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 020. 20 CCS B31 DB53 云南省地 标准 DB53/T 1419—2025 阳荷种植技术规范 2025-06-07发布 2025-09-07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1419—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O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石林兴滇 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昆明月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会泽县植保植检站、文山州土壤肥料工作站、红河 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西畴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西畴县种植业 服务中心、马关齐顺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杰、袁理春、石瑶、赵大伟、白露、吉越、孙宏伟、王灿、周琼、李在辉、 张云波、宁德富、徐润松、陈国艳、陶永宏、朱武洪、梁生弟、杨贵、黄。 I DB53/T 1419—2025 阳荷种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阳荷(Zingiber striolatumDiels)的环境条件、整地及起摘、种块的选择及处理、 种植、田间管理、采收、记录与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阳荷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阳荷 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 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3. 2 阳荷花序 baby inflorescences of 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 阳荷块茎上生长出土的幼嫩花序,俗称“阳荷果”、“阳荷”。 3. 3 阳荷笋 shoots of 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 从阳荷块茎上生长出的未散开的幼嫩茎叶,俗称“阳荷笋”。 4环境条件 4.1适宜区域 海拔300m~1900m,年均温13℃~25℃,年均降雨量800mm~1900mm,无霜期>280d。 4. 2 空气与灌溉水质 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5 ,整地及起 1 DB53/T 1419—2025 5.1整地 前茬收获后,清除田间杂物、深翻晒堡、旋耕耙平,结合土壤情况,每667m施腐熟农家肥2500kg~ 3000kg作底肥。 5.2起 宽100 cm~130 cm,高20 cm~25 cm,距30 cm~40 cm。 6种块的选择及处理 6.1种块选择 选择根状茎饱满、肥大,表皮黄亮, 休眠芽健独等眼明显, 芽口大,须根多,无病斑、无虫害的 根状茎。 6.2种块处理 分成长15cm~20cm的小段, 用草朱灰拌种 化行政 地方标, 7种植 5 7.1种植时间 11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 7.2种植方法 与起方向垂直条播, 土3cm~5cm,面覆盖松针、 稻草或秸秆等,厚度5cm~8cm。 7. 3 种植密度 株行距(20cm~25cm)× 8田间管理 8.1水肥管理 8.1.1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做到“旱季保湿,雨季防涝”。 8.1.2第一次施肥在春季,每穴出苗1个~2个、当嫩芽出土 13cm~16 cm高时,每667m²施腐三元 (28-0-5)复合肥10kg~15kg。 8.1.3第二次施肥在叶鞘完全展开、每穴出苗4个左右时,每667m施三元(22~10~8)复合肥15 kg~20kg. 8.1.4第三次施肥在花轴开始抽生时,每667㎡²施均衡三元(17~17~17)复合肥10kg~15kg,同 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800倍~1200倍液。 8.1.5第四次施肥在花末期,每667m²施三元(15~7~23)复合肥15kg~20kg。 8.1.6第五次施肥在植株完全枯萎后,清理杂草及枯枝,结合田间松土,每667㎡施腐熟农家肥2500 kg~3 000 kg. 2 DB53/T 1419—2025 8.2 病虫害防治 8.2.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8.2.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腐烂病、叶枯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 8.2.3 防治方法 8. 2. 3. 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部 a) 轮作,且避免与姜科植物连 管 b) 播种前深翻晒堡; 选择抗性强、退化率低的品种; c) (p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e) 及时清除病株和摘面 杂草, 保持良好通风; 地方标准 f) 保证田间无积水。 8. 2. 3. 2 物理防治 5 使用杀虫灯、色板等防治 8. 2. 3. 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符合以下要求 a) 保护和利用瓢虫、 草、寄生蜂等自然天敌; b) 采用性诱剂、食诱剂防溢: c) 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选用微生物源、 植物源或矿物源药剂进行防治; (P 选择取得登记允许使用的药剂。 8.2. 3. 4化学防治 使用已取得登记允许的药剂, 等合NY/↑393的规定。 9采收 9.1采收标准 9. 1. 1 成熟的阳荷花序成长卵圆形状,直径约1.5cm~4.0cm,长约6.0cm~9.0cm。 9.1.2笋长 15.0 cm~18.0cm,顶端未散叶。 9.2采收方法 9.2.1花序的采收 从花序基部切割,轻拿轻放,用桶或篮子盛放、周转,应避免伤到阳荷外层及阳荷花序尖 9.2.2阳荷笋的采收 3

.pdf文档 DB53-T 1419-2025 阳荷种植技术规范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T 1419-2025 阳荷种植技术规范 云南省 第 1 页 DB53-T 1419-2025 阳荷种植技术规范 云南省 第 2 页 DB53-T 1419-2025 阳荷种植技术规范 云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4:34:0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