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25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451—2016 杂交臂形草生产技术规范 The production specification of Brachiaria hybrid CIAT9201/1873 2016 - 12 - 15 发布 2017 - 01 - 15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5/T 1451 —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牧草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罗荣太、 黄世洋、 黎庶凯、 曾俊、 梁琼、 陈鸿、 吴娇颖、 刘伟燕、 李叶红、 谢 宗固、梁朗勤、刘仁善。 DB45/T 1451 —2016 1 杂交臂形草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杂交臂形草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技术及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杂交臂形草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扦插苗 cutting seedling 将适度老熟枝条(尤其生有气生根枝条),按3~4节一段切成小段作为插条繁育种苗。 3.2 压蔓苗 vine pressing plant 选用粗壮整齐的茎蔓作种苗, 基部插入植穴后, 长蔓按种植方向伸直, 然后每隔一节用泥土压在节 上,使其生根生长繁育种苗。 4 栽培技术 4.1 选地 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土地。 4.2 整地、开行 4.2.1 整地 一犁一耙,耙碎土块,平整土地。 4.2.2 开行 按行距50 cm~60 cm开行。 直播地, 开浅行, 沟深10 cm~15 cm; 移栽地, 开深行, 沟深25 cm~30 cm。 DB45/T 1451 — 2016 2 4.3 施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肥料应符合NY/T 496要求。施用腐熟有机肥7 500 kg/hm2~15 000 kg/hm2或者复 合肥(N:P:K含量≥10:10:10)450 kg/hm2~750 kg/hm2。 4.4 种植期 宜在3~9月,以春季种植为佳。 4.5 直播 4.5.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需符合种用标准的种子。种子质量等级标准见附录A。 4.5.2 种子处理 新收获的种子有 休眠 期,为 打破 其 休眠 ,提 高发芽率 ,应将新收的种子 置 于通 风干燥 条件下 保存 , 用于 翌年 播种。播种 前 将种子 摊 成 厚 5 cm,在 阳光 下 曝晒 3 d ,每 天翻动 4次 , 筛除 杂草种子,然后用 拌 种肥 拌 种,提 高 种子 萌发能力 。 4.5.3 播种量 当 种子用 价 为100 %时 ,播种量为7.5 kg/hm2~15 kg/hm2。 4.5.4 播种方法 条播,在开好的行内播种。 盖 土 约 1 cm,播后 淋 水 保湿 。 4.6 移栽 4.6.1 种苗繁育 选择土壤肥沃的土地作为种苗繁育 田 ,种苗繁育 田 种植 株 行距和施用的基肥 分别 为 建 植草地的 1.5~2.0 倍 ,要注 意淋 水灌 溉 , 保持 土壤 湿润 。种苗繁育 田 种子播种量为 建 植草地播种量的一 半 为宜 (3.75 kg/hm2~7.5 kg/hm2)。可 先 用种子播种后, 再 用长出 来 的植 株 或枝条 进 行 无性 繁 殖 繁育。 4.6.2 繁育方法 主要的繁育方 法 有 分株 繁育、插条繁育和压蔓繁育 三 种。 4.6.3 起苗 当 植 株分蘖达 20~50 个 枝条, 枝条 龄 为2~3月, 可起苗作种苗, 种苗太老和太 嫩均 不合适, 同时去 掉柔弱劣 苗。 用 锄头挖 根起苗, 去掉多余 的泥土, 剪掉顶端较幼嫩 的部 分 ,保留 植 株带 根 连 枝条长13 cm~ 17 cm,修整后植 株 可用 编织袋 包 装 以 便装运 。起苗后种苗注 意遮荫保湿 ,提 早 种植,宜5 d 内种 完 , 建 植草地种苗用量 约 2 250 kg/hm2。 4.6.4 移栽时间 种苗可在 雨 后 湿透时 移栽或移栽后 浇透 水。 DB45/T 1451 —2016 3 4.6.5 栽植方法 在行内种植, 按株距40 cm~50 cm种植。 栽植方法是: 分蘖苗或压蔓苗栽植的, 根部埋土2 cm~4 cm; 扦插苗栽植的, 扦插条斜放, 尾部在上, 回填盖土, 将基部种茎埋入土中3 ~4 节 (含1 ~2 个芽眼 ), 露出上部种茎1 节(含1 个芽眼)。 4.7 田间管理 4.7.1 查苗补苗 直播7 d后或移栽10 d后开 始查苗补苗。 4.7.2 防除杂草 苗期人工除草1~2次。每 次刈割后都需要及时去除杂草。 4.7.3 病虫害防治 坚持 “勤观察、 早发现、 早诊断、 早防治” 的防治原则。 杂交臂形草病虫害少, 偶有锈病发生, 可 通过科学施肥和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等措施提高抗病能力加以防治。 4.7.4 追肥 每 次刈割后及时趋雨追肥。用尿素225 kg/hm2~3 0 0 kg/hm2或者复合肥( N : P : K含量≥1 0 : 1 0 : 1 0 ) 225 kg/hm2~300 kg/hm2交 替施用。 4.7.5 排灌 枝叶受旱致部分叶片开始变黄,应灌溉。雨天积水时注意及时排水。 5 利用 5.1 刈割利用 5.1.1 刈割时期和刈割高度 根 据动物适口性要求不 同 ,适宜刈割 草 层高度20 cm~60 cm。 孕穗期 营养价值最 高, 随着牧草成熟 度的增加,营养质量逐渐下降,适时收获可以延长牧草有效的再生时间,还可以增加牧草产量。 5.1.2 刈割次数 年可刈割4~6次。 5.1.3 留茬高度 刈割留茬5 cm~10 cm,以利再生。 5.1.4 利用方式 可青饲、青贮,还可调制成干草备用。 5.1.4.1 青饲 利用杂交臂形草最为方便的方式是刈割鲜草,直接投喂。 DB45/T 1451 — 2016 4 5.1.4.2 青贮 在 旺 长季节,将 鲜喂 后用不 完 部 分 ,切成2 cm~3 cm小段 装袋 或入 窖青贮 。 青贮做法 :将 刈割 后 青 草 晾 或 晒至 含水量65 % ~75 % ,用 铡刀 或 铡 草机切 短 ,长度为2 cm~3 cm,然后 置 于 青贮塔 或 青贮窖 、 青贮壕 、 青贮袋中 , 踩实 压 紧 , 密封 。 经 30 d ~50 d青贮 后 物 料 味酸 、 色 黄 绿 ,质地 柔软 、 湿润 ,茎、 叶 脉纹清晰 , 品 质为 中 上, 即 可 取 出 饲喂 ,在 缺 少 优 质 青饲 料的 冬 季利用。 5.1.4.3 晒制干草 鲜 草 刈割 后 即 可在 原 地或其 它 地势开 阔处 将其 摊 开 曝晒 ,适 时翻晒 ,水 分降低到 14.5 % 以下 就 可以 长期 贮存备 用。 5.2 放牧利用 可以单播或者 同豆科 牧草 混 播 建 植人工草地或用于 补 播改良 天 然草地 供放 牧利用。 当 草地 封 行 时 可 开 始放 牧利用。

.pdf文档 DB45-T 1451-2016 杂交臂形草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451-2016 杂交臂形草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451-2016 杂交臂形草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451-2016 杂交臂形草生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2:27:1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