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DBxx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T x-&o 种鹅场生产技术规范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03年1月) 发布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T ×××× -XXXX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区畜牧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重点加快发展草食动物,带动了养鹅业的迅猛发展。 现我区生产的优质肉鹅已畅销粤、港、澳以及东南亚,鹅肥肝产品已进入各大城市市场成为高级酒店的 名菜佳肴,将出口欧美等国家,养鹅业市场潜力很大。 但是,目前我区的种鹅场规模较小,生产水平参差不齐,饲养管理技术不够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 广西种鹅场生产水平,严格规范管理,确保种鹅质量,提供优质鹅苗,生产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优良肉鹅, 在参考国内外先进养鹅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区养鹅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局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水产畜牧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作春、赖黎英、莫根万 DB×x/T ××××-- 种鹅场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鹅场生产技术规范化的原则,包括种鹅质量要求、选种技术、繁殖技术、种鹅饲养 管理技术、孵化技术、卫生防疫等。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规模化种鹅场的生产和管理。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 GB 3095--1996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NY/T 388—1999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037-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DB45/T42—2002合浦鹅 3种鹅质量要求 种鹅必须来自健康鹅群,生长发育良好,各项生产性能指标符合本品种要求。 4选种技术 4.1 制定选种选配方案 明确选种目标,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性状,采用不同的选择方法;并根据不同的品种特点和配套系 的选育目标,制定全场种鹅选种选配方案。 4.2核心群的要求 核心群应具有明显的品种特征特性。肉用型种鹅的母系着重其繁殖性能,父系以生长速度和饲料报 酬、胸体品质为主。要求核心群的个体其主要经济性状的表型值,应超过该性状的群体表型均值以上。 4.3年龄阶段的划分 1~4周龄为雏鹅阶段,.5~8周龄为生长鹅阶段,第9周龄至初产前为后备期。 4.4选种的时间和内容 4.4.1雏鹅的选择 出壳时间正常,精神、身体状况良好,脐部愈合得好,体重、外貌符合品种特征的健康雏鹅。 4.4.2四周龄的选择 主要根据本品种的生长速度,选择高于群体平均体重以上的留种。 4.4.3八周龄的选择 根据生长发育、体尺、体重、体形外貌等性状进行选择,选留作种鹅的各项指标应在群体平均数以 上。 DB××/T ××××x××× 4.4.424周龄的选择 按个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及外貌进行选择。公鹅:轩昂挺立,姿态雄伟,鸣声宏亮,壮而不肥,阴 茎发育正常,外观上第二性征明显,配种动作有力的个体。母鹅:生长速度快、换羽早而快、趾骨连合 距离较宽、羽毛紧贴而光泽,腿脚有力,头面清秀灵活,体躯前窄浅后宽深的个体。 4.4.5种鹅利用年限及鹅群年龄比例 种鹅利用年限3~4年,年更新率20~30%;种群中,1岁龄占30%,2岁龄占25~30%,3岁龄占20~25%, 4岁龄占15~20%。 4.5测定内容 4.5.1繁殖性能 包括开产日龄、开产体重、产蛋数、蛋重、受精率等。 4.5.2生长发育性能测定 8周龄重、10周龄重和8周龄、10周龄增重耗料比。 4.5.3外貌评定 包括品种特征、整体发育、体型结构、第二性征。 4.5.4屠宰测定 包括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腿肌率。 4.6档案记录 对种鹅群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等及时记录,对实施人工授精的场进行后裔生长性能测定记录,建立 档案。 5繁殖技术 5.1配种技术 5.1.1种鹅场设置荫棚、运动场、产蛋间、水面活动空间,每500羽母鹅规模分别配置荫棚100米²、 运动场200米”、产蛋间8米和水面活动空间2000米²。 5.1.2采用自然交配方式,公母配比:大型鹅种1:4~5,中型鹅1:5~6,小型鹅1:6~7。白天公母 合群交配,晚上应将公、母鹅分别隔离,让公母鹅同屋不同栏,可大大提高受精率。 5.1.3采用人工授精,1只公鹅精液可供10~15只母鹅输精。一般情况下,公鹅1~3天采精1次, 母鹅每56天输精1次。 5.2公鹅检查 每月对公鹅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淘汰患大肠杆菌病等疫病的鹅,并对公鹅的精液品质进行检查。 6饲养管理技术 6.1日粮营养水平 不同阶段种鹅日粮营养水平(见表1)。 DB×X/T ×x×× 表1不同阶段种鹅日粮营养水平 生长发育期 项目 后备期 产蛋期 1~4 周龄 5~8 周龄 8周龄 代谢能(MJ/kg) 12 12.2 12.5 11.5 11.5 粗蛋白(%) 20 16 15 13.5 15 钙(%) 1 0.65 0.65 0.65 1.6 有效磷(%) 0.3 0.3 0.3 0.3 0.33 赖氨酸(%) 0.85 0.6. 0.55 0.55 0.6 蛋氨酸+胱氨酸(%) 0.6 0.5 0.45 0.5 0.5 食盐(%) 0.25 0.3 0.3 0.3 0.3 6.2育雏及生长鹅饲养技术 6.2.1育雏技术 6.2.1.1育雏舍及用具的消毒 6.2.1.1.1经常清洗育雏舍地面,维鹅转栏后,用2%Na0H溶液喷洒,干燥后再用水冲洗,并用消毒剂 喷洒,熏蒸后三天方可进雏。 6.2.1.1.2网床及用具设备要及时清洗,用消毒剂浸泡、喷洒。 6.2.1.1.3垫料要及时清换,保持垫料的清洁干燥。 6.2.1.2育雏方式 以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为主。 6.2.1.3饮水与开食 维鹅在出壳24小时内,应该提供饮水与开食。首先用添加含有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电 解质或高锰酸钾的温开水让雏鹅“潮口”,任其自由饮水2个小时,然后让雏鹅开食。 6.2.1.4保温与脱温 育雏舍在进雏前24小时开始加温,具体保温温度参考表2。 温度要均恒,防止维鹅扎堆或出汗。15~20日龄时,雏鹅可脱温放牧(根据气候情况灵活掌握)。 6.2.1.5适宜湿度 室内相对湿度参见表2。 表2雏鹅适宜的育雏温度和相对湿度 项目 1~3 日 3~10日 11~15日 16~20日 温 度(℃) 31~29 29~26 26~24 24~20 相对湿度(%) 60~65 60~65 60~70 60~70 6.2.1.6通风换气 注意调节保温与通风换气,以无NH3、H2S气味为宜,防止贼风入舍。 3 DB××/T ××× 6.2.1.7适宜密度 维鹅宜分小群饲养,每小群养20只左右,不同日龄的饲养密度参见表3。 表3育雏不同日龄雏鹅的饲养密度 单位:只/平方米 项 日 1~7 日 8~14日 15~21 日 网上平养 17~20 13~16 8~12 地面平养 15~18 10~14 7~10 1 6.2.1.8正确光照 育雏期第一天可采用24小时光照,以后每两天减少1小时,至3~4周龄可采用自然光照。 6.2.1.9放牧 气候温暖的晴天,7~10日龄可开始试牧、试水,寒冷天气需延迟到15日龄后,择晴天进行。野外 放雏,宜待露水干后进行。 6.2.2生长鹅饲养技术 6.2.2.1放牧和补饲 在天气晴朗时要多放牧,白天补料2~3次,晚上补饲1~2次;也可采用自由采食方式饲喂。天气 恶劣时不宜放牧,避免鹅群曝晒、雨淋。 不要到施用农药、化肥的地方和工业排污处以及疫区放牧。 6.2.2.2清洁卫生及防鼠、兽害 及时清洁鹅舍,定时清洗、消毒食槽、水盆等用具,定期更换垫草。搞好防鼠、防兽害的设施。 6.2.2.3及时转群、出栏 8周龄左右,选留合格种鹅转入后备鹅群,继续培育。 6.3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6.3.1前期调教合群,补饲稳长 6.3.1.1以9~16周龄为前期,晚熟品种稍长。 6.3.1.2把非来自一个鹅群的后备种鹅通过调教使其合群。 6.3.1.3除放牧外适当补饲一些精料,保证其迅速生长发育需要和第一次换羽的完成。 6.3.2中期公母分群,限制饲养 6.3.2.1以16~23周龄为中期,公、母种鹅应该分开饲养,母鹅每群以300~500羽为宜。 6.3.2.2实行限制饲养,主要以放牧来维持种鹅的营养需要,·每天最多补给由谷物、麦麸等组成的混 合饲料50~~100g/羽,维持种鹅体重,避免后备母鹅过早产蛋。 6.3.3后期加料促产 6.3.3.1以24周龄至开产为后期,逐步增加精料,补饲要定时,饲料要多样搭配,营养全面。 6.3.3.2适量放牧,防止种鹅过肥。 6.4产蛋期饲养管理 6.4.1日粮供应 产蛋期的种鹅,每天采用定时饲喂的方法,每只喂精料200~300g/天,日喂3次,在产蛋高峰及后 期,每晚加喂1~2次。 6.4.2放牧 DB××/T ×x××-×××× 鹅在产蛋期间应有一定放牧时间或刘割适量青饲料饲喂鹅群,宜近牧,1~2次/天,每次2小时左 右,避免急赶、惊吓,防止损害种鹅。 6.4.3日常饲养管理 6.4.3.1种鹅生产季节最适宜温度为8~25℃。 6.4.3.2舍饲密度为1.5~2羽/m,鹅舍通风换气良好,及时清除粪便。 6.4.3.3有足够的食槽、饮水器,使种鹅正常采食和饮水。 6.4.3.41 训练母鹅在窝内产蛋并及时收集种蛋,防止母鹅踩坏种蛋。 6.

.pdf文档 DB45-T 95-2003 种鹅场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95-2003 种鹅场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95-2003 种鹅场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95-2003 种鹅场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4:19:4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