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t6 DB45 备案号:13965-2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75-2003 甘蔗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2003-03-25发布 2003-06-01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5/T 75—2003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覃贵亮,邓铁军,沈昆,王凯学,吴志红,李莉。 DB45/T 75---2003 甘蔗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蔗种苗产地检疫的术语和定义、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健康 种苗要求、健康种苗生产的检疫要求、种苗检验、检疫签证等方面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甘蔗种苗繁育基地的产地检疫。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1 产地检疫 种苗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包括选择种苗地、选择种苗、种苗处理、防疫措施、疫情处理、 田间检查、室内检验及检疫签证。 2. 2 健康种苗 按本标准所列检验方法检验,未发现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及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用于大田生 产的甘燕种茎。 3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3.1检疫性有害生物有如下几种: 一甘蔗霜指霉,Peronosclerospora sacchari(Miyake)Shaw; 菲律宾霜指霉,Peronosclerospora philippinensis(weston)Shaw; --甘蔗流胶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pv.vasculorum(Cobb 1894)Dye1995; 小蔗,Diatraeasaccharalis(Fabricius)。 3.2限定的非检疫性行害生物有如下儿种: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Bojer)。 4健康种苗要求 不带本标准所列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及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5健康种苗生产的检疫要求 5.1产地检疫申请 种苗繁育者应在繁育种苗的前一个月向当地植物检疫部门申请产地检疫,经审查后,填写甘蔗种苗 产地检疫申请表(见附录A)。 5.2种苗地要求 5.2.1种苗地应选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 5.2.2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初次引进的新品种不能在甘蔗主产区种植,必须按植物检疫机构指定 的地点进行隔离试种和疫情监测。 5.3选种要求 5.3.1种苗(包括组培苗的外植体)应采自无为害甘蔗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或选用上季按本标 准要求生产的健康种苗。 DB45/T 75--2003 5.3.2种苗(包括组培苗)应经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并持有植物检疫证书才能用丁繁育。检验检疫方 法参见附录B和附录C。 5.4种苗处理要求 种茎先要汰除虫蛀种茎和杂质,然后用麻纱网扎好,整包放入恒温热水处理杀菌,在45℃水中预浸 1h,室内晾24h,再放入52℃热水中浸1h或55℃热水中浸0.5h,到达时间后即提出摊开散热。 5.5防疫措施 5.5.1禁止携带未经检疫的甘蔗、玉米、水稻、高梁等禾本科植物种苗和产品进入种苗地, 5.5.2严禁在种苗地(包括周围地块,如基地办公室、宿舍等)种植或摆设未经检疫的发财树、巴西 木等与甘蔗相关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寄主植物。 5.5.3严禁病区的猪、牛、羊粪和土杂肥进入种苗地。 5.5.4闲人、牲畜严禁进入种苗地。 5.5.5种苗地的农具要新置专用,专人负责。 5.6疫情处理 5.6.1凡发现种苗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不管发生轻重,均应立即停止育苗。 5.6.2对感病种苗,采取就地销毁疫情处理措施,禁止种苗外调,进行检疫封锁。 6种苗检验 6.1田间检查 6.1.1由植物检疫机构会同种苗繁育者实施。 6.1.2在种苗生长前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进行三次田间检查,其中生长前期指种举种植后20d至 45d之间,生长后期指种苗出圃前5d内,生长中期则是在生长前期与生长后期之间。 6.1.3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采取随机取样方法检查,每块种苗地的采样点应在5个以上,每个采样 点的样本数不少于50株。 6.1.4田间症状鉴定见附录B。 6.1.6在田间发现有可疑病株的应将可疑病株采回室内作检验,未发现可疑病株的田块抽样采集部分 标本作室内检验。 6.2室内检验 6.2.1室内检验方法见附录D。 6.2.2把室内检验结果载入甘燕种苗室内检验记录表(见附录E)。 6.2.3把室内检验结果载入甘蔗种苗产地检疫档案卡片(见附录F)。 7 检疫签证 凡经田间检查、室内检验后,繁育的种苗符合健康种苗要求的,由植物检疫机构签发产地检疫合格 证(见附录G)。 2 DB45/T75—200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甘蔗种苗产地检疫申请表 甘蔗种苗产地检疫申请表如表A.1。 表A.1 No. 申请单位(章)或个人 申请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繁育地点 面积 种苗来源 隔离条件 繁种地检疫 检疫机构盖章 年月扫 机构初审 负责人: 自治区检疫 检疫机构盖章 年月国 机构审核 负责人: 注1:任务米源一栏中,主要填写“本单位安排”、“个人自繁” 注2:本申请表式三份,一份审批检疫机关留存,一份繁种地检疫机关留存,-一份留繁育单位或个人备查。 3 DB45/T 75--200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田间症状识别 B.1‘甘蔗霜指霉病 B.1.1病原菌 学名Peronosclerospora sacchari.(Miyake)Shaw 异名Sclerospra sacchari Miyake B.1.2 症状 出士幼苗的幼嫩心叶呈苍白色斑驳,继而很快在嫩叶的外表面产生霜霉层。甘蔗病株茎细小,不同 程度矮化,叶窄直立,心叶片伸长,展开时基部呈苍白斑驳,叶条纹随时间推移颜色由绿黄一黄 红褐一一深红色,在适宣的条件下,条纹及其邻近的组织产生纤细的白色绒毛,最后由丁大量生成卵孢 子使叶撕裂为长短不同的细条。有的病株在秋冬季病茎可突然伸长呈“鹤立鸡群”状,少,短而窄, 吲尖缠绕枯萎扭曲。 B.2菲律宾霜指霉病 B.2.1病原菌 学名Peronosclerosporaphilippinensis(West.)Shaw 异名Sclerospora indica Butler Sclerospora philippinensis Weston B.2.2 症状 症状表现与甘蔗霜指霉相似。 B.3甘蔗流胶病 B.3.1病原菌 学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vasculorum (Cobb 1894) Dye 1995 异名BacillusvasculorumCobb1893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asculorum (Cobb) Dye 1978 Xanthomonas vasculorum (Cobb) Dowson 1939 B.3.2症状 可分两个阶段,初期为条斑期,后期为系统侵染。在叶片发病初期可见宽.3mm~6mm,黄或橘黄色 条斑,后变灰白色。症状先从叶边缘逐渐向下延伸至基部、或从伤口中心沿叶脉扩展。叶片在系统侵染 期主要为褪绿。条斑症状在成熟叶片上发展最快,条件适宣时,叶片上均有许多条斑,并延伸至叶鞘。 病菌进入茎秆并引起系统侵染。系统侵染阶段的茎秆维管束组织特别是节间变红色,组织破坏或形成空 腔,这些空腔填满菌脓和多糖类物质,切开茎秆可见菌脓流出。蔗株感病严重时引起生长点的死亡,亦 可使茎秆一边形成过度生长面畸形或形成“刀切口”症状。甘蔗流胶病和甘蔗叶灼病(Xanthomonas albilineans)的症状主要差别是,甘蔗流胶病形成窄的黄色条斑,边缘不规则,叶尖较多;而甘蔗时 灼病形成长、窄且直的白色条斑,一般占叶片的大部分,严重感病时,整个叶片变黄,通常叶尖开始死 亡,产生植株“烧灼”的感觉,节间缩短,甘蔗流胶病无此症状。两病切开茎维管束均呈红褐色,且 节间处最明显,具有黄色菌脓。因此在田间发现有可疑病株后,必须分离病原菌。 B.4小蔗 4 DB45/T75—2003 B.4.1病原菌 学名 Diatraea saccharalis (Fabricius) 异名Diatraea sacchari Guiding Crambus sacchari F. B.4.2症状 甘蔗生长苗期,幼虫侵入植株的生长点,危害心叶,造成“死心”苗。甘燕生长中后期,幼虫则钻 入植株蒸秆内部蛀食植株的内部组织,受害严重的植株有时只剩下了植株的纤维组织,导致植株矮小和 易风折。 B.5蔗扁蛾 B.5.1 病原菌 学名 Opogona sacchari (Bojer) 异名Opogonasubceryinella(walker) B.5.2 症状 幼虫蛀食为害,形成不规则隧道或连成一片,剥开后可见棕色或深棕色颗粒状虫粪及蛀屑的混合物, 严重时导致植株带状叶萎蒸,褪绿,停止生长。老熟幼虫在蛀孔内头向外尾向内化蛹作茧,茧蛹前端暴 露于茎外,幼虫也能在茎皮间虫粪与蛀屑内化蛹作茧。

.pdf文档 DB45-T 75-2003 甘蔗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75-2003 甘蔗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75-2003 甘蔗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75-2003 甘蔗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3:59: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