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20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463—2016 红麻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ybrid seed production of kenaf 2016 - 12 - 25 发布 2017 - 01 - 25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监督局 发布 DB45/T 1463 —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艳红、周瑞阳、李初英、唐兴富、黄其椿、赵洪涛。 DB45/T 1463 —2016 1 红麻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麻杂交制种的术语和定义、 制种区选择、 整地与基肥、 亲本及播期、 田间管理、 除 杂去劣、授粉、种子收获、种子质量和检验方法、贮藏、生产档案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红麻杂交制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T 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其他项目检验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7.1 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红麻 为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Hibiscus)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 3.2 雄性不育系 雄蕊不育,花粉不育率要求达到99%以上,雌蕊可育,可接受正常花粉杂交结实的品种。 3.3 保持系 DB45/T 1463 — 2016 2 与红麻雄性不育系杂交获得的 F 1 代能保持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种。 3.4 恢复系 与红麻雄性不育系杂交获得的F 1代能恢复雄性可育特性的品种。 4 制种区选择 应选择在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区,四周500 m内不得种植其它品种的红麻。 5 整地与基肥 5.1 整地 耕地以机耕为主,开行 深 度25 cm ~ 30 cm。起 畦时畦宽 250 cm ~ 300 cm( 带沟 ),行 距 40 cm, 沟宽 30 cm, 畦向 为 东 西 向 。 5.2 基肥 所用肥料应 符 合NY/T 496的规定, 每 667 m2施 有机肥450 kg~ 500 kg 。 6 亲本及播期 6.1 亲本种子 用于生产杂交种的亲本种子 来源清楚 ,质量应 符 合GB 4407.1的规定。 6.2 播期及播差期的确定 桂中 和 桂南 地区6 ~ 7月 , 同时 播种 父母 本。 6.3 种植的行比 恢复系与雄性不育系的 父母 本行 比 为(1 : 3) ~ (1 : 6),行 距 40 cm, 株距 10 cm。 6.4 行列方向 以通 风透光确 定 栽培 行 向 ,行列 宜 以 东 西方 向 种植。 7 田间管理 7.1 播种 以 条 播为主。 将 种子播 入 开 好 的行 沟中 ,播种 深 度2 cm ~ 3 cm,播 后 用 细土覆盖 。 7.2 芽前除草 播种 后次 日 每 667 m2用960 g /L精异丙甲 草 胺乳油 50 mL~ 80 m L , 兑 水50 kg~ 60 kg均匀喷施 在 土表 。 7.3 水分管理 DB45/T 1463 —2016 3 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播种时若土壤较干燥 则播种后及 时浇足底墒 水;旺盛生 长期 应持续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 80%,遇暴雨而积水,应及时排出。 7.4 中耕除草 苗高50 cm~ 70 cm 时进行除草和中耕培土。 7.5 追肥 “前控”即苗期及生长前期(播 后 20 d ),每 667 m2追施尿素 2.0 kg~ 2.5 kg , 过磷酸钙 1.0 kg~ 1.2 kg,氯化钾 1.5 kg~2.0 kg;“中攻”即现蕾攻花肥,现蕾前 10 d至 初花期, 每 667 m2追施尿素 14.0 kg~ 17.5 kg ,过磷酸钙 7.0 kg~8.4 kg, 氯化钾 10.5 kg~ 14.0 kg;“后补”即补保果壮粒肥, 盛花期施用,每 667 m2追施过磷酸钙 1.0 kg~ 1.2 kg,氯化钾 1.5 kg~ 2.0 kg。 7.6 病虫害防治 7.6.1 总则 坚持以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病虫害防治原则, 使用的化学 药剂应符合GB 4285及GB/T 8321的规定。 7.6.2 主要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立枯病、 炭疽病及虫害地老虎、 造桥虫、 蚜虫、 斜纹夜蛾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 8 除杂去劣 留种麻株生长整齐、 形态一致、 生育期同步。 苗期, 根据父母本品种茎色、 长势, 除去杂株、 病株 , 结合间苗进行;中 期, 根据品种叶型、 茎色、 叶柄色等除杂去劣;现 蕾 期, 除去生育期过晚和过早植株 。 9 授粉 雄性不育系主要通过昆虫授粉,不必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10 种子收获 杂交种在 2/3 蒴果成熟的 时候收获,后熟 10 d~15 d;后熟期间注 意防雨,充分晒干后脱粒,装入 网袋贮藏。父本为自交种可单独收获晒干装袋。 11 种子质量和检验方法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1的规定,种子检测方法应 符合GB/T 3543.1 ~ 3543.7的规定。 12 贮存 种子应贮存在清洁、 干燥、通 风的仓库内, 不得与有毒、 有害、 有污染的物品混存。 次年没有用完DB45/T 1463 — 2016 4 的种子应贮 存 于 冷库 保 存 。种子包 装时 应标 明 品种 名称 、发芽率、生产年 份 和单位 或公司名称 。 13 生产档案记录 生产档案记录 参见附 录B 。

.pdf文档 DB45-T 1463-2016 红麻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463-2016 红麻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463-2016 红麻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463-2016 红麻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2:27: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