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 020.20 B 25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6x-dood 象草类牧草生产技术规范 xa-06.1发布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5/T ××××-X××× 前言 象草类牧草是禾本科多年生植物,为广西主要牧草品种之一,其适应性广,优质高产,而且为 多汁饲料,适口性好,牛、羊、兔、鹅等畜禽和草食鱼类均喜食。为了使象草类牧草生产规范化、标推 化,获得高产高效益,促进广西养殖业的发展。制订象草类牧草生产技术规范意义重大。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局提出。 本标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负宽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梁英彩、滕少花、赖志强、韦锦益< DB45/T ××××-×××× 象草类牧草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象草类牧草特征特性、地块选择、整地、种茎选择、种茎分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利用和种茎收割。 本标适用于象草类牧草生产。 2特征特性 2.1植物学特征 象草类牧草为禾本科狼尾草属C4型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发达,扩展范围广。为丛生型,分多, 每苑分50株-150株。株高100cm~350cm,茎杆直立。生长一周年的茎杆有27个~49个节,每节有 个芽和一张叶片,互生,呈披针形,长50cm120cm,宽3cm~6cm,深绿色,叶面有毛或无毛。11 月中旬抽穗开花,穗长15cm30c班,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每个穗有1朵-3朵小花,种子棕黄 色,结实率低,一般采用无性繁殖裁培。 2.2生物学特性 象草类牧草适应性广,在海拔1000m以下,年极端低温-5℃以上,年降水量700mm以上的热带亚热 带地区均可种植。在广西桂南一带地上部分能越冬,遇重霜时部分茎叶枯萎,地下部分能安全过冬,来 年气温达14℃以上时开始生长,20℃时生长加快,25℃-30℃生长迅速。4月-10月份生长最旺,11月 份后随气温逐步下降和雨量减少长势减弱。象草类牧草耐肥、耐阜、耐酸,抗倒伏及抗病虫性强。 3地块选择 一般坡地和平地都可种植,以土壤疏松、肥力较高和排水通畅的地块为好。最好选择在建有猪舍或 牛舍的下方。 4整地 4.1种植前应深翻耕,深度25cm-30cml。 4.2犁翻后的地块应靶碎、平整,起睦、开沟。 4.3多年利用老化的象草地,应重新深翻轮作。 5种茎选择 选用同一品种的种茎,去杂、去劣。 6种垫分级 DB45/T ×xxxxxx 一级种茎粗壮、均匀,侧芽发率90%;二级种茎较粗壮、较均匀,侧芽萌发率80%:三级种 茎一般,侧芽萌发率70%。 7裁培技术 7.1种植 7.1.1种植期 2月底至10月底均可种植,以3月-6月份种植最佳。 7.1.2种茎用量 矮杆型:-级种茎 900kg-1200 kg /hm²,二级 1050 kg-1350 kg/hm²,三级 1200 kg1500 kg/hm²; 高杆型:级种茎1200 kg~1500 kg/hm²,二级1500 kg-1800 kg/hm,三级1800 kg -2250 kg/hm。 7.1.3基肥 最好用有机肥作基肥,15000kg-30000kg/hm²,也可用复混肥作基肥,112.5kg-225kg/hm²。 7.1.4种植方法 7.1.4.1种茎种植 裁培时开行,矮杆型的株行距20c×(30cm-40cm):高杆型的株行距30ct×(35cm-45cm)。 矮杆型的种茎砍成2节-4节一段,高杆型的种茎砍成2节一段,将种茎斜放于行壁上,覆土露头2cm ~4c瓜。于旱季节种茎宜平放。种后保持土壤湿润。 7.1.4.2分苑繁殖 除了用茎杆繁殖外,还可利用分苑繁殖,用分范繁殖的成活率高。在雨季或有灌溉条件可利用分 植株分种植。 8田间管理 8.1补苗 如有缺苗,应及时补苗。 8.2除杂草 苗期和每次刘割后应中耕除杂草。 8.3追肥 出苗后或封行前应追施尿素112.5kg/hm催苗,每次刘割后结合中耕追肥施尿素 112.5kg-150kg/hm,或追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0kg-30000kg/hm。 8.4排灌 干阜时及时灌溉,积水时及时排水。 8.5 防鼠害 2 DB45/T ×xx×—×Xxx 铲除种茎田四罔杂草,如发现鼠害,应采取有效灭鼠措施。 9 利用 种植50天后开始刘割利用,每隔20天-35天割一次,一年刘割6次-8次。首次刘割留茬5cm, 此后齐地刘割。用做兔、鹅等小畜禽或草食性鱼类的饲料,矮杆型在50cm-70cm时刘割,高杆型在 70cm-100cm时刘割:用做草食大家畜牛、羊、鹿、大象、驼鸟等饲料,矮杆型在植株生长80cm-100c 时刘割,高杆型在1.3m-1.5m时刘割利用。利用时宜切成3cm-5cm长度。 10种茎收割 10.1收割时期 生长6个月以上且未刘割过的,可作种茎;以生长一周年的植株为最街。 10.2收割方法 将成熟植株平地砍下,去叶削尾,保留叶鞘。 10.3保存 种茎收割后,未种完的种茎堆放在阴凉处,用树叶或杂草遮盖,淋水保湿,一般保存期不应超过 15天。 DB45/T×XXX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广西主要象草类牧草品种学名 华南象草(Pennisetumpurpureum Schum.cy.Huanan),矮象草(P. purpureum cv.Mott)、 桂 牧1号[(P.americanumXP.purpureum)×P.purpureum cy.Mott]、杂交狼尾草(P americanum XP.purpureum),王草 (P.purpureum X P. Lyphoideurn cv.Reyan No.4)。 DB45/T×XXX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广西主要象草类牧草品种学名 华南象草(Pennisetumpurpureum Schum.cy.Huanan),矮象草(P. purpureum cv.Mott)、 桂 牧1号[(P.americanumXP.purpureum)×P.purpureum cy.Mott]、杂交狼尾草(P americanum XP.purpureum),王草 (P.purpureum X P. Lyphoideurn cv.Reyan No.4)。

.pdf文档 DB45-T 56-2002 象草类牧草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56-2002 象草类牧草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56-2002 象草类牧草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56-2002 象草类牧草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3:50: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