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99 B 31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787--2011 苦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itter Gourd Seed Production 2011- 11-10 发布 2011-12-1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5/T 787—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原种生产 5 良种生产 6 质量与检验方法, 7检验规则. 5 8种子贮藏,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苦瓜良种生产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DB45/T 787—2011 前 #創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山。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黄如葵,陈振东,梁家作,康红卫,刘杏连,陈小凤。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I DB45/T 7872011 苦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苦瓜种子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原种生产、良种生产、质量与检验方法、检验规 则、种子贮藏等。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白治区境内的苦瓜种子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月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所有部分) GB16715.1瓜菜作物种子瓜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 1 隔离 为保证种子的纯度,在授粉期为阻止种间、品种间花粉相互串粉引起种子种性退化或品种混杂面设 置的措施。隔离可分为自然隔离和人1隔离两类。 3. 2 育种家种子 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最初一批种子,川丁繁殖原种种子。 3. 3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的种子,用于繁殖良种种子。 3. 4 良种 用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或杂交种种子,用下大田生产。 4原种生产 4.1隔离条件 DB45/T 787--2011 与苦瓜其它品种隔离距离1000m以上。 4.2株选 将育种家种子按株系分行播种,套袋白交,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 4.3集团选择 将入选株系进行小面积扩繁,选择具有典型性状的单瓜进行混合收种。 4.4田间鉴定 对经过集团选择获得的混合种子进行种植鉴定,淘汰不符合目标性状的株系。 4.5质量要求 应符合GB16715.1的要求。 5良种生产 5.1亲本种子质量要求 应符合GB16715.1的要求。 5.2隔离条件 与苦瓜其它品种隔离1000m以上。 5.3亲本来源 使用繁殖常规种或杂交种的亲本原种。 5.4播种 5.4.1播种量 育苗用种量为400g/667m²~~500g/667m²。直播用种量为550g/667m²~650g/667m²。 5.4.2播种期 春季繁种:适播期2月3月,采用育苗移栈。 秋季繁种:适播期7月~8月,采用育苗移裁。 5.4.3浸种催芽 常温浸种5h6h。在浸种过程中用清水冲洗1次~2次,在30℃条件下催芽。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5.5育苗 5.5.1育苗设施 5.5.2营养土 2 DB45/T 787—2011 5.5.2.1营养土配制 选用上年米种植过瓜类蔬菜的疏松壤士或沙壤十与腐熟的有机肥按2:1比例混合均勾。 5.5.2.2营养土消毒 用40%甲醛1:50药液18kg/m或1:100药液36kg/m²喷洒。施药后,覆盖薄膜2d~3d,掀开薄膜7d~ 10d后,待上壤干燥后装入营养杯或穴盘待用。 5.5.2.3穴盘育苗 于播种前一晚将营养士浇透水。将露白种子播丁穴盘上,每穴播种1粒~2粒,胚芽朝下或种子横 摆,播种深度为1cm左右,上覆0.5cm1cm厚营养十。 5.5.3苗期管理 播种后浇透水,出苗后以控水控肥为主,在3片真叶期结合苗情追施0.3%尿素。 5.5.4除杂去劣 出苗圃前,以子叶形状、叶色、叶形、叶长宽为依据,淘汰不符合原品种特征的杂株及生长弱小幼苗。 5.5.5炼苗 在移植前7d~10d根据天气变化进行炼苗,早揭晚盖覆盖物,定植前3d~5d完全揭去覆盖物。 5.5.6壮苗标准 4叶1心,子叶完好,叶肥厚、色青绿,下胚轴短,无病虫害。 5.6定植 5.6.1整地施基肥 深沟高哇,哇高30cm,哇宽1.5m~1.7m包沟,哇面1.0m。在整地起哇时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kg/667m²~ 1500kg/667m²,或花生麸50kg/667m²。 5.6.2规格与时间 杂交晶种制种时,母本与父本的种植比例为4:1,父母本问隔定植。 选择晴天的晚移植。 5.7田间管理 5.7.1水肥 施追肥的原则应掌握勤施、薄施,前轻后重,合理搭配氮磷钾。可根据植株长势喷施叶面肥。苦瓜 对水分的需要量随着瓜苗的生长应相应增加,坐果高峰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5.7.2植株调整 采用人字架或棚架引蔓,摘除1.5m以下全部侧蔓,坐果后留主蔓和2条3条侧蔓。及时摘除根部 老叶病叶和非留种瓜。 3 DB45/T787-2011 5.7.3人工辅助授粉 5.7.3.1杂交种生产 进行人工授粉。在开花前一天将母本雌花和父本雄花套袋,晴天上午7:00~10:00将前一天下午套 袋雄花摘下,除去花冠,将花药在当天开放母本株上的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使花粉粘在柱头上,继续 套袋。 5.7.3.2常规种生产 白然授粉或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5.7.4除杂 根据品种特征特性淘汰生长异常株、病株及异形瓜。 杂交种生产宜在制种田全部授粉后铲除父本行。 5.7.5采收 授粉瓜果皮由绿转橙黄色,种子外包附的假种皮变成深红色的浆体时采收。 5.7.6采种 及时破瓜取种、洗干净假种皮,并用水选法去除不饱满的种子;在通风遮阴处晾晒种子,晒种温度 <38℃。 5.8病虫害防治 5.8.1主要病虫害 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瓜实蝇、蚜虫、瓜绢蜈、斜纹夜蛾、粉虱、根结线虫。 5.8.2防治原则 5.8.2.1农业防治 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减少种子带病虫;合理布局,严格实行轮作,加强中耕除草,摘除被害果实和 叶,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提高抗逆性;科学施肥,增施优质有机肥,平衡 施肥,少施化肥。 5.8.2.2物理防治 每公项悬挂25cm×40cm黄板450块~600块诱杀蚜虫、粉虱等。每2公项~4公项设置-盏频振式 杀虫灯诱杀害虫。每公悬挂40个喷有昆虫物理诱黏剂的空矿泉水瓶诱杀瓜实蝇成虫。 5.8.2.3生物防治 使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抗生素及印素、苦参碱等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5.8.2.4化学防治 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参见附录A。 6质量与检验方法 4

.pdf文档 DB45-T 787-2011 苦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787-2011 苦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787-2011 苦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787-2011 苦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4:01: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