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B38DB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135—2018 地理标志产品林芝天麻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Linzhitianma 2018-01-30发布 2018-02-28实施 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4/T0135—2018 I前言 本标准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及GB/T1.1 《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林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林芝市质量协会、云南省产品质 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辛效威、斯郎曲西、王勇、彭兆红、吴婕、谭粤、李江虹、宋祚昆、黄敏、蒲 前亨、罗布顿珠、买秀兰、马雪涛。DB54/T0135—2018 1地理标志产品林芝天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芝天麻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栽培技术、分级、品质特征、检验方 法、检验规则和标签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4年第136号公告批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林芝天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19776-2008地理标志产品昭通天麻 LY/T2622-2016天麻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NY/T1676食用菌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四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林芝天麻Linzhitnma 在地理保护范围内野生的或按本标准种植、采收和加工的兰科天麻属植物乌天麻(Gastrodiaelata Bl.f.glaucaS.Chow)的干燥块茎。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地理标志产品林芝天麻的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4年第136号公告批 准的保护范围,即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现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巴宜区、米林县、工布江达县、波密县、察 隅县和朗县共六县(区),见附录A。 5栽培管理 5.1生长环境 5.1.1气候DB54/T0135—2018 2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湿润和半湿润多种气候带并存,年降雨量650mm左右,年均温度 8.7℃,年均日照2022.2h,无霜期180d,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下。 5.1.2土壤 森林棕壤土、砂土或砂性中壤土。有机质含量≥5.0%,pH值5.0~6.5。 5.1.3水 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5.2麻种与菌种 5.2.1麻种繁育 宜选用每年3月份采集的本地野生乌天麻剑麻作为麻种进行人工有性繁育,应选取长度2cm~ 10cm,直径0.8cm~1.5cm,且健康、无机械损伤、无病害的白麻作为种麻。米麻应培育1年方 可作为种麻。 5.2.2萌发菌 以白磨科小菇属石斛小菇(MycenadendrobiiFanetGuo)为主。 5.2.3蜜环菌 按食用菌及药用菌菌种的生产要求进行一至三级菌种培养。应选择与栽培品种亲和力好、优质、健 壮、不老化的三级菌种。培育时间分以每年1月或每年7月~8月之间为宜。 5.2.4菌材 以壳斗科、桦木科、蔷薇科等树木茎干(直径2.5cm至10cm)为宜。 5.3菌材培育 5.3.1蜜环菌侵染 按将树木茎干锯成长40cm~60cm的木段,在木段两侧各用刀斜砍2~3个鱼鳞口,将口撬 开后轻塞入直径约1cm~2cm的蜜环菌菌块。 5.3.2培育时间 菌材培育可在种植前50d进行,当菌材上的蜜环菌长出多条菌索,长度5cm~10cm时即达 到种植要求。 5.3.3培育方法 菌材宜按以下方法摆放和掩埋,也可参考LY/T2622第4.5条规定的方法操作: a)挖掘长60cm~80cm,宽45cm~60cm,深15cm~20cm的地沟; b)在地沟内铺设一层树叶,依次摆放已塞入菌块的木段; c)在木段两端播撒适量菌块,在其节间和空隙处撒放少许细小枝条,枝条两端应对准鱼鳞口; d)用树叶覆盖第1层木段,用3cm~5cm厚栽培土将木棒填平后,均匀浇洒适量水; e)按此方法摆放第2层木段,应与第1层交叉摆放,覆栽培土15cm~18cm呈龟背形。DB54/T0135—2018 35.3.4种植时间 以每年3月~4月或每年10月~11月之间为宜。 5.3.5种植方法 宜按以下方法操作,也可参照LY/T2622第5.3条规定的方法操作: a)挖掘宽1m,深30cm,长度不限的地沟后,浇透底水,以沟内存少量积水为宜; b)平地种植时地沟方向不限,坡地种植时应与坡向垂直; c)在地沟内铺设一层提前用水浸湿的树叶后,将菌棒相对于地沟垂直排列,间距10cm~15cm; d)在菌棒中间放入小树枝,以树枝一头对准蜜环菌菌索为宜; e)将麻种紧靠菌索长出的位置摆放,顶牙朝上,尾朝下,与菌棒呈30°左右夹角; f)在菌棒间隙放入适量蜜环菌菌块,再用一层树叶蓬松覆盖,适量浇水后覆土掩埋; g)单层种植时覆土20cm;双层种植时,第1层覆土10cm左右,以填平凹洼为宜。第2层操 作方法同上,最后覆土20cm,呈龟背形。 5.4采收与加工 5.4.1采收 应与种植时间相符,采收后宜在1周内完成清洗和加工。 5.4.2加工 将采挖后的天麻洗净,蒸至透心、煮约3分钟~5分钟,以透心为宜,取出后晾晒至干透,可 参照GB/T19776中5.3条的方法操作。 6分级 商品分级应以干品为准,具体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分级指标 级别 形状 数量/(个/kg)≤重量/(g/个)≥ 特级品宽卵形、卵形,略扁;长8cm~12cm,宽长4.5cm~6cm, 厚2cm~4cm16 63 一级品宽卵形、卵形、椭圆形,略扁,稍弯曲;长7cm~9cm,宽3 cm~4.5cm,厚1.5cm~2.5cm26 39 二级品卵形、椭圆形,略扁,稍弯曲;长6cm~8cm,宽长2cm~4 cm,厚1cm~1.5cm46 22 三级品卵形、椭圆形、长卵圆形,略扁,稍弯曲;长5cm~8cm,宽 长1.5cm~3cm,厚0.8cm~1.2cm90 12 四级品凡不属于以上级别的均属此级 不作规定 不作规定 7品质特征 7.1感官特征DB54/T0135—2018 4林芝天麻表面呈浅乌色,椭圆形,麻面以较深颜色的点状线将天麻分为若干节,环间距较短,肉质 硬,断面褐色偏白。 7.2理化及卫生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及卫生指标 项目 指标 天麻素/% ≥ 0.72 多糖/% ≥ 20 水分/% ≤ 10 总灰分/% ≤ 4.5 酸不溶性灰分/% ≤ 2.0 二氧化硫(mg/kg) ≤ 50 铅(以Pb计)(mg/kg) ≤ 0.80 砷(以As计)(mg/kg) ≤ 0.30 汞(以Hg计)(mg/kg) ≤ 0.02 镉(以Cd计)(mg/kg) ≤ 0.20 六六六(总HCH)(mg/kg) ≤ 0.01 滴滴涕(总DDT)(mg/kg) ≤ 0.01 黄曲霉毒素B1(μg/kg) ≤ 5.0 8检验方法 8.1等级判定 用感量0.1g的天平称取单个天麻的重量,用精度为0.1mm的卡尺测量天麻的长、宽、厚尺寸, 按表1进行分级。 8.2感官指标 用眼、鼻、口分别检测天麻的外观特征和气味。 8.3理化指标 8.3.1天麻素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一部》“天麻”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执行。 8.3.2多糖 按NY/T1676的规定执行。 8.3.3水分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四部》通则0832第二法测定。

.pdf文档 DB54-T 0135-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林芝天麻 西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4-T 0135-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林芝天麻 西藏自治区 第 1 页 DB54-T 0135-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林芝天麻 西藏自治区 第 2 页 DB54-T 0135-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林芝天麻 西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4:43: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