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45 备案号:13979-2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89-2003 玉林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2003-04-29发布 2003-06-01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5/T89—2003 前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广 西玉林市玉州区农业局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梁进志、黄刚、梁发强、左明、王辑义、谢玉婵、李仕强。 DB45/T89-—2003 玉林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林大蒜的主要经济指标、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与贮藏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玉林大蒜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8079蔬菜种子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主要经济指标 每公顷青蒜产量不低于45000kg,每公顷干蒜头产量不低于6750kg。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10的规定。 蒜地宜选择前茬为粮食作物(水稻)或非葱蒜类蔬菜地,土壤以壤土为宜。 5栽培技术 5.1选种 5.1.1应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皮红、蒜头完整、无畸形、颗粒饱满、蒜瓣较大、辣香味浓的玉林骨蒜 品种。蒜种质量应符合GB8079中的大蒜种子二级以上要求。 5.1.2播种前可用活力素等激素进行浸种。 5.2整地起哇 5. 2. 1基肥 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公顷可用15000kg~30000kg的腐熟有机肥或525kg的硫酸钾复合肥均匀全层 施。 5.2.2起 按宽160cm~180cm作南北向哇,开沟宽30cm~40cm,哇高25cm~30cm,将面妮块打碎并整平 面。 5.3播种 5.3.1播种期 青蒜生产可在夏秋冬季分期分批播种,在夏秋季播种的要经低温处理,打破蒜头休眠期;大蒜头生 产最适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 5.3.2播种量 青蒜生产每公颅用种量为1500kg-1650kg;大蒜头生产每公用种量为900kg-1050kg。 1 DB45/T89—2003 5.3.3株行距 青蒜生产按行距14cm~16cm、株距7cm~9cm,每公种植60万株~67.5万株:大蒜头生产按行距 18cm~20cm、株距10cm12cm,每公项种植30万株~37.5万株。 5.3.4播种方法 开浅沟播种,将蒜瓣背插入土,每公用腐魔肥9000kg,加钙镁磷肥375kg均匀撒施于睡面作盖种 肥,然后在哇面上均匀覆盖一层稻草并立即浇水保湿。 5.4管理 5.4.1水分管理 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大蒜头生产的后期(播种后100d起)睦沟不能长时间积水。 5.4.2除草 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5.4.3施肥 5.4.3.1施肥原则 氮、磷、钾合理配合使用,不能单一使用氮肥;使用无公害蔬菜专用肥、腐熟有机肥和其他有机或 无机多元复混肥:大蒜接近收获阶段不得使用粪肥作追肥;不得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和未经 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5.4.3.2青蒜生产的施肥方法 追肥以施速效肥为主,第一次追肥于出苗后40d左右,每公可用碳铵、过磷酸钙各150kg兑水淋施; 隔15d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公顷可用碳铵、过磷酸钙各180kg+硫酸钾15kg兑水淋施;第三次追肥于齐 苗后70d左右,每公顷用碳铵、过磷酸钙各210kg+硫酸钾45kg兑水淋施。每次施肥后,应即向蒜苗洒一 次水,并保持覆盖物湿润3d~4d。根外施肥视苗情进行,可用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等每隔7d 喷一次药,连续3次。 5.4.3.3大蒜头生产的施肥方法 出苗后30d~40d进行第--次追肥,每公顷可淋施N、P20s、K20含量各为15%的硫酸钾复合肥150kg+经 驱制的腐熟麸肥150kg,出苗后60d-70d进行第二次追肥,每公顷淋施经这制的麸肥150kg~225kg+K.0含 量为50%的硫酸钾150kg;第三次追肥于齐苗后115d进行,每公顷淋施经制的麸肥75kg+K20含量为50%的 硫酸钾6kg。每次施肥后保持土壤湿润。根外施肥于出苗后110d进行,可连续喷施浓度为0.3%磷酸二氢 钾溶液3次,每隔7d喷一次。 6病虫害防治 6.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 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6.2农业防治 6.2.1选用无病虫的大蒜头作蒜种。 6.2.2合理轮作,合理密植。 6.3物理防治 利用诱饵或灯光诱杀害虫。 6.4化学防治 6.4.1农药施用要求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施用其他农药时,严格按照GB/T8321和GB4285中的规定执行。 6.4.2几种病虫害药剂防治 6.4.2.1叶枯病 大蒜返青后可用50%万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7d10d一次,连喷2次~3次。 2 DB45/T 89—-2003 6.4.2.2紫斑病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 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d~10d一次,连喷2次~3次。 6.4.2.3锈病 发病初期,可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凝性 粉剂2000倍液喷雾,10d~15d喷1次,连喷1次~2次。 6.4.2.4黑斑病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 波尔多液喷雾,7d~10d喷1次,连喷3次~4次。 6.4.2.5软腐病 发病初期可喷洒农用链辑素等农药,视病情隔7d~10d一次,防治1次~2次;及时防治葱蓟马等的 防治方法见6.4.2.7。 6.4.2.6蝇 在成虫发生期,可用21%灭杀乳油6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菊马乳油3000 倍液,隔7d一次,连续喷2次~3次。已发生蝇蛆的薪田可用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 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灌根。 6.4.2.7葱蓟马 可交替用21%灭杀乳油6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氯马乳油2000倍液,或10%菊马 乳油1500倍液喷雾。 7采收 7.1青蒜 出苗后90d~100d即可收获。 7.2大蒜头 出苗后140d150d,蒜叶逐渐转黄,蒜皮转微红色,鳞茎(蒜头)膨大已定型即可收获。 8贮藏 8.1青蒜 采收后按青蒜分级标准分级后,及时出售或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好,在冷库内贮存,贮藏温度 1℃~5℃。 8.2大蒜头 8.2.1低温贮藏;将晾晒好的大蒜头,分级包装后,在冷库内贮存,贮藏温度-2℃~0℃。 8.2.2常温贮藏:将晾晒好的大蒜头,分级后放在贮藏室的货架上,也可以放在有通气孔的木箱、纸 箱内在通风仓库内堆放。 3 DB45/T 89—-2003 6.4.2.2紫斑病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 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d~10d一次,连喷2次~3次。 6.4.2.3锈病 发病初期,可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凝性 粉剂2000倍液喷雾,10d~15d喷1次,连喷1次~2次。 6.4.2.4黑斑病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 波尔多液喷雾,7d~10d喷1次,连喷3次~4次。 6.4.2.5软腐病 发病初期可喷洒农用链辑素等农药,视病情隔7d~10d一次,防治1次~2次;及时防治葱蓟马等的 防治方法见6.4.2.7。 6.4.2.6蝇 在成虫发生期,可用21%灭杀乳油6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菊马乳油3000 倍液,隔7d一次,连续喷2次~3次。已发生蝇蛆的薪田可用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 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灌根。 6.4.2.7葱蓟马 可交替用21%灭杀乳油6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氯马乳油2000倍液,或10%菊马 乳油1500倍液喷雾。 7采收 7.1青蒜 出苗后90d~100d即可收获。 7.2大蒜头 出苗后140d150d,蒜叶逐渐转黄,蒜皮转微红色,鳞茎(蒜头)膨大已定型即可收获。 8贮藏 8.1青蒜 采收后按青蒜分级标准分级后,及时出售或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好,在冷库内贮存,贮藏温度 1℃~5℃。 8.2大蒜头 8.2.1低温贮藏;将晾晒好的大蒜头,分级包装后,在冷库内贮存,贮藏温度-2℃~0℃。 8.2.2常温贮藏:将晾晒好的大蒜头,分级后放在贮藏室的货架上,也可以放在有通气孔的木箱、纸 箱内在通风仓库内堆放。 3 DB45/T 89—-2003 6.4.2.2紫斑病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 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d~10d一次,连喷2次~3次。 6.4.2.3锈病 发病初期,可用20%三唑酮乳油2000

.pdf文档 DB45-T 89-2003 玉林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89-2003 玉林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89-2003 玉林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89-2003 玉林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4:15: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