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16 DB 51 四川省 地方 标准 DB51/T 3006—2023 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技术 规程 2023 - 02 - 07发布 2023 - 04 - 08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006 —2023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试剂与设备 ................................ ................................ ......... 1 5 田间病圃鉴定 ................................ ................................ ....... 2 6 人工接种鉴定 ................................ ................................ ....... 4 7 抗性评价 ................................ ................................ ........... 6 附录A(规范性)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检测技术 -RT-PCR法 ............................... 7 附录B(规范性)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性评价分级标准 .............................. 10 附录C(资料性)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性调查记载表 ................................ 11 附录D(资料性)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性田间鉴定示意图 ............................ 13 DB51/T 3006 —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浙江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 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文娟、吴建祥、郭荣、秦碧霞、姬红丽、彭云良、周雪平。 本次为首次发布。DB51/T 3006 —2023 1 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品种(资源)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病圃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的技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品种(资源)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 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794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 NY/T 263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感病对照品种 TN1 susceptible control variety TN1 高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籼型常规水稻品种台中本地 1号。 3.2 感病株 susceptible strain 表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症状的水稻植株。 3.3 感病株率 susceptible plant rate 病株占调查水稻植株总数的百分率。 3.4 无毒白背飞虱 non-toxic white -backed planthopper 经检测不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白背飞虱。 3.5 有效鉴定株数 number of effective identification plants 分蘖盛期或拔节初期存活的参鉴水稻株数。 4 试剂与设备 DB51/T 3006 —2023 2 可调控温光的养虫室 ,温度保持于 26℃±1℃范围内,相对湿度 80%~90%,光照每 天12h;1000mL玻 璃或透明塑料杯、网眼规格 1mm的尼龙纱布、养虫架、适宜白背飞虱繁殖的水稻种子 TN1等;转移白背飞 虱用黑布、试管、吸虫管等。 5 田间病圃鉴定 田间自然诱发鉴定 5.1 5.1.1 鉴定病圃的选择 与设置 在螟虫发生较轻且白背飞虱常稳定发生地区, 选择四周种植白背飞虱适生寄主且近年重发南方水稻 黑条矮缩病田块,上年度水稻感病对照品种 TN1在不防治条件下分蘖期病株率大于 30%,抽穗黄熟期达到 50%以上的田块作为田间鉴定病圃。 5.1.2 鉴定病圃 5.1.2.1 分行初步筛选 将不同播期 TN1秧苗充分混合移栽做保护行和诱发行,每行 TN1单本移栽 6株,保护行或诱发行之间 预留10株参试品种空间。水稻参试 品种按同样规格单本移栽于 TN1保护行或诱发行之间,各品种移栽 3 行,每行 10株,试验在秧苗和大田期均呈随机区组排列,重复 3次。 5.1.2.2 小区重复鉴定 各参试品种及对照均单本移栽于诱发行与保护行之间,各小区移栽 12行,每行 10株,试验设计同分 行初步筛选。 5.1.3 播种与移栽 在常年第一代白背飞虱迁入或发生高峰前 7d~10d播种感病对照品种 TN1,每隔10d再播种一次,共 播种3次~4次,直至第一代白背飞虱迁入或田间白背飞虱已形成一定的种群数量。参试品种播种一次, 播种时期较当 地生产常规播种期晚 5d~10d。种子经浸泡、催芽、育苗移栽方式种植。育秧方式为湿润 育秧,苗床上感病对照品种 TN1撒播,参试品种分行条播,苗床首尾及每 10行参试品种间隔播种一行感 病对照品种 TN1,播种密度为 30kg~40kg/667m2。播种后 30d~35d移栽,每品种单本移栽,株行距为 15cm ×18cm。 5.1.4 水肥管理 及病虫草防治 灌溉水与常规管理一致。秧田期较常规管理增施尿素 5kg/667m2。本田管理较常规肥水管理增施尿 素10kg/667m2。鉴定圃全生育期不使用抗病毒剂,二代若虫发生期之前不使用杀虫剂, 在秧田和拔节初 期按照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病虫草害防治。 5.1.5 白背飞虱虫量及带毒率调查 5.1.5.1 虫量调查 白背飞虱一代成虫发生峰期调查秧田, 五点取样, 分蘖盛期在本田平行跳跃取样, 每块田取样 3丛, 按照GB/T 15794,用瓷盘拍虫法统计虫量。 DB51/T 3006 —2023 3 5.1.5.2 带毒率调查 于田间一代白背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在每个鉴定圃,单位面积为 667m2内捕捉高龄若虫或成虫 500 头以上,从中随机选取 100头,用RT-PCR检测(参照本附录 A)小批量白背飞虱或 Dot-ELISA(参照 NY/T 2631 附录C)检测大批量白背飞虱种群带毒率。 5.1.5.3 有效传毒虫量计算 田间鉴定的有效传毒虫量用 FVS表示,按式( 1)计算。 FVS = N × PVS ………………………………………………( 1) 式中: FVS ——田间鉴定的有效传毒虫量,单位为 头每公顷(头 /hm2); N ——白背飞虱虫量,单位为头每公顷( 头/hm2); PVS ——白背飞虱带毒率,单位为百分率 (%)。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当FVS值处于1.5×106~6.0×106头/hm2 范围内,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病情调查。 病情调查 5.2 5.2.1 调查时间 和内容 5.2.1.1 拔节期调查 参试水稻品种一旦进入拔节期,逐日调查,直 至所有品种进入拔节期。调查有效鉴定株数和明显矮 缩不能拔节株数,参照附录 C的表C.1。 5.2.1.2 抽穗黄熟期调查 参试水稻品种抽穗黄熟后,逐日调查,直至所有品种均进入全穗黄熟期,调查参试水稻的存活株数 和存活、死亡的病株数,参照附录 C的表C.2。 5.2.2 病株标准 5.2.2.1 分蘖、拔节期症状 病株分蘖增多丛生,上部数片叶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 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扭曲畸形。 严重发病 植株矮小, 不能拔节;多数单株能够拔节,矮化症状明显或 不明显。

.pdf文档 DB51-T 3006-2023 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3006-2023 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3006-2023 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3006-2023 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4:26:4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