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40 B61 备案号:DB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112-2017 藏川杨扦插繁殖技术规程 2017-01-17发布 2017-02-16实施 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4/T0112-2017 I目  次 前言.................................................................................II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种源调查和采穗母株筛选.............................................................1 5采穗...............................................................................2 6插前准备...........................................................................3 7硬枝扦插...........................................................................4 8嫩枝扦插...........................................................................5 9采穗圃建立.........................................................................6DB54/T0112-2017 II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普布次仁、唐宇丹、米玛次仁、王玉婷、石雷、柯裕州、单增罗布、旦增尼玛、 格桑曲珍。 本标准为西藏首次制定。DB54/T0112-2017 1藏川杨扦插繁殖技术规程 1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藏川杨扦插繁殖的采穗圃营建、扦插育苗、插穗处理、扦插生根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西藏藏川杨的扦插繁育,主要适用于东起林芝排龙海拔2000m,西至日喀则拉孜海拔 4500m的主产区,以及气候条件和海拔相似的高山峡谷和河谷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14175 林木引种 GB/T16620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藏川杨 杨柳科,杨属,川杨变种,青藏高原特有种,原产四川、西藏,多生于海拔2000m~4500m河谷、 沟边的冲积土或草甸土。 3.2 种源 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原产地理区域。 3.3 采穗圃 提供优良穗条的母树种植园。 4种源调查和采穗母株筛选 4.1总要求 依据GB/T14175及藏川杨种苗选育生产和应用区域目标,确定拟繁育藏川杨的品种及种苗的抗逆性 技术指标和采穗母株的选优标准,并根据该指标筛选采穗种源地和采穗母株;采穗母株最好选自多个单 株,以保证藏川杨种苗优质遗传因子的保存和人工繁育藏川杨种苗的多样性水平。DB54/T0112-2017 24.2种源地调查评价 根据种苗生产应用目标环境,选择种源环境与种苗应用相似区域的藏川杨群落,观察目标区域藏川 杨群落整体的生命状态和健康状态等。 4.3种源地和采穗母株的选择标准 种源地环境应与育种或种苗生产和应用目标地气候与土壤环境相协调,种源地藏川杨群落应处于青 壮年期,整体生长旺盛、健壮,筛选的藏川杨母株应为群落中的优树,处于青年期,藏川杨植株个体应 健壮、生长势强,无病虫害感染。 5采穗 5.1采穗前准备 藏川杨硬枝扦插种条采集应根据GB/T16620技术要求,必要时采穗前一年对母株进行幼化处理和施 肥灌溉等养护管理。 5.2采穗时间 5.2.1硬枝扦插 秋季落叶第一次强降温后至翌年树液流动前。 5.2.2嫩枝扦插 夏季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当年生枝条半木质化后。 5.3采穗方法 5.3.1硬枝插穗 用枝剪或高枝剪采集树干基部、树体或树梢上的1年~2年生健壮、充实的枝条。 5.3.2嫩枝插穗 扦插当日早上用枝剪或高枝剪采集树干基部、树体或树梢上的当年生健壮、充实的枝条,避光、遮 阴、防失水。 5.4插穗贮藏方法 5.4.1硬枝插穗贮藏 枝条采集后至扦插前可将枝条整枝保存在地窖或囤苗坑中,参照GB/T16620用湿沙层积法湿藏,外 部用塑料薄膜和草帘或麻袋保湿、保温;并定期观察补充湿沙的水分。 5.4.2嫩枝插穗贮藏 半木质化嫩枝插穗采穗后,将枝条基部侵泡在水中备用,当日采穗当日完成扦插。 6插前准备DB54/T0112-2017 36.1插床准备 6.1.1插床基质 应以珍珠岩、河沙或壤土为扦插基质,生产上一般采用河沙作为插床基质。 6.1.2插床种类 6.1.2.1温控地热插床 可采用120m-10A地热线铺设在10m2(插床宽1m、插床长10m、地热线在深25cm~30cm布设) 插床底部,地热线间距5cm~6cm,基质以河沙或珍珠岩为宜。 6.1.2.2插床 高床或低床两种,插床大小根据空间而定,一般宽1m~2m、长5m~10m(长度一般根据地块的大 小确定)、深30cm~50cm;壤土或沙基质的插床深度50cm,底部用卵石铺底10cm~20cm,中部均匀 铺设小颗粒卵石10cm,上部壤土或河沙20cm~30cm;珍珠岩插床深度30cm~40cm即可。 6.1.2.3地插阳畦 温室、塑料大棚或大田土地上做成宽1m、阳畦长度一般不定,根据地块确定,畦埂高10cm~20cm、 宽30cm。 6.1.3插床制作 6.1.3.1整地 扦插前深翻土地,深度25cm以上;筛细、耙平,使土壤颗粒细碎,保水透气性良好。 6.1.3.2消毒 可用阳光曝晒1周~2周,并不断耕翻插床表面基质;河沙或珍珠岩插床可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或 常规杀菌剂喷淋、塑料布封盖3天~5天后,充分搅拌、清水冲淋后备用。 6.1.3.3插床浸水 插前1天~3天浸水,保持基质充分湿润。 6.1.3.4地膜保温 硬枝扦插地插阳畦应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6.2生根激素准备 藏川杨扦插采用ABT1号生根粉或GGR6号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激素配比为速蘸法采用500ppm,30s; 浸泡法采用100ppm,2h。 6.3制穗 6.3.1硬枝插穗剪取 剪去枝条两端损伤和幼嫩部分,每根插穗保留2节~3节,基部距下节1cm处剪成45°斜角,切口斜 形与芽相背;顶部距上节2cm~3cm剪成平切口,插穗长15cm~20cm。DB54/T0112-2017 46.3.2嫩枝插穗剪取 剪去枝条两端木质化和幼嫩部分,每根插穗保留2节~4节,上部两片叶片剪去2/3,基部距下节1cm 处剪成45°斜角,切口斜形与芽相背;顶部距上节1cm处剪成平切口,插穗长15cm~20cm。 6.4浸水 剪取后的插穗立即将基部浸泡在水中备用。 7硬枝扦插 7.1扦插时间 7.1.1地热插床扦插时间 插穗采集后至早春地温回暖前扦插,温室、保护地等室内空间的插床应尽量提早扦插。 7.1.2无地热插床扦插温度 温室或保护地无地热插床应在早春插床,温室内部温度上升到15℃左右时扦插。 7.1.3室外阳畦插床扦插温度 室外阳畦插床应在春季地温回升至15℃左右时扦插。 7.2插穗处理 藏川杨扦插一般采用ABT生根粉或GGR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激素配比为速蘸法采用500ppm,30s; 浸泡法采用100ppm,2h,处理插穗基部3cm~5cm。 7.3硬枝扦插方式 使用扦插专用小棍向北倾斜30°~45°、深15cm~18cm插孔,将插穗沿插孔斜插进孔中,将上部 冬芽插入地表基质,顶部2cm~3cm插穗露出地表,株行距5cm×8cm。 7.4插床管理 7.4.1插床覆盖 7.4.1.1搭建小拱棚 控温地热插床和温室或保护地内的插床扦插后,用园艺专用棚杆,按照插床大小制作拱棚,或定做 插床专用拱棚架,拱棚中心高度距插床基质表面50cm~70cm高,覆盖塑料薄膜。 7.4.1.2覆土 室外阳畦插床扦插后往地表覆盖的地膜上均匀撒1cm~2cm土层。 7.4.2灌溉 扦插后及时充足灌水(插床地膜覆盖时在地膜上均匀插孔),让水充分弥合插穗与基质的缝隙;生 根前期保持插床基质湿润,幼根生出后注意水量控制,防止烂根。 7.4.3插床温度控制DB54/T0112-2017 57.4.3.1温控地热插床 扦插前期基质15cm~20cm深处温度设置在25℃~27℃,促进根原基形成和根的萌发,地上部空气温 度通过调整覆盖塑料薄膜开缝大小,控制在15℃以下,抑制冬芽萌动;扦插中期基质温度20℃~

.pdf文档 DB54-T 0112-2017 藏川杨扦插繁殖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4-T 0112-2017 藏川杨扦插繁殖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第 1 页 DB54-T 0112-2017 藏川杨扦插繁殖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第 2 页 DB54-T 0112-2017 藏川杨扦插繁殖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4:42:5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