诱蛾器离作物顶端10cm~20cm,根据性诱剂使用地块的主要风 向,将诱蛾器设置于偏向上风口,7d收集一次,并计数成虫量,油菜全生育期内监测,每月更换1次诱 蛾器滤芯,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2。 6分级标准 虫害分级 虫害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参见表1。百株虫数计算参考公式1。 表1小菜蛾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级别 Ⅰ级(轻度发 生)Ⅱ级(中度偏轻度 发生)Ⅲ级(中度发 生)Ⅳ级(偏重度 发生)Ⅴ级(大规 模发生) 百株虫数(N) N≤15 15<N≤100100<N≤200200<N≤400N>400 百株虫数计算: 百株虫数=(总虫数÷调查株数)×100······································(1) 式中: 总虫数:调查范围内发现的害虫总数(单位:头);DB54/T0509—2025 3调查株数:实际检查的植物株数(单位:株)。 防治时期 小菜蛾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幼虫1龄~2龄期,此时幼虫尚未形成抗药性且活动力较弱,药剂使用效果 最佳。 7防治措施 预防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坚持“控成虫灭幼虫、治早治小”的原则。以适期施药 防治为关键,农业措施为辅助的综合防治策略。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 农业防治 7.2.1合理轮作 合理安排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7.2.2调整播期 根据当地小菜蛾发生规律,适当提早或推迟种植,避开发生高峰期,降低防治压力。 7.2.3田间管理 生产前,深耕晒垡、精耕细耙;生产后,及时收集田间油菜秸秆进行集中堆放,用20%异硫氰酸烯 丙酯水乳剂20L/m2均匀喷施,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闭熏蒸3d以上。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 氮肥、合理灌溉等措施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油菜自身的抗虫性。 生物防治 主要采用天敌防治。在田间周边种植5cm~10cm等紫花苜蓿等植物,诱集半闭弯尾姬蜂、小黑蛛、 赤眼蜂等天敌昆虫。成虫产卵末期及幼虫初孵期,人工释放菜蛾盘绒茧蜂或半闭弯尾姬蜂。 物理防治 7.4.1人工防治 油菜出苗定植后,加强田间调查,发现小菜蛾卵块、幼虫或蛹后及时摘除或捕杀。 7.4.2诱杀防治 虫害发生前每10亩~15亩安装一盏波长330nm~400nm的紫光灯,挂灯高度为接虫口距地面1.2m~ 1.5m进行灯光诱杀;或定株后,每亩布放装有专用诱芯的船型诱捕器,每20d更换1次诱芯,3个进行性 诱剂防治。 化学防治 7.5.1防治指标 田间虫株率≥10%、百株幼虫数≥15头开始采取化学防治措施。DB54/T0509—2025 47.5.2药剂选择 选择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印楝素、苦参碱、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 体病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丁醚脲、甲维·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丁醚脲、虫螨腈、 茚虫威、氟铃脲等药剂防治蚜虫,防治药剂使用方法参见附录B。 7.5.3喷药方法 选择晴天无露水的情况下喷施,药液应均匀喷施到油菜茎、枝、叶正反面、花序、角果上,禁止迎 风喷施,施药后24h内遇雨需补喷。 7.5.4安全防护 施药人员需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喷药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双手及更换干净衣物。DB54/T0509—2025 5AA 附录A (资料性) 调查记录表 A.1小菜蛾虫量大田调查表 小菜蛾虫量大田调查表见表A.1。 表A.1小菜蛾虫量大田调查表 日期地点油菜类型 (品种)播种期生育期百株卵 量/粒百株虫 量/头百株蛹 量/头虫株率 /%发生程 度 A.2小菜蛾成虫系统调查表 小菜蛾成虫系统调查表见表A.2。 表A.2小菜蛾成虫性系统调查表 日期地点油菜类型(品种)播种期生育期成虫量虫株率/%发生程度

.pdf文档 DB54-T 0509-2025 油菜小菜蛾防治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4-T 0509-2025 油菜小菜蛾防治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第 1 页 DB54-T 0509-2025 油菜小菜蛾防治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第 2 页 DB54-T 0509-2025 油菜小菜蛾防治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4:44: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